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络覆盖仿真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网络覆盖仿真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网络规划阶段,为了弥补高频段带来的高路损,引入了波束扫描技术。由于5G基站必须使用多个不同指向的波束才能完全覆盖小区,基站使用了多个波束覆盖其服务的小区。具体地,在下行传输过程中,基站依次使用不同指向的波束发射无线信号,该过程被称作波束扫描(Beamsweeping);与此同时,终端测量不同波束发射出的无线信号(Beammeasurement),并向基站报告相关信息(Beamreporting);基站根据终端报告确定对准该用户的最佳发射波束(Beamdetermination)。5G网络使用多个不同指向的高增益窄波束来覆盖整个小区,而现有的无线网络覆盖仿真方法都是基于2、3、4G网络的单波束覆盖方式,并不具备模拟5G多波束扫描的能力,因此现有的无线覆盖仿真方法无法应用于5G网络的覆盖仿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络覆盖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目标区域的波束模型参数以及基站的基站参数;所述基站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基站在以发射机位置为原点建立的原始坐标系中,发射波束的波束水平角以及波束垂直角;/n根据所述波束水平角、波束垂直角、波束模型参数以及第一预设公式,确定所述基站的基站覆盖范围内的预设接收点的波束增益;其中,所述基站覆盖范围内包括多个所述预设接收点,多个所述预设接收点模拟天线阵列;/n根据所述波束增益以及第二预设公式,确定所述预设接收点的信号强度;/n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电子地图,根据所述信号强度以及所述电子地图,生成所述目标区域的网络覆盖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覆盖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波束模型参数以及基站的基站参数;所述基站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基站在以发射机位置为原点建立的原始坐标系中,发射波束的波束水平角以及波束垂直角;
根据所述波束水平角、波束垂直角、波束模型参数以及第一预设公式,确定所述基站的基站覆盖范围内的预设接收点的波束增益;其中,所述基站覆盖范围内包括多个所述预设接收点,多个所述预设接收点模拟天线阵列;
根据所述波束增益以及第二预设公式,确定所述预设接收点的信号强度;
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电子地图,根据所述信号强度以及所述电子地图,生成所述目标区域的网络覆盖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波束水平角、波束垂直角、波束模型参数以及第一预设公式,确定所述基站的基站覆盖范围内的预设接收点的波束增益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波束水平角、波束垂直角以及第一预设公式,确定所述基站覆盖范围内的预设接收点的接收点水平角、接收点下倾角;
根据所述波束模型参数以及所述接收点水平角、接收点垂直角,确定所述预设接收点的波束增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波束水平角、波束垂直角以及第一预设公式,确定所述基站覆盖范围内的预设接收点的接收点水平角、接收点下倾角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接收点在所述原始坐标系中的预设水平角以及预设垂直角;
根据所述预设水平角、预设垂直角、所述波束水平角、波束垂直角以及第一预设公式,确定所述基站覆盖范围内的预设接收点的接收点水平角、接收点下倾角;
其中,当所述预设水平角与所述波束水平角不相等时,所述第一预设公式包括:
当所述预设水平角与所述波束水平角相等时,所述第一预设公式包括:
az=0;
el=eRx-eTx
其中,az为所述接收点水平角,el为所述接收点下倾角,为所述波束水平角,eTx为所述波束垂直角;
为所述预设水平角,eRx为所述预设垂直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波束模型参数以及所述接收点水平角、接收点垂直角,确定所述预设接收点的波束增益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波束模型参数以及所述接收点水平角、接收点垂直角,确定所述预设接收点的水平增益以及垂直增益;
根据所述水平增益以及垂直增益,确定所述预设接收点的波束增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波束模型参数以及所述接收点水平角、接收点垂直角,确定所述预设接收点的水平增益以及垂直增益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接收点水平角、接收点垂直角对应的位置点,在所述波束模型参数中的预设的水平增益、垂直增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水平增益以及垂直增益,确定所述预设接收点的波束增益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水平增益、垂直增益以及第三预设公式,确定所述预设接收点的波束增益;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公式为:
其中,LantTx(az,el)为所述波束增益,az为所述接收点水平角,el为所述接收点下倾角;
θm为垂直增益最大值位置处对应的下倾角;
H(az)为所述垂直增益,V(el)为所述垂直增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参数还包括基站功率;
所述根据所述波束增益以及第二预设公式,确定所述预设接收点的信号强度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基站参数,确定所述预设接收点的路径损耗;
根据所述波束增益以及以下公式,确定所述预设接收点的信号强度:
Rn=Power+LantTx(az,el)-Ln;
其中,Rn为所述预设接收点的信号强度,Power为所述基站功率,LantTx(az,el)为所述波束增益;Ln为所述路径损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参数还包括基站的距离衰减系数、所述目标区域的地形地貌衰减系数、地形地貌衰减值;
所述根据所述基站参数,确定所述预设接收点的路径损耗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接收点的经纬度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接收点与所述基站之间的收发距离;
根据所述收发距离、所述基站参数以及第四预设公式,确定所述预设接收点的路径损耗;
其中,所述第四预设公式为:
Ln=cd*lg(d)+c*ln(Cpath)+x;
其中,Ln为所述预设接收点的路径损耗,cd为所述距离衰减系数,d为所述收发距离,c为所述地形地貌衰减系数,Cpath为所述地形地貌衰减值,x为预设其他因素值。
9.一种网络覆盖仿真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