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用吊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590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用吊篮,包括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侧面与齿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齿板与第一驱动装置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左侧面与第一固定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左侧面与滑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表面套接有滑杆。该便于移动的建筑用吊篮,通过第一电机、齿轮、齿板、固定板、滑杆、滑套、支撑板、第二转辊、钢筋绳、支撑架和吊篮本体的共同作用,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施工现场的需求来移动该吊篮本体,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用吊篮
本技术涉及吊篮
,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用吊篮。
技术介绍
吊篮是一种能够替代传统脚手架,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够重复使用的新型高处作业设备。建筑吊篮的使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高层多层高建筑的外墙施工、幕墙安装、保温施工和维修清洗外墙等高出作业中得到广泛认可,同时可用于大型罐体、桥梁和大坝等工程的作业。吊篮是建筑工程高空作业的建筑机械,作用于幕墙安装,外墙清洗,目前现有的吊篮,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吊篮”(专利号:CN205654067U),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建筑吊篮,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员在施工过程被雨水淋,因刮风导致建筑吊篮摇晃,施工不便,若发生绳索断裂,对施工员造成人生伤害的问题,但是由于幕墙的施工顺序或施工面不同,吊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移动位置,传统的吊篮在移动位置前均需要先将配重卸载,移动吊篮位置后需重新安装吊篮支架,吊篮移动过程中的拆卸安装工艺复杂,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需要非常频繁地移动吊篮,且吊篮的移动不便捷,导致施工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用吊篮,解决了传统的吊篮在移动位置前均需要先将配重卸载,移动吊篮位置后需重新安装吊篮支架,吊篮移动过程中的拆卸安装工艺复杂,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需要非常频繁地移动吊篮,且吊篮的移动不便捷,导致施工效率下降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用吊篮,包括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侧面与齿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齿板与第一驱动装置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左侧面与第一固定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左侧面与滑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表面套接有滑杆,所述滑杆正面的一端和背面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板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二固定板的左侧面均与第一固定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下表面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二固定块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二驱动装置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根钢筋绳。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过钢筋绳与第二转辊传动连接,且两个第二转辊相远离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转轴,且两个转轴的表面均套接有轴承,且两个轴承分别卡接在两个第三固定块的相对面,所述钢筋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表面与吊篮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齿轮,所述齿轮和齿板啮合,所述齿板的下表面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机身的左侧面与第一固定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机身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卡接有第一转辊,所述第一转辊的外缘固定连接有钢筋绳。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为抱闸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为正反转电机。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的上表面设置有开关。优选的,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且开关的型号为LW5D-16万能转换开关。(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用吊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便于移动的建筑用吊篮,通过第一电机、齿轮、齿板、固定板、滑杆、滑套、支撑板、第二转辊、钢筋绳、支撑架和吊篮本体的共同作用,工作人员控制开关,打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齿轮做前后运动,使得第一电机做前后运动,使得第一固定板做前后运动,使得支撑板做前后运动,使得第三固定块做前后运动,使得第二转辊做前后运动,从而使得吊篮本体做前后运动,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施工现场的需求来移动该吊篮本体,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2)、该便于移动的建筑用吊篮,通过设置滑槽,且滑槽为T型滑槽,滑块为T型滑块,使得滑块做更加稳定的运动,使得第一固定板做更加稳定的运动,使得支撑板做更加稳定的运动,从而使得吊篮本体做更加稳定的运动,避免了吊篮本体发生剧烈晃动。(3)、该便于移动的建筑用吊篮,通过设置支撑架,且支撑架为三角状,使得吊篮本体与钢筋绳之间的受力面积增大,使得吊篮本体运动的时候更加稳定,防止了吊篮本体倾斜,且本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右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固定块、2滑槽、3滑块、4齿板、5第一驱动装置、51齿轮、52第一电机、6第一固定板、7滑套、8滑杆、9第二固定板、10支撑板、11第二固定块、12第二驱动装置、121第二电机、122第一转辊、13钢筋绳、14第二转辊、15转轴、16轴承、17第三固定块、18支撑架、19吊篮本体、20电源、21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用吊篮,包括第一固定块1,第一固定块1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源20,电源20的上表面设置有开关21,通过设置开关21,使得工作人员对第一电机52和第二电机121工作状态的操控更加方便,且开关21的型号为LW5D-16万能转换开关,电源20的输出端与开关21的输入端电连接,开关21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52和第二电机121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固定块1的右侧面开设有滑槽2,通过设置滑槽2,且滑槽2为T型滑槽,滑块3为T型滑块,使得滑块3做更加稳定的运动,使得第一固定板6做更加稳定的运动,使得支撑板10做更加稳定的运动,从而使得吊篮本体19做更加稳定的运动,避免了吊篮本体19发生剧烈晃动,滑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3,第一固定块1的右侧面与齿板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齿板4与第一驱动装置5啮合,通过设置齿板4和齿轮51,齿轮51转动并且开始移动,使得第一电机52移动,使得第一固定板6移动,使得支撑板10移动,从而使得吊篮本体19移动,第一驱动装置5包括齿轮51,齿轮51和齿板4啮合,齿板4的下表面与第一电机5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电机52,第一电机52为抱闸电机,第一电机52的输出轴带动齿轮51转动,从而使得齿轮51做前后运动,使得第一电机52做前后运动,使得第一固定板6做前后运动,使得支撑板10做前后运动,使得第三固定块17做前后运动,使得第二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用吊篮,包括第一固定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1)的右侧面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3),所述第一固定块(1)的右侧面与齿板(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齿板(4)与第一驱动装置(5)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的左侧面与第一固定板(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6)的左侧面与滑块(3)的右侧面固定连接;/n所述第一固定板(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套(7),所述滑套(7)的内表面套接有滑杆(8),所述滑杆(8)正面的一端和背面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板(9)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二固定板(9)的左侧面均与第一固定块(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6)的下表面与支撑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0)的下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块(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二固定块(11)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二驱动装置(12)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根钢筋绳(13);/n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2)通过钢筋绳(13)与第二转辊(14)传动连接,且两个第二转辊(14)相远离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转轴(15),且两个转轴(15)的表面均套接有轴承(16),且两个轴承(16)分别卡接在两个第三固定块(17)的相对面,所述钢筋绳(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8),所述支撑架(18)的下表面与吊篮本体(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用吊篮,包括第一固定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1)的右侧面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3),所述第一固定块(1)的右侧面与齿板(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齿板(4)与第一驱动装置(5)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的左侧面与第一固定板(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6)的左侧面与滑块(3)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板(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套(7),所述滑套(7)的内表面套接有滑杆(8),所述滑杆(8)正面的一端和背面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板(9)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二固定板(9)的左侧面均与第一固定块(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6)的下表面与支撑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0)的下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块(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二固定块(11)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二驱动装置(12)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根钢筋绳(13);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2)通过钢筋绳(13)与第二转辊(14)传动连接,且两个第二转辊(14)相远离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转轴(15),且两个转轴(15)的表面均套接有轴承(16),且两个轴承(16)分别卡接在两个第三固定块(17)的相对面,所述钢筋绳(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8),所述支撑架(18)的下表面与吊篮本体(1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逯雅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辰鸣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