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吊用便携式登高踏步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678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履带吊用便携式登高踏步架,属于履带吊附件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履带吊用便携式登高踏步架,包括踏步架本体,上、下履带之间开设有收纳槽,踏步架本体置于收纳槽内,所述踏步架本体包括固定杆、第一踏板、连接板和第二踏板,固定杆竖直固设于收纳槽内,第一踏板的底端与固定杆相对一侧的底端铰接相连,固定杆底端和连接板的顶端铰接相连,且第二踏板的底部与连接板的底部铰接相连,踏步架本体打开时,第一踏板垂直于固定杆设置,连接板与固定杆之间的夹角为150度,第二踏板平行于第一踏板设置,达到减少踏步架与人或物发生剐蹭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吊用便携式登高踏步架
本技术涉及履带吊附件的
,尤其涉及一种履带吊用便携式登高踏步架。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外基础设施建设掀起的浪潮,大型履带吊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特别是高铁、地铁项目、道路桥梁和海上陆上风电事业的兴建,对履带吊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大。而履带吊的登高装置往往被忽略,司机和维修保养人员的上下就极为不便。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3321298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履带吊用便携式登高踏步架,由框架和踏步板组成,此框架主要由前边框、后边框、顶连接杆、中连接杆、底连接杆焊制而成,前边框,后边框为前后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前边框呈剖分成一半的等腰梯形,前边框主要由顶横杆、中横杆、底横杆、左立杆、中斜杆和右斜杆焊制而成,在前、后边框的右斜杆之间和中立杆之间分别对应焊装呈前后向的顶连接杆、中连接杆、底连接杆而连接成一体,在前、后边框的顶横杆、中横杆、底横杆之间分别对应地焊装踏步板,在顶横杆的左端焊装竖直向下置的定位杆和插销,使用方便,上下履带板轻松又安全可靠。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登高踏步架为焊接在上下履带板之间的固定装置,当履带吊在行进过程中,登高踏步架增大了履带吊的宽度,容易与上下履带板之间的人或物发生剐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履带吊用便携式登高踏步架,通过将闲置时的踏步架收纳存放,以达到减少踏步架与人或物发生剐蹭的效果。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履带吊用便携式登高踏步架,包括踏步架本体,上、下履带之间开设有收纳槽,踏步架本体置于收纳槽内,所述踏步架本体包括固定杆、第一踏板、连接板和第二踏板,固定杆竖直固设于收纳槽内,第一踏板的底端与固定杆相对一侧的底端铰接相连,固定杆底端和连接板的顶端铰接相连,且第二踏板的底部与连接板的底部铰接相连,踏步架本体打开时,第一踏板垂直于固定杆设置,连接板与固定杆之间的夹角为150度,第二踏板平行于第一踏板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踏步架本体时,将踏步架本体从收纳槽中打开,第一踏板、连接板带动第二踏板沿着固定杆底部旋转,第一踏板旋转至与固定杆垂直状态,连接板旋转至与固定杆呈150度,以连接板的底部为旋转轴旋转第二踏板,将第二踏板旋转至与第一踏板平行位置处,供司机和维修保养人员的上下履带吊;当使用结束后,先将第二踏板旋转至与连接板重合,然后再将第二踏板和连接板一起绕着连接板的顶部旋转轴向着靠近固定杆的方向旋转,然后将踏步架本体放置到收纳槽中,相对比焊接固定在上下履带之间的踏步架,本技术在使用踏步架本体结束后,可将踏步架本体收回到收纳槽中,到达了减少踏步架与人或物发生剐蹭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为内部中空设置,且连接板内沿着连接板的倾斜方向滑移设置有第三阶梯,第三阶梯包括滑动杆和第三踏板,滑动杆与第三踏板铰接相连。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踏步架本体时,将连接板和第二踏板放下来以后,收藏在连接板内的第三阶梯沿着连接板的倾斜方向下滑,将第三踏板从滑动杆上打开,第三踏板绕着滑动杆的底端旋转至与第一踏板、第二踏板平行位置处,增加了踏步架本体的高度,方便踏步架本体使用的便利性,且第三阶梯收在连接板内,对第三阶梯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也减小了踏步架本体空间占用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踏板、第二踏板和第三踏板均为镂空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踏板、第二踏板和第三踏板设置为镂空状,减轻第一踏板、第二踏板和第三踏板自身的重量,进而减轻踏步架本体自身的重量,质量较轻,使用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踏板置于滑动杆中间位置,且第三踏板的厚度与连接板的开口的高度相适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踏板置于两根滑动杆的中间位置处,且第三踏板的两端与滑动杆铰接相连,第三踏板的高度与连接口的开口的高度相适配,确保第三踏板可以收到连接板内部,提高使用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杆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滑轮,连接板内腔对应滑动杆位置处开设有与滑轮相适配的滑槽,滑槽沿着连接板的倾斜方向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滑动杆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滑轮,当滑动杆沿着连接板的倾斜面下滑时,滑轮在连接板的滑槽内滑动,滑轮减小了滑动杆与连接板之间的摩擦,使得滑动杆从连接板中滑出更方便;滑槽对滑轮起到了限位的作用,滑槽和滑轮的配合使用,提高了滑动杆与连接板之间的使用便利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杆的顶部固设有卡块,滑动杆置于连接板底部位置处时,卡块的下表面与连接板对应位置处相抵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板内的第三阶梯沿着连接板的倾斜方向向下滑动时,滑动杆顶部的卡块与连接板腔内底部相抵接,防止滑动杆带动第三踏板从连接板腔内滑出而脱落,卡块提高了第三阶梯和连接板在使用时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纳槽的两侧转动设置有开关阀。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踏步架本体收到收纳槽以后,旋转开关阀,令开关阀对踏步架本体相抵接,防止踏步架本体从收纳槽中滑落出来,提高踏步架本体在收纳槽中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杆的厚度与第三踏板的厚度相同。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踏板配合滑动杆置于连接板内,当第三踏板的厚度低于滑动杆的厚度时,第三踏板自身的稳定性较差,且连接板对第三踏板的固定作用较差;当第三踏板的厚底高于滑动杆的厚度时,第三踏板超出连接板的内腔高度,则第三踏板无法收到连接板内,综上,将第三踏板的厚度设为与滑动杆的厚度相同较为合适。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一种可折叠的踏步架本体,并在踏步架本体处于闲置状态时将踏步架本体收在收纳槽中,相对比焊接固定在上下履带之间的踏步架,本技术到达了减少踏步架与人或物发生剐蹭的效果;2、通过将第一踏板、第二踏板和第三踏板设置为镂空状,减轻第一踏板、第二踏板和第三踏板自身的重量,进而减轻踏步架本体自身的重量,质量较轻,使用更方便;3、通过在收纳槽的两侧转动设置开关阀,当踏步架本体收到收纳槽以后,令开关阀对踏步架本体相抵接,防止踏步架本体从收纳槽中滑落出来,提高踏步架本体在收纳槽中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的踏步架本体收于收纳槽中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的连接板和滑动杆连接结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踏步架本体;11、固定杆;12、第一踏板;13、连接板;131、滑槽;14、第二踏板;2、收纳槽;3、第三阶梯;31、滑动杆;311、滑轮;312、卡块;32、第三踏板;4、开关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图1和图5,一种履带吊用便携式登高踏步架,包括踏步架本体1,踏步架本体1包括固定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吊用便携式登高踏步架,包括踏步架本体(1),上、下履带之间开设有收纳槽(2),踏步架本体(1)置于收纳槽(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步架本体(1)包括固定杆(11)、第一踏板(12)、连接板(13)和第二踏板(14),固定杆(11)竖直固设于收纳槽(2)内,第一踏板(12)的底端与固定杆(11)相对一侧的底端铰接相连,固定杆(11)底端和连接板(13)的顶端铰接相连,且第二踏板(14)的底部与连接板(13)的底部铰接相连,踏步架本体(1)打开时,第一踏板(12)垂直于固定杆(11)设置,连接板(13)与固定杆(11)之间的夹角为150度,第二踏板(14)平行于第一踏板(12)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吊用便携式登高踏步架,包括踏步架本体(1),上、下履带之间开设有收纳槽(2),踏步架本体(1)置于收纳槽(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步架本体(1)包括固定杆(11)、第一踏板(12)、连接板(13)和第二踏板(14),固定杆(11)竖直固设于收纳槽(2)内,第一踏板(12)的底端与固定杆(11)相对一侧的底端铰接相连,固定杆(11)底端和连接板(13)的顶端铰接相连,且第二踏板(14)的底部与连接板(13)的底部铰接相连,踏步架本体(1)打开时,第一踏板(12)垂直于固定杆(11)设置,连接板(13)与固定杆(11)之间的夹角为150度,第二踏板(14)平行于第一踏板(12)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吊用便携式登高踏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3)为内部中空设置,且连接板(13)内沿着连接板(13)的倾斜方向滑移设置有第三阶梯(3),第三阶梯(3)包括滑动杆(31)和第三踏板(32),滑动杆(31)与第三踏板(32)铰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吊用便携式登高踏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踏板(12)、第二踏板(14)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安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