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2222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升降装置,包括:竖立于地面上的钢结构的塔身;设于塔身内底部的起升机构,起升机构包括电机和卷筒;一端固定于塔身顶部、另一端分别伸出于塔身顶部两侧的两个展臂,展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固定滑轮;设于塔身两侧的沿上下方向铺设的导轨;设于展臂下方的可沿导轨升降的吊笼,吊笼顶部设置有固定架和升降滑轮;一端与固定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起升机构的卷筒固定连接的钢丝绳,钢丝绳绕过升降滑轮及同侧的两个固定滑轮并且卷绕于卷筒上。该升降装置通过合理设置装置的整体布局,尤其是针对吊笼强度和重量的改进,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升吊笼式升降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是一种吊笼式升降机。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领域的施工升降机简单意义上来说就是提供垂直作用的设备,由平台以及操纵它们的设备、电机和其辅助装置构成一个整体。吊笼式升降机的起升重量主要是电机、装置强度以及吊笼的重量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所以,要提升吊笼式升降机的载重量,吊笼整体的强度和重量是关键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升降装置,通过合理设置升降装置的布局,尤其是针对吊笼强度和重量的改进,获得一种安全可靠的升吊笼式升降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升降装置,包括:竖立于地面上的钢结构的塔身;设于塔身内底部的起升机构,起升机构包括电机和由电机驱动旋转的卷筒;一端固定于塔身顶部、另一端分别伸出于塔身顶部两侧的两个展臂,展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固定滑轮;设于塔身两侧的沿上下方向铺设的导轨;设于展臂下方的可沿导轨升降的吊笼,吊笼顶部设置有固定架和升降滑轮;一端与固定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起升机构的卷筒固定连接的钢丝绳,钢丝绳绕过升降滑轮及同侧的两个固定滑轮并且卷绕于卷筒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起升机构还包括有减速器和机架,电机、减速器和卷筒安装于机架上,减速器减速传动于电机和卷筒之间,电机的主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同轴传动,卷筒的转轴安装于减速器输出端。所述吊笼的骨架为长方体状,吊笼的骨架主要是用角钢加工、焊接而成。该骨架包括均为长方形状的底框和顶框,设置于底框和顶框框内的连杆,以及支撑于底框和顶框之间的侧杆;侧杆设置有八根,包括分别位于底框和顶框的四个顶角之间的四根,以及底框和顶框的每个长边之间的两根,其中一侧的四根侧杆靠近导轨,该侧的顶角处的侧杆及其相邻的侧杆之间交叉设置有两根斜杆,另一侧的中间的两根侧杆之间设置有门。所述底框内的连杆设置有五根,包括固定连接于底框两个短边中点之间的一根,以及固定连接于底框两个长边之间的四根;所述顶框内的连杆设置有三根,包括固定连接于顶框两个短边中点之间的一根,以及固定连接于顶框两个长边之间的两根。所述门为单开门或双开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建筑工程用升降装置通过合理布局,尤其是针对吊笼进行改进,该吊笼的骨架的不同受力处的最大应力可在115~118MPa之间,最大变形可以7~12mm之间,坚固耐用,而重量较轻,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升吊笼式升降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的起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实施例的吊笼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起升机构;11、电机;12、联轴器;13、减速器;14、卷筒;15、机架;2、塔身;3、吊笼;31、底框;32、侧杆;33、顶框;34、门;35、连杆;36、斜杆;4、固定架;5、导轨;6、展臂;7、固定滑轮;8、钢丝绳;9、升降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建筑工程用升降装置,包括:竖立于地面上的钢结构的塔身2;设于塔身2内底部的起升机构1,起升机构1包括电机11和由电机11驱动旋转的卷筒14;一端固定于塔身2顶部、另一端分别伸出于塔身2顶部两侧的两个展臂6,展臂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固定滑轮7;设于塔身2两侧的沿上下方向铺设的导轨5;设于展臂6下方的可沿导轨5升降的吊笼3,吊笼3顶部设置有固定架4和升降滑轮9;一端与固定架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起升机构1的卷筒14固定连接的钢丝绳8,钢丝绳8绕过升降滑轮9及同侧的两个固定滑轮7并且卷绕于卷筒14上。继续参考图2,起升机构1还包括有减速器13和机架15,电机11、减速器13和卷筒14安装于机架15上,减速器13减速传动于电机11和卷筒14之间,电机11的主轴与减速器13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12同轴传动,卷筒14的转轴安装于减速器13输出端。继续参考图2,吊笼3的骨架为长方体状,其主要采用角钢加工焊接制成,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有较轻的重量。吊笼3的骨架包括均为长方形状的底框31和顶框33,设置于底框31和顶框33框内的连杆35,以及支撑于底框31和顶框33之间的侧杆32;侧杆32设置有八根,包括分别位于底框31和顶框33的四个顶角之间的四根,以及底框31和顶框33的每个长边之间的两根,其中一侧的四根侧杆32靠近导轨5,该侧的顶角处的侧杆32及其相邻的侧杆32之间交叉设置有两根斜杆36,另一侧的中间的两根侧杆32之间设置有门34,门34为单开门或双开门。底框31内的连杆35设置有五根,包括固定连接于底框31两个短边中点之间的一根,以及固定连接于底框31两个长边之间的四根;顶框33内的连杆35设置有三根,包括固定连接于顶框33两个短边中点之间的一根,以及固定连接于顶框33两个长边之间的两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竖立于地面上的钢结构的塔身(2);/n设于塔身(2)内底部的起升机构(1),起升机构(1)包括电机(11)和由电机(11)驱动旋转的卷筒(14);/n一端固定于塔身(2)顶部、另一端分别伸出于塔身(2)顶部两侧的两个展臂(6),展臂(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固定滑轮(7);/n设于塔身(2)两侧的沿上下方向铺设的导轨(5);/n设于展臂(6)下方的可沿导轨(5)升降的吊笼(3),吊笼(3)顶部设置有固定架(4)和升降滑轮(9);/n一端与固定架(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起升机构(1)的卷筒(14)固定连接的钢丝绳(8),钢丝绳(8)绕过升降滑轮(9)及同侧的两个固定滑轮(7)并且卷绕于卷筒(1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竖立于地面上的钢结构的塔身(2);
设于塔身(2)内底部的起升机构(1),起升机构(1)包括电机(11)和由电机(11)驱动旋转的卷筒(14);
一端固定于塔身(2)顶部、另一端分别伸出于塔身(2)顶部两侧的两个展臂(6),展臂(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固定滑轮(7);
设于塔身(2)两侧的沿上下方向铺设的导轨(5);
设于展臂(6)下方的可沿导轨(5)升降的吊笼(3),吊笼(3)顶部设置有固定架(4)和升降滑轮(9);
一端与固定架(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起升机构(1)的卷筒(14)固定连接的钢丝绳(8),钢丝绳(8)绕过升降滑轮(9)及同侧的两个固定滑轮(7)并且卷绕于卷筒(1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升机构(1)还包括有减速器(13)和机架(15),电机(11)、减速器(13)和卷筒(14)安装于机架(15)上,减速器(13)减速传动于电机(11)和卷筒(14)之间,电机(11)的主轴与减速器(13)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12)同轴传动,卷筒(14)的转轴安装于减速器(13)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英李庆武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