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石地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580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磨石地坪,从下往上依次包含基层、垫层和面层,所述基层为钢纤维混凝土层,所述垫层为无机纳米自流平层,所述面层为结晶磨石砂浆层,所述基层和垫层之间、所述垫层和面层之间均设有界面剂,所述面层为干磨机磨平的结构层。采用本结构的磨石地坪,其整体抗裂性、抗老化性优良,且面层厚度最低可达到5mm,有效节约磨石材料,降低成本,并且面层不会因基层的开裂而开裂,便于新建地面或任何老地面上进行翻新,对空间高度影响较小,能够有效扩大分隔尺寸,保证更大面积的无缝区域,能够进行更大面积拼色或者图案拼接,干湿地面均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分隔缝大大减少,便于清洁,节省人工成本,还能防止磨石地面产生静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石地坪
本技术涉及建筑地坪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磨石地坪。
技术介绍
水磨石地面是一种以水泥为主要原材料的一种复合地面材料,并以其低廉的造价、良好的防潮性能、可任意调色拼花、施工方便等特点在超大面积公共建筑里广泛地采用。普通水磨石尺寸大小只能做到1000×1000mm或1200×1200mm,分格缝较多,容易积累灰尘、滋生细菌,不便打扫,一般3-5年需要保养翻新,且工艺复杂,工期较长(人均完成不超过80平方米/天),养护期较长,并且水磨石排浆影响环境,表面是一般固化蜡水,耐污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水磨石地坪分隔缝较多,耐污效果不好,工期较长等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磨石地坪。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磨石地坪,从下往上依次包含基层、垫层和面层,所述基层为钢纤维混凝土层,所述垫层为无机纳米自流平层,所述面层为结晶磨石砂浆层,所述基层和垫层之间、所述垫层和面层之间均设有界面剂,所述面层为干磨机磨平的结构层。采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磨石地坪,基层的抗裂性能优良,基层和垫层的平整度高,基层不易开裂,减小对垫层和面层的变形影响,再配合结晶磨石砂浆的面层本身抗裂性能优异,进一步避免面层开裂,有效减少分格缝的设置,形成更大面积的无缝地坪,降低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周期,加快施工进度,减少灰尘污垢,便于清扫,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优选的,所述基层厚度为50-80mm,所述基层的混凝土强度大于或等于C25。优选的,所述垫层的厚度为50-55mm,所述垫层的原料用量为50-52kg/m2,所述原料与水的质量比为4:1-5:1,所述垫层的养护周期为1-3天。优选的,所述面层的厚度为5-20mm。优选的,所述面层中添加有导电纤维,所述垫层和面层之间设有铜箔,所述铜箔连通接地线。有效起到防静电的作用。优选的,所述基层为干磨机磨平的结构层。即所述基层施工完毕后采用打磨机进行研磨后再涂刷界面剂。优选的,包含若干个矩形单元,每个所述矩形单元均包含所述基层、垫层和面层,每个所述单元的边长小于或等于10m,相邻两个所述单元之间具有分隔条,所述单元与墙体之间也具有所述分隔条。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分隔条包含分隔条一、分隔条二和分隔条三,所述分隔条二的宽度和分隔条三的宽度相同,所述分隔条一的宽度小于所述分隔条二的宽度,所述分隔条一的厚度适配所述面层的厚度,所述分隔条二的厚度适配所述垫层的厚度,所述分隔条三的厚度适配所述基层的厚度,所述分隔条一为金属条,所述分隔条二和分隔条三均为挤塑板。采用上述设置方式,利于进一步延长地坪的耐久性,避免开裂,针对面层和下部的垫层、基层设置不同间距的分隔间隙,填充不同的分隔条,有利于节省成本,进一步避免基层开裂导致面层开裂,同时避免统一的缝宽影响面层的美观度。优选的,所述界面剂均为水性界面剂。一种磨石地坪的施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a、采用混凝土强度大于或等于C25的钢纤维混凝土浇筑形成厚度为50-80mm的基层,养护完毕后进行平整度检查和抗拉拔强度检测,待满足要求后,采用打磨机对所述基层进行研磨,并对裂纹和空鼓处进行修补,然后将基层上的杂物和浮浆清理干净;b、在所述基层上涂刷至少一遍水性界面剂;c、施工垫层,将自流平原料和水采用质量比为4:1-5:1的比例进行配兑,所述原料的用量为50-52kg/m2,搅拌均匀后倒至所述基层上形成所述垫层,并赶平使所述垫层的厚度为50-55mm;d、养护完毕后,在所述垫层上涂刷至少一遍水性界面剂;e、施工面层,将结晶磨石砂浆料摊铺到所述垫层上形成所述面层,所述结晶磨石砂浆料的用量为1.9Kg/m2/mm,采用金刚磨头研磨机从30目磨至500目进行磨平,先进行粗磨,使其骨料露出70%后,进行补浆处理,封闭气泡孔和毛细孔,之后进行第一次细磨,然后喷洒固化剂保持湿润1小时后清洗所述固化剂,再滚涂防渗材料并养护,最后进行第二次细磨直至骨料显露均匀,完成磨石地坪的施工。优选的,先在墙边和单元间铺设分隔条,相邻两个所述分隔条的间距为≤10m,所述分隔条的高度等于地坪的设计标高,在所述分隔条的两侧面分别涂抹水泥浆将其进行固定,所述水泥浆高度小于分隔条高度4~6mm,然后每个所述单元均采用所述步骤a-e进行施工。优选的,在所述步骤d中,在所述垫层上铺设铜箔,并将所述铜箔接地,再涂刷至少一遍导电水性界面剂;在所述步骤e中,制备所述结晶磨石砂浆料时加入导电纤维。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中的磨石地坪,整体抗裂性、抗老化性优良,且面层厚度最低可达到5mm,有效节约磨石材料,降低成本,便于新建地面或任何老地面上进行翻新,对空间高度影响较小,并且面层不会因基层的开裂而开裂,延长地坪的使用寿命,能够有效扩大分隔尺寸,保证更大面积的无缝区域,完全满足面积100m2以下房间只需在与墙面交界处设置分隔缝,能够进行更大面积拼色或者图案拼接,干湿地面均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分隔缝大大减少,便于清洁,节省人工成本,还能防止磨石地面产生静电。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磨石地坪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基层,2-垫层,3-面层,4-墙体,51-金属条,52-挤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磨石地坪,从下往上依次包含基层1、垫层2和面层3,所述基层1为钢纤维混凝土层,优选的,所述基层1厚度为50-80mm,所述基层1的混凝土强度大于或等于C25,所述垫层2为无机纳米自流平层,优选的,所述垫层2的厚度为50-55mm,所述垫层的原料用量为50-52kg/m2,所述原料与水的质量比为4:1-5:1,所述垫层的养护周期为1-3天,所述面层3为结晶磨石砂浆层,优选的,所述面层3的厚度为5-20mm。所述基层1和垫层2之间、所述垫层2和面层3之间均设有界面剂,所述面层3采用干磨机磨平。优选的,所述面层3中添加有导电纤维,所述垫层和面层之间设有铜箔,所述铜箔连通接地线,有效起到防静电的作用。进一步,可包含若干个矩形单元,每个所述矩形单元均包含所述基层1、垫层2和面层3,每个所述单元的边长小于或等于10m,相邻两个所述单元之间具有分隔条,所述单元与墙体之间也具有所述分隔条,所述分隔条包含分隔条一、分隔条二和分隔条三,所述分隔条二的宽度和分隔条三的宽度相同,所述分隔条一的宽度小于所述分隔条二的宽度,所述分隔条一的厚度适配所述面层3的厚度,所述分隔条二的厚度适配所述垫层2的厚度,所述分隔条三的厚度适配所述基层1的厚度,所述分隔条一为金属条51,所述分隔条二和分隔条三均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磨石地坪,其特征在于,从下往上依次包含基层(1)、垫层(2)和面层(3),所述基层(1)为钢纤维混凝土层,所述垫层(2)为无机纳米自流平层,所述面层(3)为结晶磨石砂浆层,所述基层(1)和垫层(2)之间、所述垫层(2)和面层(3)之间均设有界面剂,所述面层(3)为干磨机磨平的结构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石地坪,其特征在于,从下往上依次包含基层(1)、垫层(2)和面层(3),所述基层(1)为钢纤维混凝土层,所述垫层(2)为无机纳米自流平层,所述面层(3)为结晶磨石砂浆层,所述基层(1)和垫层(2)之间、所述垫层(2)和面层(3)之间均设有界面剂,所述面层(3)为干磨机磨平的结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石地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厚度为50-80mm,所述基层(1)的混凝土强度大于或等于C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石地坪,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2)的厚度为50-5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石地坪,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3)的厚度为5-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石地坪,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3)中添加有导电纤维,所述垫层(2)和面层(3)之间设有铜箔,所述铜箔连通接地线。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熊飞樊广明文芳赵毅牟海琼陈思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建工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