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471884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包括:与终端建立近场通信连接;在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数据的过程中,监测与所述终端的近场通信连接断开时以及再次连接时所经历的时间差;若所述时间差大于断点续传时间阈值,则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重传指令。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在断开时间差超过断点续传间隔时间的情况下,向终端发送重传指令,使得终端接收到重传指令后,再次从第一个发送的数据包开始重新发送数据,防止电子标签中缺失断开前传输的数据包,从而保证了传输的数据完整并准确,避免出现乱码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标签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介绍
如果手机或者Reader(读写器)等终端与电子标签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分开,并超过断点续传限制的时间,那么当终端再次贴近电子标签时,虽然依然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但是电子标签上显示的内容会出现乱码。而且断开前的数据传输时间越长,显示器上不显示的区域就越大。可见,在超过断点续传限制的时间的情况下,当终端再次贴近电子标签时,并非从第一个发送的数据包开始重新发送,导致电子标签中缺失了断开前传输的数据包,进而导致显示的内容出现乱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以解决电子标签显示的内容出现乱码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其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电子标签,包括:与终端建立近场通信连接;在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数据的过程中,监测与所述终端的近场通信连接断开时以及再次连接时所经历的时间差;若所述时间差大于断点续传时间阈值,则所述终端发送数据重传指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时间差大于断点续传时间阈值,则向终端发送数据重传指令,包括:若所述时间差大于断点续传时间阈值,则清空当前已接收的所述终端发送的数据,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重传指令,以指示所述终端重新发送全部数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与终端建立近场通信连接之后,还包括:监测所述电子标签的超级电容的电压,若所述超级电容的电压大于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则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传输指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与所述终端建立近场通信连接之后,还包括: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数据;其中,所述数据包括若干个数据包,每个所述数据包包括数据信息码和信息校验码,所述信息校验码由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码计算得到;对于每个所述数据包,计算所述数据信息码的待验校验码,判断所述待验校验码与所述信息校验码是否一致;若否,则向所述终端返回所述数据包传输失败的消息;若是,则向所述终端返回所述数据包传输成功的消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数据包还包括包数校验码;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数据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包数验证码,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完整;若否,则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重传指令;若是,则向所述电子标签的显示装置发送数据更新指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数校验码包括数据包总包数;根据所述包数验证码,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完整,包括:计算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包的总包数;判断所述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包的总包数与所述包数校验码的数据包总包数是否一致,从而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完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数校验码包括所述数据包的标识;根据所述包数验证码,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完整,包括:判断最后一个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标识是否为第一个数据包的标识,从而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完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数校验码包括所述数据包的标识;根据所述包数验证码,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完整;若否,则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重传指令;若是,则向所述电子标签的显示装置发送数据更新指令,包括:遍历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包的标识,判断是否存在缺失数据包的标识;若是,则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所述缺失数据包的标识的数据重传指令;如否,则向所述电子标签的显示装置发送数据更新指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向所述电子标签的显示装置发送数据更新指令,包括:监测所述电子标签的超级电容的电压,若所述超级电容的电压大于等于第二电压阈值,则向所述电子标签的显示装置发送数据更新指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其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与电子标签建立近场通信连接;在向所述电子标签发送数据的过程中,接收所述电子标签发送的数据重传指令;重新发送已发送的数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重新发送已发送的数据,包括:从第一个发送的数据包开始重新发送各个数据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若接收到所述电子标签返回的数据包传输失败的消息,则解析所述消息,以得到传输失败的数据包的标识,向所述电子标签重新发送所述传输失败的数据包;若接收到所述电子标签返回的数据包传输成功的消息,则解析所述消息,以得到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标识,向所述电子标签发送下一个数据包;若接受到所述电子标签发送的携带缺失数据包的标识的数据重传指令,则解析所述指令,以得到缺失数据包的标识,向所述电子标签发送所述缺失数据包。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其提供了一种电子标签,包括显示装置、通信装置和处理器;其中:所述通信装置被配置为与终端建立近场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数据的过程中,监测与所述终端的近场通信连接断开时以及再次连接时所经历的时间差;若所述时间差大于断点续传时间阈值,则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重传指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若所述时间差大于断点续传时间阈值,则清空当前已接收的所述终端发送的数据,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重传指令,以指示所述终端重新发送全部数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与终端建立近场通信连接之后,监测所述电子标签的超级电容的电压,若所述超级电容的电压大于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则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传输指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与所述终端建立近场通信连接之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数据;其中,所述数据包括若干个数据包,每个所述数据包包括数据信息码和信息校验码,所述信息校验码由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码计算得到;对于每个所述数据包,计算所述数据信息码的待验校验码,判断所述待验校验码与所述信息校验码是否一致;若否,则向所述终端返回所述数据包传输失败的消息;若是,则向所述终端返回所述数据包传输成功的消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数据包还包括包数校验码;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数据之后,根据所述包数验证码,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完整;若否,则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重传指令;若是,则向所述电子标签的显示装置发送数据更新指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数校验码包括数据包总包数;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计算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包的总包数;判断所述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包的总包数与所述包数校验码的数据包总包数是否一致,从而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完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数校验码包括所述数据包的标识;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判断最后一个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标识是否为第一个数据包的标识,从而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完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数校验码包括所述数据包的标识;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遍历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包的标识,判断是否存在缺失数据包的标识;若是,则向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标签,包括:/n与终端建立近场通信连接;/n在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数据的过程中,监测与所述终端的近场通信连接断开时以及再次连接时所经历的时间差;/n若所述时间差大于断点续传时间阈值,则向终端发送数据重传指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标签,包括:
与终端建立近场通信连接;
在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数据的过程中,监测与所述终端的近场通信连接断开时以及再次连接时所经历的时间差;
若所述时间差大于断点续传时间阈值,则向终端发送数据重传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时间差大于断点续传时间阈值,则向终端发送数据重传指令,包括:
若所述时间差大于断点续传时间阈值,则清空当前已接收的所述终端发送的数据,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重传指令,以指示所述终端重新发送全部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与终端建立近场通信连接之后,还包括:
监测所述电子标签的超级电容的电压,若所述超级电容的电压大于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则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传输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终端建立近场通信连接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数据;其中,所述数据包括若干个数据包,每个所述数据包包括数据信息码和信息校验码,所述信息校验码由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码计算得到;
对于每个所述数据包,计算所述数据信息码的待验校验码,判断所述待验校验码与所述信息校验码是否一致;
若否,则向所述终端返回所述数据包传输失败的消息;
若是,则向所述终端返回所述数据包传输成功的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数据包还包括包数校验码;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数据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包数验证码,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完整;
若否,则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重传指令;
若是,则向所述电子标签的显示装置发送数据更新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数校验码包括数据包总包数;
根据所述包数验证码,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完整,包括:
计算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包的总包数;
判断所述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包的总包数与所述包数校验码的数据包总包数是否一致,从而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完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数校验码包括所述数据包的标识;
根据所述包数验证码,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完整,包括:
判断最后一个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标识是否为第一个数据包的标识,从而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完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数校验码包括所述数据包的标识;
根据所述包数验证码,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完整;若否,则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重传指令;若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祥祥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