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氨纶丝防缠绕喷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2401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氨纶丝防缠绕喷丝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连接有机架,机架的上端连接有料盒,料盒的左侧壁连通有进料斗,料盒的内腔顶部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底部活动端连接有压板,料盒的内腔侧壁嵌合安装有若干组电热丝,料盒的底部连接有若干组喷头,喷头下部设有导向板,导向板内嵌合安装有通风管,通风管输入端连接有风机,通风管输出端位于喷头四周,喷头的下方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收卷轴,收卷轴上均布有分线盘,收卷辊端部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够有效避免各组氨纶丝相互缠绕,使用十分方便,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氨纶丝防缠绕喷丝装置
本技术涉及喷丝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再生氨纶丝防缠绕喷丝装置。
技术介绍
氨纶丝全名氨纶纤维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由PTMEG与MDI聚合而成。氨纶长丝外包覆短纤维纱,即氨纶丝包芯纱,用其织制的弹力织物舒适、合体、弹性强,有人体第二皮肤的美誉,氨纶弹性优异,而强度比乳胶丝高2~3倍,线密度也更细,并且更耐化学降解。氨纶的耐酸碱性、耐汗、耐海水性、耐干洗性、耐磨性均较好,因此广泛适用于现代服饰工业材料、服装面料等领域。氨纶丝在生产时需要进行喷丝工序,为提高工作效率,大多采用多组喷头同时喷丝,而现有的喷丝装置在工作时无法对各组氨纶丝有效隔离,容易发生氨纶丝相互缠绕,从而对喷丝效果造成不良影响,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再生氨纶丝防缠绕喷丝装置,操作简单,能够避免氨纶丝相互缠绕。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再生氨纶丝防缠绕喷丝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有机架,所述机架的上端连接有料盒,所述料盒的左侧壁连通有进料斗,所述料盒的内腔顶部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底部活动端连接有压板,所述料盒的内腔侧壁嵌合安装有若干组电热丝,所述料盒的底部连接有若干组喷头,所述喷头下部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内嵌合安装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输入端连接有风机,所述通风管输出端位于喷头四周,所述喷头的下方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收卷轴,所述收卷轴上均布有分线盘,所述收卷辊端部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电机。优选地,一种再生氨纶丝防缠绕喷丝装置中,所述通风管包括主风管、支风管和环形管,所述主风管输入端连通风机,所述主风管的外侧壁连通若干组支风管,所述支风管另一端连通环形管,所述环形管套设在喷头的外侧壁,所述环形管轴心线与喷头轴心线重合。优选地,一种再生氨纶丝防缠绕喷丝装置中,若干组所述喷头均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优选地,一种再生氨纶丝防缠绕喷丝装置中,所述压板的底部连接有密封垫。优选地,一种再生氨纶丝防缠绕喷丝装置中,所述料盒的外侧壁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液压伸缩杆、电热丝、风机和电机。优选地,一种再生氨纶丝防缠绕喷丝装置中,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连接有万向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原料在料盒内受热熔融成液体,通过压板下降挤压,使原料从喷头喷出后冷却成丝,风机送风时风向沿主风管、支风管、环形管流出,从而在氨纶丝外侧形成环形风墙,能够有效避免各组氨纶丝相互缠绕,通过收卷轴对氨纶丝进行卷绕收集,使用十分方便,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料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再生氨纶丝防缠绕喷丝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连接有机架2,机架2的上端连接有料盒3,料盒3的左侧壁连通有进料斗4,料盒3的内腔顶部连接有液压伸缩杆5,液压伸缩杆5的底部活动端连接有压板6,料盒3的内腔侧壁嵌合安装有若干组电热丝7,料盒3的底部连接有若干组喷头8,喷头8下部设有导向板9,导向板9内嵌合安装有通风管10,通风管10输入端连接有风机11,通风管10输出端位于喷头8四周,喷头8的下方设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收卷轴13,收卷轴13上均布有分线盘14,收卷辊12端部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电机15。通风管10包括主风管101、支风管102和环形管103,主风管101输入端连通风机11,主风管101的外侧壁连通若干组支风管102,支风管102另一端连通环形管103,环形管103套设在喷头8的外侧壁,环形管103轴心线与喷头8轴心线重合。若干组喷头8均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便于将氨纶丝射出。压板6的底部连接有密封垫,提高了气密性。料盒3的外侧壁连接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液压伸缩杆5、电热丝7、风机11和电机14,便于控制组件运行,其中PLC控制器优选S7-200型号。底座1的底部四角连接有万向轮,便于对装置进行移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本装置在使用时,连接外部电源,将原料通过进料斗4导入料盒3内腔,通过电热丝7加热使其熔融成液体,通过液压伸缩杆5下降压板6高度,从而使原料从喷头8喷出后冷却成丝,通过风机11向通风管10内送风,风向沿主风管101、支风管102、环形管103流出,从而在氨纶丝外侧形成环形风墙,能够有效避免各喷头8喷出的氨纶丝相互缠绕,将氨纶丝端部缠绕在收卷轴13上,通过电机15带动收卷轴13旋转,通过分线盘14进行分隔,能够对氨纶丝进行卷绕收集,使用十分方便,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氨纶丝防缠绕喷丝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连接有机架(2),所述机架(2)的上端连接有料盒(3),所述料盒(3)的左侧壁连通有进料斗(4),所述料盒(3)的内腔顶部连接有液压伸缩杆(5),所述液压伸缩杆(5)的底部活动端连接有压板(6),所述料盒(3)的内腔侧壁嵌合安装有若干组电热丝(7),所述料盒(3)的底部连接有若干组喷头(8),所述喷头(8)下部设有导向板(9),所述导向板(9)内嵌合安装有通风管(10),所述通风管(10)输入端连接有风机(11),所述通风管(10)输出端位于喷头(8)四周,所述喷头(8)的下方设有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收卷轴(13),所述收卷轴(13)上均布有分线盘(14),所述收卷轴(13)端部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电机(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氨纶丝防缠绕喷丝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连接有机架(2),所述机架(2)的上端连接有料盒(3),所述料盒(3)的左侧壁连通有进料斗(4),所述料盒(3)的内腔顶部连接有液压伸缩杆(5),所述液压伸缩杆(5)的底部活动端连接有压板(6),所述料盒(3)的内腔侧壁嵌合安装有若干组电热丝(7),所述料盒(3)的底部连接有若干组喷头(8),所述喷头(8)下部设有导向板(9),所述导向板(9)内嵌合安装有通风管(10),所述通风管(10)输入端连接有风机(11),所述通风管(10)输出端位于喷头(8)四周,所述喷头(8)的下方设有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收卷轴(13),所述收卷轴(13)上均布有分线盘(14),所述收卷轴(13)端部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电机(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氨纶丝防缠绕喷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10)包括主风管(101)、支风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茆长学吴中虎沈淮海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宏润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