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雨水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5321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雨水井,属于模块化结构领域。该雨水井的井身由若干层圆环形层体叠加砌筑而成,每一层圆环形层体由多块圆弧形模块砖顺次首尾相连而成;砖体中心开设有通孔,两侧分别开设有半孔,两侧边缘分别设有榫头和榫槽;同一层圆环形层体中,相邻两个圆弧形模块砖之间通过榫头和榫槽构成企口对接,且对接状态下两个半孔拼接成一个完整孔;上下相邻的两层圆环形层体之间,圆弧形模块砖上下错缝铺设,且每个贯通的孔道内填充满混凝土,混凝土中心竖向插植有从井身顶部延伸至底部的钢筋。该雨水井采用预制定型化模块砖砌筑结合现浇混凝土内芯施工,适用于施工现场的雨水井施工,具体砌筑速度快,抹灰量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雨水井
本技术属于模块化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雨水井。
技术介绍
雨水井是现代市政设施中的常见设施,其在排水系统中的作用是对雨水进行收集或中转。一般而言雨水井的侧面有孔与进水和排水管道相连,底部可以根据需要设有向下延伸的渗水管,可将雨水向地下补充并使多余的雨水经排水管道排走。传统的雨水井是将方形砌块或者方砖用水泥砌成的,由于井身是圆柱形的壳体,因此其砌筑过程需要不断进行校正才能够保证砌成效果。这使得整体的雨水井砌筑十分依赖于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艺,而且施工耗时和成本也大大增加。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些模块化的雨水井替代方案。比如,申请号为CN201320482038.8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拼接式雨水井,其包括有四个首尾依次连接的L形模块,至少两个L形模块开设有管道接口,该雨水井中的四个L形模块通过相互配合的Ω形尖端部和Ω形狭槽而首尾连接,使得拼接后的雨水井在水平方向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该雨水井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实现。但是该雨水井是立方形形式的,不符合常规的圆柱状雨水井形态,而且其一般需要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雨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圆弧形模块砖(1);所述雨水井的井身由若干层圆环形层体叠加砌筑而成,每一层圆环形层体由多块圆弧形模块砖(1)顺次首尾相连而成;每一块圆弧形模块砖(1)的砖体(101)由混凝土预制成上下表面均平整的等厚块体,砖体(101)的中心开设有通孔(102),两侧分别开设有敞口的半孔(103),两侧边缘分别设有榫头(104)和榫槽(105);同一层圆环形层体中,相邻两个圆弧形模块砖(1)之间通过榫头(104)和榫槽(105)构成企口对接,且对接状态下两个半孔(103)拼接成一个与所述通孔(102)形状相同的完整孔;上下相邻的两层圆环形层体之间,圆弧形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雨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圆弧形模块砖(1);所述雨水井的井身由若干层圆环形层体叠加砌筑而成,每一层圆环形层体由多块圆弧形模块砖(1)顺次首尾相连而成;每一块圆弧形模块砖(1)的砖体(101)由混凝土预制成上下表面均平整的等厚块体,砖体(101)的中心开设有通孔(102),两侧分别开设有敞口的半孔(103),两侧边缘分别设有榫头(104)和榫槽(105);同一层圆环形层体中,相邻两个圆弧形模块砖(1)之间通过榫头(104)和榫槽(105)构成企口对接,且对接状态下两个半孔(103)拼接成一个与所述通孔(102)形状相同的完整孔;上下相邻的两层圆环形层体之间,圆弧形模块砖(1)上下错缝铺设,且上层的每个通孔(102)与下层的一个所述完整孔贯通,在每个贯通的孔道内填充满混凝土(2),混凝土(2)中心竖向插植有从井身顶部延伸至底部的钢筋(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雨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水井底部预先浇筑有垫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雨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顶面通过压光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清准陈隆吴朝君董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