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绒布叠卷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具体为一种绒布叠卷装置。
技术介绍
绒布是指经过拉绒后表面呈现丰润绒毛状的棉织物,通过在绒布的表面做的针孔扎绒工艺,产生较多绒毛,使得绒布立体感强、光泽度高,触感柔软厚实,绒毛种类较多,常见的包括平绒和格绒,绒布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绒布经过烧毛、退浆、漂白、丝光、起绒和洗绒等加工工序,在将绒布经过上述加工工序后,需要将生产加工好的绒布根据需要进行叠卷;目前通过机械装置虽然能够对绒布进行自动收卷,但收卷后的绒布很容易出现褶皱现象,影响绒布的产品质量,从而需要对其进行重新收卷,且现有装置对绒布收卷筒的安装和拆卸都十分费力,降低了绒布的收卷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绒布叠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绒布叠卷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的右侧后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延伸出第二立柱的左侧并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可前后转动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绒布叠卷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所述第二立柱(3)的右侧后端固定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延伸出第二立柱(3)的左侧并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可前后转动的转轴(5),所述转轴(5)的外壁右侧过盈配合有圆形板(6),所述第一立柱(2)的顶端设置有限位部件,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的内腔设置有往复摆动机构;/n所述往复摆动机构包括第一条形孔(7)、矩形杆(8)、第二条形孔(9)、第一皮带轮(10)、第二皮带轮(11)、皮带(12)和卡块(13);/n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绒布叠卷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所述第二立柱(3)的右侧后端固定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延伸出第二立柱(3)的左侧并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可前后转动的转轴(5),所述转轴(5)的外壁右侧过盈配合有圆形板(6),所述第一立柱(2)的顶端设置有限位部件,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的内腔设置有往复摆动机构;
所述往复摆动机构包括第一条形孔(7)、矩形杆(8)、第二条形孔(9)、第一皮带轮(10)、第二皮带轮(11)、皮带(12)和卡块(13);
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的前侧均沿上下方向开设有第一条形孔(7),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的内腔后侧底端均转动连接可上下摆动的矩形杆(8),位于所述第二立柱(3)内矩形杆(8)的左侧开设有第二条形孔(9),所述位于第二立柱(3)内电机(4)的输出端外壁过盈配合有第一皮带轮(10),所述第二立柱(3)的内腔左侧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1),所述第二皮带轮(11)的外壁套接有皮带(12)的一侧,所述皮带(12)的另一侧与第一皮带轮(10)的外壁相套接,所述第二皮带轮(1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卡块(13),且卡块(13)与第二条形孔(9)的内腔相插接,所述矩形杆(8)的前侧延伸出第一条形孔(7)的内腔前侧并固定安装有梳整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绒布叠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宇,钱晓华,陈佳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盛邦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