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豆石楼地面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7285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豆石楼地面施工工艺,涉及楼地面施工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豆石楼地面抹平操作繁琐不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a.安装支撑板;b.清基层;c.打灰饼;d.拉线;e.水泥豆石拌和运输;f.刷素水泥浆结合层;g.铺水泥豆石浆;h.第一次抹压;i.第二次抹压;j.养护;k.设备拆卸,在抹平的时候不会在地面上留下脚印,从而使得抹平操作更加省时省力。

A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ement pea stone fl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豆石楼地面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楼地面施工的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水泥豆石楼地面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水泥豆石地面是在水泥当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水洗豆石,搅拌均匀之后平铺形成的地面。水泥豆石地面适用于混凝土垫层、水泥炉渣垫层或钢筋混凝土楼板上做水泥砂浆地面的工程。在现有的楼房施工当中,在对楼地面施工的时候经常会采用豆石楼地面的施工,在施工的时候将水泥和豆石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进行水泥豆石浆的铺设,铺设完成之后需要对水泥豆石将的表面进行刮平,刮平之后再分多次进行抹压,在抹压的时候,水泥未彻底凝固,只是处于初凝的状态,此时操作人员的脚踩到地面上之后,容易在地面上留下脚印,特别是工人的脚印上容易残留砂石和泥土等杂质,踩到初凝的水泥地面上更加容易留下脚印,需要抹平的时候特别注意对脚印处进行抹平,但是水泥处于初凝状态,抹平脚印的操作费时费力,现有的水泥豆石楼地面抹平操作因操作人员容易留下脚印使得抹平操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豆石楼地面施工工艺,其在抹平的时候不会在地面上留下脚印,从而使得抹平操作更加省时省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泥豆石楼地面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安装支撑板:将用于支撑固定辊和转动辊的支撑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地面两侧的两墙体上,根据铺设地面的高度,确定安装的支撑板的高度,保证安装之后固定辊和转动辊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b.清基层:先用钢钎或斧头将残留在楼地面上的砂浆、松动的砼等凿打掉,然后将地面上的浮灰清扫干净,之后利用水对基层进行冲刷,冲刷干净之后保持地面保持湿润,同时还需要保证地面上不存在积水;c.打灰饼:现在两侧的墙体上弹线标高,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在基层上做灰饼,控制每一个灰饼的大小是边长为50mm的正方体,做灰饼的时候,先在地面的四周做灰饼,然后接线之后再做中间的灰饼;用干硬性水泥豆石浆做冲筋,冲筋的间距控制在1.5m,允许的误差控制在0.1m,在打灰饼和冲筋结束之后,及时对灰饼和冲筋的位置进行养护,通过灰饼和冲筋形成基层;d.拉线:在固定辊和转动辊之间进行拉线处理,将支撑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辊和转动辊上,保证支撑线水平并且支撑线的长度方向与固定辊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e.水泥豆石拌和运输:水泥豆石浆拌和时,水泥和豆石的体积比控制在1:2,水泥豆石浆搅拌均匀之后运输至操作现场,在运输以及操作现场储存的过程当中,水泥豆石浆必须使用密闭的容器进行贮存;f.刷素水泥浆结合层:进行素水泥砂浆的拌和,素水泥砂浆的水灰比0.4-0.5,在素水泥砂浆当中掺和百分之十的107胶;然后在基层的表面涂刷素水泥浆,涂刷时使用竹扫帚纵横均匀涂刷各两道,控制每次涂刷的面积,每次涂刷之后,都需要立即进行水泥豆石面层的铺设;刷素水泥砂浆的时候,操作人员将双脚固定在操作鞋中,通过操作鞋踩在支撑线上,通过支撑线对操作人员进行支撑;g.铺水泥豆石浆:每次涂刷完毕之后,都进行水泥豆石浆的铺设,待地面上的所有水泥豆石浆都铺设完毕之后,对水泥豆石浆的表面进行按压,使得按压之后的水泥豆石浆的顶部与冲筋顶部相平齐并且通过操作人员将水泥豆石浆压实;水泥豆石浆表面水分稍干后,用木抹子对表面进行打磨,打磨的时候要求将砂眼、凹坑打磨掉,将水泥豆石浆表面完全抹平,抹平操作需要在水泥初凝之前完成;h.第一次抹压:在水泥豆石浆初凝之后,操作人员将脚固定在操作鞋当中,然后用操作鞋踩在支撑线上对水泥豆石浆表面进行第一次抹压,抹压时要将水泥豆石浆表面的凹坑和砂眼全部填补并且压平;i.第二次抹压:在水泥豆石浆临近终凝的时候,操作人员进行第二次抹压,第二次抹压的时候用力稍大于第一次抹压的用力,将第一次抹压时流下的抹纹和细孔等抹平,达到表面平整、密实、光滑并且无抹痕;j.养护:在水泥豆石浆终凝24小时之后,在水泥豆石浆上铺一层厚度在10mm左右的草帘,然后在草帘上均匀的洒水,在水泥豆石浆表面形成一层养护层,在养护期间,需要定期在草帘上进行洒水,保持草帘的湿润状态,养护的时间不得小于七天;k.设备拆卸:养护完毕之后,先将支撑线从固定辊和支撑辊上拆卸下,然后将固定辊和支撑辊上的支撑板从墙体上拆卸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水泥豆石浆表面进行抹平和抹压的过程当中,操作人员是通过操作鞋支撑在支撑线上的,不会直接踩在地面上,从而不容易在地面上造成脚印,从而也就不存在对脚印的抹平,从而使得抹平和抹压的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f中,刷浆之前,对基层的表面进行处理,保证基层的表面不存在光滑面,对于光滑面需要在刷浆之前进行凿毛处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基层表面进行凿毛处理,能够保证后期铺设的水泥豆石浆能够与基层更加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f中,凿毛处理结束之后将基层的表面清理干净,并且在基层表面喷水,使得基层表面保持湿润但应保证基层表面不存在积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能够防止杂质对水泥豆石浆与基层的连接造成影响,使得基层表面保持湿润但又不存在加水,能够防止基层对与基层接触处的水泥豆石浆的含水量造成影响,使得水泥豆石浆与基层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辊的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张紧电机,所述步骤d中,拉线操作完毕之后,通过张紧电机带动转动辊进行转动,通过转动辊转动将支撑线的一端缠绕在转动辊上,使得支撑线处于绷紧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张紧电机带动转动辊将支撑线张紧,能够防止操作人员站立在支撑线上之后,支撑线被下压至与水泥豆石浆相接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辊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组限位板,每一组包括两限位板,所述步骤d中,在进行拉线操作的时候,将支撑线靠近转动辊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同一组的两限位板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一组的两限位板,在转动辊对支撑线进行绕卷的时候,能够对支撑线进行限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g中,铺设水泥豆石浆的时候,先从地面的中间进行铺设,然后从中间朝向四周进行铺设。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中间将水泥豆石浆向四周进行扩散的操作更加方便,从而使得水泥豆石浆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被铺设在基层顶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g中,铺设的时候,保证直接铺设上去的水泥豆石浆的顶部略高于冲筋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豆石浆当中含有大量的豆石,豆石之间存在的间隙,在对水泥豆石浆进行压平之后,水泥豆石浆的顶部高度会略有下降,铺设的时候,是水泥豆石浆的顶部略高于冲筋面的顶部,能够使得压实之后的水泥豆石浆的顶部平齐。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线和操作鞋,在对水泥豆石浆表面进行抹平和抹压的过程当中,操作人员是通过操作鞋支撑在支撑线上的,不会直接踩在地面上,从而不容易在地面上造成脚印,从而也就不存在对脚印的抹平,从而使得抹平和抹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豆石楼地面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安装支撑板(5):将用于支撑固定辊(2)和转动辊(1)的支撑板(5)分别固定连接在地面两侧的两墙体上,根据铺设地面的高度,确定安装的支撑板(5)的高度,保证安装之后固定辊(2)和转动辊(1)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nb.清基层:先用钢钎或斧头将残留在楼地面上的砂浆、松动的砼等凿打掉,然后将地面上的浮灰清扫干净,之后利用水对基层进行冲刷,冲刷干净之后保持地面保持湿润,同时还需要保证地面上不存在积水;/nc.打灰饼:现在两侧的墙体上弹线标高,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在基层上做灰饼,控制每一个灰饼的大小是边长为50mm的正方体,做灰饼的时候,先在地面的四周做灰饼,然后接线之后再做中间的灰饼;用干硬性水泥豆石浆做冲筋,冲筋的间距控制在1.5m,允许的误差控制在0.1m,在打灰饼和冲筋结束之后,及时对灰饼和冲筋的位置进行养护,通过灰饼和冲筋形成基层;/nd.拉线:在固定辊(2)和转动辊(1)之间进行拉线处理,将支撑线(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辊(2)和转动辊(1)上,保证支撑线(3)水平并且支撑线(3)的长度方向与固定辊(2)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ne.水泥豆石拌和运输:水泥豆石浆拌和时,水泥和豆石的体积比控制在1:2,水泥豆石浆搅拌均匀之后运输至操作现场,在运输以及操作现场储存的过程当中,水泥豆石浆必须使用密闭的容器进行贮存;/nf.刷素水泥浆结合层:进行素水泥砂浆的拌和,素水泥砂浆的水灰比0.4-0.5,在素水泥砂浆当中掺和百分之十的107胶;然后在基层的表面涂刷素水泥浆,涂刷时使用竹扫帚纵横均匀涂刷各两道,控制每次涂刷的面积,每次涂刷之后,都需要立即进行水泥豆石面层的铺设;刷素水泥砂浆的时候,操作人员将双脚固定在操作鞋(4)中,通过操作鞋(4)踩在支撑线(3)上,通过支撑线(3)对操作人员进行支撑;/ng.铺水泥豆石浆:每次涂刷完毕之后,都进行水泥豆石浆的铺设,待地面上的所有水泥豆石浆都铺设完毕之后,对水泥豆石浆的表面进行按压,使得按压之后的水泥豆石浆的顶部与冲筋顶部相平齐并且通过操作人员将水泥豆石浆压实;水泥豆石浆表面水分稍干后,用木抹子对表面进行打磨,打磨的时候要求将砂眼、凹坑打磨掉,将水泥豆石浆表面完全抹平,抹平操作需要在水泥初凝之前完成;/nh.第一次抹压:在水泥豆石浆初凝之后,操作人员将脚固定在操作鞋(4)当中,然后用操作鞋(4)踩在支撑线(3)上对水泥豆石浆表面进行第一次抹压,抹压时要将水泥豆石浆表面的凹坑和砂眼全部填补并且压平;/ni.第二次抹压:在水泥豆石浆临近终凝的时候,操作人员进行第二次抹压,第二次抹压的时候用力稍大于第一次抹压的用力,将第一次抹压时流下的抹纹和细孔等抹平,达到表面平整、密实、光滑并且无抹痕;/nj.养护:在水泥豆石浆终凝24小时之后,在水泥豆石浆上铺一层厚度在10mm左右的草帘,然后在草帘上均匀的洒水,在水泥豆石浆表面形成一层养护层,在养护期间,需要定期在草帘上进行洒水,保持草帘的湿润状态,养护的时间不得小于七天;/nk.设备拆卸:养护完毕之后,先将支撑线(3)从固定辊(2)和支撑辊上拆卸下,然后将固定辊(2)和支撑辊上的支撑板(5)从墙体上拆卸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豆石楼地面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安装支撑板(5):将用于支撑固定辊(2)和转动辊(1)的支撑板(5)分别固定连接在地面两侧的两墙体上,根据铺设地面的高度,确定安装的支撑板(5)的高度,保证安装之后固定辊(2)和转动辊(1)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b.清基层:先用钢钎或斧头将残留在楼地面上的砂浆、松动的砼等凿打掉,然后将地面上的浮灰清扫干净,之后利用水对基层进行冲刷,冲刷干净之后保持地面保持湿润,同时还需要保证地面上不存在积水;
c.打灰饼:现在两侧的墙体上弹线标高,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在基层上做灰饼,控制每一个灰饼的大小是边长为50mm的正方体,做灰饼的时候,先在地面的四周做灰饼,然后接线之后再做中间的灰饼;用干硬性水泥豆石浆做冲筋,冲筋的间距控制在1.5m,允许的误差控制在0.1m,在打灰饼和冲筋结束之后,及时对灰饼和冲筋的位置进行养护,通过灰饼和冲筋形成基层;
d.拉线:在固定辊(2)和转动辊(1)之间进行拉线处理,将支撑线(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辊(2)和转动辊(1)上,保证支撑线(3)水平并且支撑线(3)的长度方向与固定辊(2)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
e.水泥豆石拌和运输:水泥豆石浆拌和时,水泥和豆石的体积比控制在1:2,水泥豆石浆搅拌均匀之后运输至操作现场,在运输以及操作现场储存的过程当中,水泥豆石浆必须使用密闭的容器进行贮存;
f.刷素水泥浆结合层:进行素水泥砂浆的拌和,素水泥砂浆的水灰比0.4-0.5,在素水泥砂浆当中掺和百分之十的107胶;然后在基层的表面涂刷素水泥浆,涂刷时使用竹扫帚纵横均匀涂刷各两道,控制每次涂刷的面积,每次涂刷之后,都需要立即进行水泥豆石面层的铺设;刷素水泥砂浆的时候,操作人员将双脚固定在操作鞋(4)中,通过操作鞋(4)踩在支撑线(3)上,通过支撑线(3)对操作人员进行支撑;
g.铺水泥豆石浆:每次涂刷完毕之后,都进行水泥豆石浆的铺设,待地面上的所有水泥豆石浆都铺设完毕之后,对水泥豆石浆的表面进行按压,使得按压之后的水泥豆石浆的顶部与冲筋顶部相平齐并且通过操作人员将水泥豆石浆压实;水泥豆石浆表面水分稍干后,用木抹子对表面进行打磨,打磨的时候要求将砂眼、凹坑打磨掉,将水泥豆石浆表面完全抹平,抹平操作需要在水泥初凝之前完成;
h.第一次抹压:在水泥豆石浆初凝之后,操作人员将脚固定在操作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朝柱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