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的防水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575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的防水连接组件,包括呈阶梯状的挡水条、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和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所述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的上方;所述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一端连接上侧第一待连接件,另一端连接上侧第二待连接件;所述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一端连接下侧第一待连接件,另一端连接下侧第二待连接件;所述挡水条包括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设置于所述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的接缝处;所述第二台阶面设置于所述上侧第二待连接件和所述下侧第二待连接件的接缝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组装,能够对接缝处起到防水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的防水连接组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铝型材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钢结构的防水连接组件。
技术介绍
在建筑领域,目前采用的铝型材连接件结构较为复杂,使外装饰板与立柱的组装过程繁琐,增加了人工操作难度,且在组装过程中由于铝型材大小与实际需求不匹配而需要对铝型材进行切割,易产生灰尘,以及在安装过程中为使各部件连接更加紧密需要进行敲打而易产生较大噪音,同时现有的建筑钢管立柱组装时存在接缝处容易进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结构的防水连接组件,克服现有技术中钢管立柱接缝处容易进水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结构的防水连接组件,包括呈阶梯状的挡水条、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和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所述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的上方;所述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一端连接上侧第一待连接件,另一端连接上侧第二待连接件;所述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一端连接下侧第一待连接件,另一端连接下侧第二待连接件;所述挡水条包括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设置于所述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的接缝处;所述第二台阶面设置于所述上侧第二待连接件和所述下侧第二待连接件的接缝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台阶面远离所述第二台阶面的一端设有竖直向下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抵靠所述下侧第一待连接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和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一一对应设置;多个的所述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和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分别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挡水条沿水平方向贯穿各个所述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的接缝处。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钢管横梁和第二钢管横梁;所述第一钢管横梁用于连接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不同的上侧第二待连接件;所述第二钢管横梁用于连接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不同的下侧第二待连接件。进一步的,还包括结构钢梁;所述结构钢梁呈工字型;所述结构钢梁的上侧用于与所述上侧第二待连接件连接;所述结构钢梁的下侧用于与所述下侧第二待连接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侧第二待连接件通过第一角码连接件装设于所述结构钢梁顶部;所述下侧第二待连接件通过第二角码连接件装设于所述结构钢梁底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台阶面通过紧固件装设于所述下侧第二待连接件顶部。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为自攻钉。进一步的,还包括聚乙烯泡沫棒;所述聚乙烯泡沫棒用于填充于所述上侧第二待连接件和所述下侧第二待连接件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挡水条、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和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皆为铝合金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当第一待连接件为外装饰板,第二待连接件为钢管立柱时,通过采用类凹字型连接件,便于连接外装饰板和钢管立柱,大大降低了工程建设时外装饰板与钢管立柱的组装难度,在组装过程中仅需吊装并安装即可,无需进行切割或者敲打,减少噪音的产生;设置阶梯状挡水条,能够在下侧钢管立柱与下侧外装饰板的接缝间产生高度差,进而起到防水的作用。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简单,大大提高了组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钢结构的防水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侧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挡水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挡水条;11、第一台阶面;12、第二台阶面;13、延伸部;14、紧固件;111、第一横板;112、第一纵板;121、第二横板;2、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21、第一腔体;22、第二腔体;23、第三腔体;221、第二腔体后壁;211、第一腔体前壁;231、第三腔体前壁;3、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4、上侧第一待连接件;5、上侧第二待连接件;6、下侧第一待连接件;7、下侧第二待连接件;8、第一钢管横梁;9、第二钢管横梁;10、结构钢梁;50、第一角码连接件;501、第一螺栓;51、聚乙烯泡沫棒;60、紧固件;70、第二角码连接件;701、第二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图4,一种钢结构的防水连接组件,包括呈阶梯状的挡水条1、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2和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3;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2设置于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3的上方;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2一端连接上侧第一待连接件4,另一端连接上侧第二待连接件5;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3一端连接下侧第一待连接件6,另一端连接下侧第二待连接件7;挡水条1包括第一台阶面11和第二台阶面12;第一台阶面11设置于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2和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3的接缝处;第二台阶面12设置于上侧第二待连接件5和下侧第二待连接件7的接缝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于:将下侧第一待连接件通过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装设于下侧第二待连接件前侧,第二台阶面装设于下侧第二待连接件顶部,第一台阶面盖设于下侧第一待连接件和第二待连接件间的间隙上,以达到防水的目的;将上侧第一待连接件通过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装设于上侧第二待连接件前侧。从上述描述可知,当第一待连接件为外装饰板,第二待连接件为钢管立柱时,通过采用类凹字型连接件,便于连接外装饰板和钢管立柱,大大降低了工程建设时外装饰板与钢管立柱的组装难度,在组装过程中仅需吊装并安装即可,无需进行切割或者敲打,减少噪音的产生;设置阶梯状挡水条,能够在下侧钢管立柱与下侧外装饰板的接缝间产生高度差,进而起到防水的作用。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简单,大大提高了组装效率。进一步的,第一台阶面11远离第二台阶面12的一端设有竖直向下的延伸部13;延伸部13抵靠下侧第一待连接件6。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延伸部,能够使挡水条对下侧第一待连接件进一步加固,同时能够紧密将下侧第一待连接件与下侧第二待连接件的接缝盖住,防止水进入接缝处。进一步的,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2包括多个;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2和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3一一对应设置;多个的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2和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3分别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挡水条1沿水平方向贯穿各个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2与其对应的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3的接缝处。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的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降低第一待连接件与第二待连接件间的连接难度,大大提升了装配效率;挡水条贯穿与接缝处,能够防止水进入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内。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钢管横梁8和第二钢管横梁9;第一钢管横梁8用于连接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不同的上侧第二待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的防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阶梯状的挡水条、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和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n所述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的上方;/n所述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一端连接上侧第一待连接件,另一端连接上侧第二待连接件;/n所述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一端连接下侧第一待连接件,另一端连接下侧第二待连接件;/n所述挡水条包括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n所述第一台阶面设置于所述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的接缝处;/n所述第二台阶面设置于所述上侧第二待连接件和所述下侧第二待连接件的接缝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的防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阶梯状的挡水条、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和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
所述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的上方;
所述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一端连接上侧第一待连接件,另一端连接上侧第二待连接件;
所述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一端连接下侧第一待连接件,另一端连接下侧第二待连接件;
所述挡水条包括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
所述第一台阶面设置于所述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的接缝处;
所述第二台阶面设置于所述上侧第二待连接件和所述下侧第二待连接件的接缝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的防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面远离所述第二台阶面的一端设有竖直向下的延伸部;
所述延伸部抵靠所述下侧第一待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的防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包括多个;
所述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和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一一对应设置;
多个的所述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和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分别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挡水条沿水平方向贯穿各个所述第一类凹字型连接部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类凹字型连接部的接缝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的防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钢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鹭斌童公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尚匠住工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