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力破除的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457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力破除的喷头,涉及水力破除作业的技术领域,包括喷头主体;所述喷头主体的后端开设有进水孔,喷头主体的前端开设有喷水孔,且进水孔与喷水孔连通;所述喷头主体上还开设有排渣孔,排渣孔的进口端位于进水孔与喷水孔的连通处,且排渣孔的出口端位于喷头主体的后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产生的混凝土碎渣通过喷水孔回流至排渣孔内,并最终从排渣孔排出,从而使孔内的混凝土碎渣自动排出,有效防止碎渣将孔堵塞,使喷头对混凝土的破碎效果更好,提高破除的效率,使整个施工的进度大大加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力破除的喷头
本技术涉及水力破除作业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水力破除的喷头。
技术介绍
目前高速公路、桥梁等混凝土局部清拆的方式大多依靠人力,借助风镐、爆破锤、金刚石圆盘锯等进行作业,但施工过程中将会损伤钢筋,造成混凝土建筑的主体结构隐形损害,大大缩短主体结构的工程寿命;并且会产生较严重的噪声和沙尘污染。因此亟需一种更为安全、高效和环保的混凝土面基清拆技术。高压水射流技术是指由高压水射流传递的巨大能量来破除目标物的技术,由于其不产尘,工作效率高,针对混凝土破除时可以做到不伤配筋、不对原有结构产生裂纹扩展等优势,已被应用于道路、桥梁修复中。在采用高压水射流对道路或桥梁进行破除时,高压水喷头会在道路或桥梁上形成一个圆柱状的孔,随着孔越深,孔内残留的混凝土碎渣越多,不仅造成孔堵塞,且残留在孔捏的混凝土碎渣难以清理,对喷头的工作造成影响,使破除的效率大大降低,影响整个施工的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力破除的喷头,使喷头在对道路或桥梁进行破除时,孔内残留的混凝土碎渣能快速通过喷头排出,从而有效避免孔内堵塞。为实现本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水力破除的喷头,包括喷头主体;所述喷头主体的后端开设有进水孔,喷头主体的前端开设有喷水孔,且进水孔与喷水孔连通;所述喷头主体上还开设有排渣孔,排渣孔的进口端位于进水孔与喷水孔的连通处,且排渣孔的出口端位于喷头主体的后端。进一步的,所述喷头主体的后端还开设有环形止口,且排渣孔的出口端位于环形止口处。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止口的端面上还开设有斜切面,且排渣孔的出口端位于斜切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喷水孔的内壁上和排渣孔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内螺纹。进一步的,所述喷水孔的中心轴线与排渣孔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35°~180°。进一步的,所述喷水孔的中心轴线与排渣孔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47°进一步的,所述喷水孔的中心轴线与进水孔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50°~165°。进一步的,所述喷水孔的中心轴线与进水孔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60°。进一步的,所述喷头主体的后端还开设有倒角。进一步的,所述喷头主体的前端呈斜面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将喷头固定在供水机构上,然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喷头旋转,并是喷头在旋转的同时逐步前进;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供水机构使高压水进入到进水孔内,进入到进水孔内的高压水通过喷水孔高压喷出,喷水孔喷出的高压水对混凝土进行破碎;由于高压水在对混凝土进行破碎过程中,破碎产生的混凝土碎渣在受到高压水破碎的同时会产生向后的反作用力,从而使产生的混凝土碎渣通过喷水孔回流至排渣孔内,并最终从排渣孔排出,从而使孔内的混凝土碎渣自动排出,有效防止碎渣将孔堵塞,使喷头对混凝土的破碎效果更好,提高破除的效率,使整个施工的进度大大加快。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水力破除的喷头的立体视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水力破除的喷头的左视图;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喷头主体,2、进水孔,3、喷水孔,4、排渣孔,5、环形止口,6、斜切面,7、内螺纹,8、倒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图2、图3所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水力破除的喷头,包括喷头主体1;所述喷头主体1的后端开设有进水孔2,喷头主体1的前端开设有喷水孔3,且进水孔2与喷水孔3连通;所述喷头主体1上还开设有排渣孔4,排渣孔4的进口端位于进水孔2与喷水孔3的连通处,且排渣孔4的出口端位于喷头主体1的后端。所述喷头主体1的外壁呈棱柱状,使喷头主体1在对混凝土进行破除时,喷头主体1与破碎形成的圆形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空间,有效防止破除产生的混凝土碎渣将喷头主体1堵塞在孔内,使喷头在对混凝土破除的同时能在孔内进行充分的转动,使对混凝土破除的效果更好;所述喷头主体1的前端为高压水喷出的一端,喷头主体1的后端为喷头主体1与供水机构或驱动机构固定连接的一端;所述进水孔2的中心轴线与喷头主体1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且进水孔2的一端与供水机构连接,使供水机构向进水孔2内提供高压水;所述喷水孔3与进水孔2连通,使进入到进水孔2内的高压水能通过喷水孔3高压喷出,而喷水孔3喷出的高压水则对混凝土进行破除。所述排渣孔4位于喷头主体1的后端,使喷头主体1在对混凝土破除过程中产生的混凝土碎渣会受到高压水的反作用力,使混凝土碎渣自动回流至喷水孔3内,并从喷水孔3进入到排渣孔4内,最终通过排渣孔4排出到喷头主体1的后端,并从孔内排出,有效防止混凝土碎渣在孔内造成堵塞,使喷头对混凝土的破碎效果更好,提高破除的效率,使整个施工的进度大大加快。所述喷头主体1的后端还开设有环形止口5,且排渣孔4的出口端位于环形止口5处;通过开设环形止口5,使喷头主体1的后端呈圆柱状,不仅方喷头主体1与供水机构或驱动机构的连接更加方便,且使喷头主体1在固定安装后,环形止口5能对喷头主体1进行限位,防止喷头主体1从供水机构或驱动机构上脱落;通过将排渣孔4的出口端开设在环形止口5处,使通过排渣孔4排出的混凝土碎渣能直接到达喷头主体1的后端,方便将混凝土碎渣直接排出,防止通过排渣孔4排出的混凝土碎渣直接堵塞在喷头主体1与孔的内壁之间,使混凝土碎渣的排出效果更好,使喷头主体1的转动得到保证,提高了喷头对混凝土的破碎效果。所述环形止口5的端面上还开设有斜切面6,且排渣孔4的出口端位于斜切面6上;所述斜切面6开设在环形止口5与喷头主体1外壁的衔接处,使排渣孔4的出口端直接位于斜切面6上,能有效增大排渣孔4与喷水孔3之间的夹角,使排渣孔4的中线轴线与喷水孔3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接近于180°,使高压水对混凝土进行破碎时,产生的混凝土碎渣在进入到喷水孔3内后,能更加顺利的进入到排渣孔4内,在破除过程中的排渣效果更好,防止混凝土碎渣残留在喷水孔3内。所述喷水孔3的内壁上和排渣孔4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内螺纹7;所述喷水孔3和排渣孔4内均配设有可拆卸的堵塞螺钉,当只需要对孔内的混凝土碎渣进行排渣时,可通过将堵塞螺钉锁紧安装在喷水孔3内,使喷水孔3内密封堵塞,此时,进入到进水孔2内的高压水直接进入到排渣孔4内排出,使高压水向后冲击,从而将孔内的混凝土碎渣全部推出;当不需要进行排渣,只需对混凝土进行破碎时,可通过将堵塞螺钉锁紧安装在排渣孔4内,使排渣孔4内米密封堵塞,此时进入到进水孔2内的高压水直接通过喷水孔3喷出,实现对混凝土的破碎,而混凝土破碎后产生的混凝土碎渣则残留的孔内,或由于孔的深度较浅,混凝土碎渣则直接从孔内飞溅出。所述喷水孔3的中心轴线与排渣孔4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35°~180°;当喷水孔3的中心轴线与排渣孔4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越大,喷水孔3与排渣孔4之间的连接处更加平滑,使受到反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力破除的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头主体(1);所述喷头主体(1)的后端开设有进水孔(2),喷头主体(1)的前端开设有喷水孔(3),且进水孔(2)与喷水孔(3)连通;所述喷头主体(1)上还开设有排渣孔(4),排渣孔(4)的进口端位于进水孔(2)与喷水孔(3)的连通处,且排渣孔(4)的出口端位于喷头主体(1)的后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力破除的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头主体(1);所述喷头主体(1)的后端开设有进水孔(2),喷头主体(1)的前端开设有喷水孔(3),且进水孔(2)与喷水孔(3)连通;所述喷头主体(1)上还开设有排渣孔(4),排渣孔(4)的进口端位于进水孔(2)与喷水孔(3)的连通处,且排渣孔(4)的出口端位于喷头主体(1)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力破除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主体(1)的后端还开设有环形止口(5),且排渣孔(4)的出口端位于环形止口(5)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水力破除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止口(5)的端面上还开设有斜切面(6),且排渣孔(4)的出口端位于斜切面(6)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力破除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孔(3)的内壁上和排渣孔(4)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内螺纹(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翔秦奇杨怀志谷永磊黄斌江山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交大铁发轨道交通材料有限公司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