一种取心工具用的长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688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取心工具用的长轴,包括轴体,所述轴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同轴的上流道和下流道,所述上流道和下流道不连通,所述下流道靠近上流道一端设置有轴线与轴体的轴线具有一定夹角的的下溢出通道,所述上流道靠近下流道一端设置有上溢出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少岩心进入取心筒的阻力,使岩心悬浮在液体中,岩心之间不发生自磨,有效提高岩心采取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心工具用的长轴
本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的钻井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取心工具用的长轴。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油气产业的快速发展,浅部地层的油气资源不断减少,当前油气钻采不断向深部地层发展,深井超深井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通常需要首先了解勘探区域的地层地质特性,从而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在地层中钻取岩心并分析岩心的物理力学特性,可预测相关地层和油气层的性质,为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准确计算油田储量、制定增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由于油气勘探作业范围广且数量大,因此取心作业也具有较大的需求,在取心工具内部有一重要零件即长轴,长轴上端与钻杆连接传输动力给取心筒,内部中空用于取心时将内筒中的岩屑和液体排出,不取心时,由于钢球的作用,进入长轴的流体无法由长轴的中心通过进入取心筒,流体由长轴的径向流道进入取心筒与外筒间的环空并流向井底;取心时,进入长轴的流体仍然由其径向流道进入取心筒与外筒间的环空并流向井底,由取心钻头钻取的岩心取心筒,取心筒内的流体在岩心的作用下将钢球顶开并由取心筒逐渐外排,使得由流体占据的取心筒内部的空间逐渐被岩心替代,从而完成取心过程;但是目前由于长轴采用直接与钻杆连通,钢球的位置存在较大的压力,取心时需要较大的压力才能将钢球顶开从而将取心筒内的液体和岩屑排出,岩心进入取心筒的阻力较大,导致取心筒内容易发生堵塞,取心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心工具用的长轴,能够降低岩心进入取心筒的阻力,提高取心工具的取心率。<br>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取心工具用的长轴,包括轴体,所述轴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同轴的上流道和下流道,所述上流道和下流道不连通,所述下流道靠近上流道一端设置有轴线与轴体的轴线具有一定夹角的的下溢出通道,所述上流道靠近下流道一端设置有上溢出通道。进一步的,所述上溢出通道与下溢出通道的数量相同,且所述上溢出通道的轴线与下溢出通道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进一步的,所述下溢出通道的轴线与轴体的轴线不垂直。进一步的,所述下溢出通道的轴线与轴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0°。进一步的,所述上溢出通道的轴线与下溢出通道的轴线垂直。进一步的,所述长轴上方设置有轴肩,所述轴肩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轴承。进一步的,所述轴承为深沟球轴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不取心时由于上流道和下流道不连通,经过钻杆进入取心工具的液体经过上流道和上溢出通道进入取心筒与外筒间的环空并流向井底,同时经过下溢出通道进入下流道并充满下流道,因此经过钻杆液体并不会直接与钢球接触,降低钢球上方液体的压力;取心时,进入长轴的流体仍然通过上流道和上溢出通道进入取心筒与外筒间的环空并流向井底,有取心钻头钻取的岩心进入取心筒,压迫取心筒内的液体向上将钢球顶开并经过长轴的下流道和下溢出通道向外排,使得由液体占据的取心筒内部空间逐渐被岩心替代,由于上流道和下流道互相不连通,因此钢球承受的压力较小,取心筒内液体顶开钢球的压力较小,降低岩心进入取心筒的阻力,同时由于经过上流道和上溢出通道流出的液体压力较大流速较快,对下溢出通道处的液体产生吸附作用,加速了下流道内的液体流出,在下流道内产生负压,进一步的减少岩心进入取心筒的阻力,使岩心悬浮在液体中,岩心之间不发生自磨,有效提高岩心采取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取心工具用的长轴的主视图;图2为长轴与取心工具配合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长轴,110-轴体,120-下流道,121-下溢出通道,130-上流道,131-上溢出通道,140-轴肩,2-深沟球轴承,3-外管接头,4-轴承外壳,5-压帽,6-背帽,7-制动环,8-堵丝,9-内管接头,10-外筒,11-取心筒,12-内扶正环,13-上卡簧座,14-下卡簧座,15-钻头,16-内管短接,17-扶正器,18-钢球。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一种取心工具用的长轴,包括轴体110,所述轴体110两端分别设置有同轴的上流道130和下流道120,所述上流道130和下流道120不连通,所述下流道120靠近上流道130一端设置有轴线与轴体110的轴线有一定夹角的的下溢出通道121,所述上流道130靠近下流道120一端设置有上溢出通道131,所述上溢出通道131与下溢出通道121的数量相同,且所述上溢出通道131的轴线与下溢出通道121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上溢出通道131与下溢出通道121一一对应设置,增加经过上溢出通道131流出的液体对下流道120内的液体吸附力,进一步降低岩心进入取心筒11的阻力;所述下溢出通道121的轴线与轴体110的轴线不垂直,所述下溢出通道121的轴线与轴体11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0°,所述上溢出通道131的轴线与下溢出通道121的轴线垂直,所述长轴1上方设置有轴肩140,所述轴肩140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为深沟球轴承2。具体工作原理如下:不取心时由于上流道130和下流道120不连通,经过钻杆进入取心工具的液体经过上流道130和上溢出通道131进入取心筒11与外筒10间的环空并流向井底,同时经过下溢出通道121进入下流道120并充满下流道120,因此经过钻杆液体并不会直接与钢球18接触,降低钢球18上方液体的压力;取心时,进入长轴1的流体仍然通过上流道130和上溢出通道131进入取心筒11与外筒10间的环空并流向井底,有取心钻头15钻取的岩心进入取心筒11,压迫取心筒11内的液体向上将钢球18顶开并经过长轴1的下流道120和下溢出通道121向外排,使得由液体占据的取心筒11内部空间逐渐被岩心替代,由于上流道130和下流道120互相不连通,因此钢球18承受的压力较小,取心筒11内液体顶开钢球18的压力较小,降低岩心进入取心筒11的阻力,同时由于经过上流道130和上溢出通道131流出的液体压力较大流速较快,对下溢出通道121处的液体产生吸附作用,加速了下流道120内的液体流出,在下流道120内产生负压,进一步的减少岩心进入取心筒11的阻力,使岩心悬浮在液体中,岩心之间不发生自磨,有效提高岩心采取率。长轴1上方设置双轴承组,上部轴承为主要单动轴承,在钻进过程中承受岩心向上的阻力,起到单动作用;下部轴承为辅助轴承,在钻具收拉状态下,如钻进过程中割心后,重新树心的过程中,起到单动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心工具用的长轴,包括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同轴的上流道和下流道,所述上流道和下流道不连通,所述下流道靠近上流道一端设置有轴线与轴体的轴线具有一定夹角的下溢出通道,所述上流道靠近下流道一端设置有上溢出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心工具用的长轴,包括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同轴的上流道和下流道,所述上流道和下流道不连通,所述下流道靠近上流道一端设置有轴线与轴体的轴线具有一定夹角的下溢出通道,所述上流道靠近下流道一端设置有上溢出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心工具用的长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溢出通道与下溢出通道的数量相同,且所述上溢出通道的轴线与下溢出通道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心工具用的长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溢出通道的轴线与轴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涵谢勇谢正森赵云刚江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康克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