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9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通过备有底面(2)、及配置于其周围的周壁(3)而构成具有育苗空间(4)的育苗容器(1)。在该育苗容器(1)中,周壁(3)具有:从底面(2)的外周缘立起的内周壁(5)、以经由从该内周壁(5)的上端延伸到横向外侧的上突缘(6)与内周壁(5)的上端相连的状态从上突缘(6)的外周缘垂下的外周壁(7)、及从该外周壁(7)的下缘延伸到横向外侧的突缘(8),又,在底面(2)上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多个突条(9),在各突条(9)上形成有排水孔(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备有底面及包围该底面的周壁的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
技术介绍
作为上述那样的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如特开平5-103547号公报等所示,有可重复使用的塑料制的育苗容器(育苗箱)和可使用后丢弃的纸材料制的育苗容器(育苗箱)等。上述塑料制的育苗容器,是为了可多次重复使用而通过注射成型形成为厚度2~3毫米左右的相当结实的高价的育苗容器。又,上述纸材料制的育苗容器,是为了在从播种到用插秧机移植期间确保可保持其形状的强度和耐水性而将树脂等粘贴到纸材料表面的多层构造的高价育苗容器。另一方面,使用上述那样的育苗容器培育的俯视呈矩形的簇状苗,是在使用插秧机的较大的田地或大量田地上进行移苗作业时使用的。因此,为了在适当的插秧时期获得对应于较大的田地面积的大量簇状苗,有必要准备大量育苗容器。即,用上述的育苗器,农户自身在培育簇状苗的情况下不得不承担过大的费用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可减轻农户等在培育簇状苗的情况下的费用负担。为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备有底面、及包围该底面的周壁,其特征在于,前述底面俯视呈矩形,在该底面上形成有突条。根据上述特征,育苗容器成为其底面具有突条的具有高强度和保形性的育苗容器,由此,即使将育苗容器用质量轻、操作容易、且可实现材料费的削减的壁厚薄的树脂成型品构成,也会成为可重复使用、并且可高精度地培育出大小适于用插秧机进行移苗的簇状苗的育苗容器。因此,通过改进育苗容器的底面形状,可提供一种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其可减轻农户等在培育簇状苗的情况下的费用负担,而且操作性好,簇状苗的形成精度高。本专利技术的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突条延伸设置到从前述底面的外周缘立起的周壁上。根据上述特征,不只在育苗容器的底面上,在从其底面的外周缘立起的周壁上也形成有突条,所以,可进一步提高作为育苗容器的强度和保形性,因此,可将育苗容器用质量更轻、操作容易、且可进一步实现材料费的削减等的壁厚更薄的树脂成型品构成。因此,由于对育苗容器的周壁形状也进行了改进,所以,可将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作成为可进一步减轻农户等在使簇状苗培育的情况下的费用负担、而且操作性好、簇状苗形成精度更高的育苗容器。本专利技术的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突条向下鼓出地形成,在其下端形成有排水孔。根据上述特征,由于向下鼓出地形成突条,所以可防止向上鼓出形成突条的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将在育苗容器中培育的簇状苗用捧苗板捧起时由于捧苗板挂到突条上而引起的突条的破损。在底面上向下鼓出形成的突条的下端是育苗容器的最下端,在其最下端形成有排水孔,所以可确保从育苗容器排水的高排水性。因此,由于改进了突条的形状和排水孔的形成部位,所以可实现作为育苗容器的耐用性及排水性的提高。又,本专利技术的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突条沿前述底面的长度方向形成。根据上述特征,通常,在将用育苗容器培育的簇状苗用捧苗板捧起的情况下,用捧苗板进行的捧苗操作是沿着育苗容器的长度方向进行的,所以可防止将突条沿着底面的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形成的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在将用育苗容器培育的簇状苗用捧苗板捧起时由于捧苗板挂到突条上而引起的突条的破损。因此,由于考虑到用捧苗板进行簇状苗的捧取的方向而设计的突条的形成方向,所以可实现作为育苗容器的耐久性的提高。又,本专利技术的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其特征在于,形成为厚度薄的片状。根据上述特征,可将育苗容器作成为质量更轻、操作容易、搬运容易、并且可实现材料费削减的育苗容器。因此,通过将育苗容器形成为厚度薄的片状,可将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作成可进一步减轻农户等在使簇状苗培育的情况下的费用负担、并在操作性和搬运方面有利的育苗容器。又,本专利技术的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其特征在于,形成有从前述底面的外周缘立起的内周壁、及以与该内周壁的上端相连的状态垂下的外周壁。根据上述特征,育苗容器的周壁为具有内周壁和外周壁的二层构造,由此,即使将育苗容器用质量轻、操作容易、且可实现材料费的削减的壁厚薄的树脂成型品构成,也可作成为可重复使用并且可高精度地培育出大小适于用插秧机进行移苗的簇状苗的、具有高强度和保形性的育苗容器。因此,由于改进了育苗容器的周壁形状,所以可提供一种可进一步减轻农户等在使簇状苗培育的情况下的费用负担、并且操作性好,簇状苗的形成精度高的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又,本专利技术的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内周壁形成为向上扩开状,前述外周壁形成为向下扩开状。由于利用通常的育苗容器培育的簇状苗的培育期间是4月~6月这3个月左右,所以在将育苗容器重复使用的情况下,剩下的大约9个月是将多个育苗容器以叠置的状态保管到贮藏室等中。由此,若育苗容器的重叠量小,则育苗容器被较高地叠置从而作为保管区域需要较大的区域,整个大约9个月的较长期间内,贮藏室等中的大部分收容区域都要作为育苗容器的保管区域使用。又,由于育苗容器被较高地叠置,所以不容易进行育苗容器的搬运,每次搬运的数量减少,所以导致育苗容器的搬运效率降低。因此,如上述特征,将育苗容器的内周壁形成为向上扩开状,又,将外周壁形成为向下扩开状,在不使用育苗容器时,将多个育苗容器以使下面的育苗容器的正面与上面的育苗容器的反面紧贴或者大致紧贴的状态叠置,由此,可将多个育苗容器叠置时的高度抑制得较低,可削减贮藏室等中作为育苗容器的保管区域使用的区域。又,由于容易进行育苗容器的搬运,使每次搬运的数量增多,所以提高了育苗容器的搬运效率。因此,通过改进育苗容器的周壁形状,可将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作成在保管和搬运方面也有利的育苗容器。本专利技术的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其特征在于,形成有从前述外周壁的下缘延伸到横向外侧的突缘。根据上述特征,利用突缘可进一步提高作为育苗容器的强度和保形性,因此,可将育苗容器用质量更轻、操作容易、且可进一步实现材料费的削减和保管区域的削减的壁厚更薄的树脂成型品构成。在搬运育苗容器时,使手指紧靠在该突缘的下表面上,与使手指紧靠在外周壁的下缘的情况相比,手的触感更好。因此,通过进一步改进育苗容器的周壁形状,可将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作成可进一步减轻农户等在使簇状苗培育的情况下的费用负担、并且操作性更好、簇状苗的形成精度更高、保管和搬运方面也更加有利的育苗容器。又,本专利技术的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其特征在于,形成排水孔的前述底面及前述外周壁的下缘处于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根据上述特征,在外周壁的下缘或从其下缘向横向外侧延伸的突缘上进行修正而切断不需要部分的情况下,可与在底面上形成排水孔时的穿设处理同时进行修整,从而实现加工工时的削减或加工时的作业行程的缩小,可提高育苗容器的生产率,因此可使作为育苗容器的单价降低。因此,通过改进育苗容器中的外周壁下缘位置,可将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作成可进一步减轻农户等在使簇状苗培育的情况下的费用负担的育苗容器。又,本专利技术的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其特征在于,连结前述底面及前述内周壁的底部上的4个角部倒角成平面状或曲面状。根据上述特征,将育苗容器中的底部的四角倒角成平面状或曲面状,即使将育苗容器用可实现其操作性的提高和单价的削减等的壁厚薄的树脂成型品构成,与将其底部的四角作成棱角的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备有底面(2)、及包围该底面(2)的周壁(3),其特征在于,前述底面(2)俯视呈矩形,在该底面(2)上形成有突条(9)。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1-21 14274/05;JP 2005-1-21 14275/05;JP 2001.一种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备有底面(2)、及包围该底面(2)的周壁(3),其特征在于,前述底面(2)俯视呈矩形,在该底面(2)上形成有突条(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突条(9)延伸设置到从前述底面(2)的外周缘立起的周壁(3)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突条(9)向下鼓出地形成,在其下端形成有排水孔(1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突条(9)沿前述底面(2)的长度方向形成。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其特征在于,形成为厚度薄的片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状苗培育用的育苗容器,其特征在于,形成有从前述底面(2)的外周缘立起的内周壁(5)、及以与该内周壁(5)的上端相连的状态垂下的外周壁(7)。7.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尾康也田中政一井上升奥山干夫井上强绪方洪小林鉴明森田慎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