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批整经上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2427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批整经上浆装置,第一支撑柱设于导向辊的前端,第一支撑柱的横向长度等于导向辊的轴向长度,第一支撑柱上设有多组第一导向柱,导向辊、牵引辊与压浆辊均设于上浆槽的上方,第一上浆辊和第二上浆辊均位于上浆槽的液面下方,牵引辊上方设置有压浆辊,牵引辊的外表面和压浆辊的外表面相接触,压浆辊与牵引辊后端设有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的横向长度等于压浆辊与牵引辊的轴向长度,第二支撑柱上设有多组第二导向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浆槽之前设置支撑柱和导向柱,让从导向间隙间引出的纱线交替设置,使得纱线之间不宜产生交叉重叠现象,让卷制后的经轴上的纱线更加的平整,从而均匀上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批整经上浆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
,具体为一种分批整经上浆装置。
技术介绍
在纺织工艺流程中,浆纱是一道关键的工序,上浆率是体现上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合理控制浆液的质量成为了提高织造效率和坯布良品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织造过程中,经纱要受到织机部件如综、筘、停经片等反复剧烈的摩擦作用和织机的开口、投梭、打纬运动的张力作用。未经上浆的经纱,由于有许多毛羽露在纱的表面,因此在织机上受到反复的摩擦和张力作用时,露在纱表面上的毛羽就会松开、起毛,以至经纱断头,严重的造成停车,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还会影响织物的质量。为了减少织机的断头率,经纱要经过上浆工序。传统的上浆方式是经纱从经轴上退绕下来后直接进行上浆工序,上浆工序利用导向辊和浸没辊对纱线进行导向定位,使纱线浸入浆液,让浆液渗透到其内部已完成上浆。但是上浆装置往往体积较大,内部大量的浆液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通常会变得溶解物分布不均匀、浆液底部有沉淀或热量分布不均匀,使上浆率降低,影响坯布良品率。其中分批整经在上浆时,整经要求各根经纱张力相等,在经轴或织轴上分布均匀纱线通过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批整经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前往后依次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一导向柱、导向辊、第一上浆辊、第二上浆辊、牵引辊、压浆辊、上浆槽、第二支撑柱以及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均呈立体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柱设于所述导向辊的前端,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横向长度等于所述导向辊的轴向长度,所述第一支撑柱上设有多组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平行相间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上,所述导向辊、牵引辊与所述压浆辊均设于上浆槽的上方,所述第一上浆辊与所述第二上浆辊设于上浆槽的内部,所述第一上浆辊和第二上浆辊均位于所述上浆槽的液面下方,所述牵引辊上方设置有压浆辊,所述牵引辊的外表面和所述压浆辊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压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批整经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前往后依次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一导向柱、导向辊、第一上浆辊、第二上浆辊、牵引辊、压浆辊、上浆槽、第二支撑柱以及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均呈立体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柱设于所述导向辊的前端,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横向长度等于所述导向辊的轴向长度,所述第一支撑柱上设有多组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平行相间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上,所述导向辊、牵引辊与所述压浆辊均设于上浆槽的上方,所述第一上浆辊与所述第二上浆辊设于上浆槽的内部,所述第一上浆辊和第二上浆辊均位于所述上浆槽的液面下方,所述牵引辊上方设置有压浆辊,所述牵引辊的外表面和所述压浆辊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压浆辊与所述牵引辊后端设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横向长度等于所述压浆辊与牵引辊的轴向长度,所述第二支撑柱上设有多组第二导向柱,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斌刘立新杨惠祥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中邦丝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