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箱折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177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纸箱折耳装置,包括凸轮回转组件和两组顶块组件,所述顶块组件与凸轮回转组件滑动连接,所述凸轮回转组件包括后盖板、与后盖板转动连接的主动轴、与后盖板固定连接的从动轴以及连接主动轴和从动轴的链条,所述顶块组件间隔设置在链条外侧且与链条固定连接,所述后盖板上开设有与其轮廓相同的滑槽,顶块组件通过滑槽与凸轮回转组件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纸箱折耳过程中所需部件较多、折耳装置较为复杂以及停顿折耳所带来的折耳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纸箱折耳装置
本技术涉及包装纸箱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纸箱折耳装置。
技术介绍
在纸箱穿提手过程中,需要将纸箱打孔并将提手穿入,根据纸箱的特性以及产品的要求,会在预穿提手部位预切出两个增加纸箱提手安装处强度的耳朵,在纸箱进行进一步的打孔之前会在前工位把两个耳朵折下去,为下一步打孔做准备;在纸箱进行折耳的过程中,原来的技术是纸箱被输送到该工位,纸箱停顿下来,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控制上折耳伺服电机运转,带动凸轮连杆机构的竖向运动把纸箱的2个耳朵垂直插下去,同时下折耳伺服电机带动齿轮连杆机构,把2个垂直的耳朵夹笼到位;这种折耳技术下,输送的纸箱需在该工位停顿,并且要用到单独的伺服电机、控制器以及光电传感器,折耳动作的实现装置较为复杂,折耳时纸箱需要停顿折耳,两个相邻纸箱的折耳之间存在待机时间,影响纸箱折耳工序及整体纸箱穿提手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纸箱折耳过程中所需部件较多、折耳装置较为复杂以及停顿折耳所带来的折耳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动作连贯的纸箱折耳装置。一种纸箱折耳装置,包括凸轮回转组件和两组顶块组件,所述顶块组件与凸轮回转组件滑动连接,所述凸轮回转组件包括后盖板、与后盖板转动连接的主动轴、与后盖板固定连接的从动轴以及连接主动轴和从动轴的链条,所述顶块组件间隔设置在链条外侧且与链条固定连接,所述后盖板上开设有与其轮廓相同的滑槽,顶块组件通过滑槽与凸轮回转组件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后盖板前端还扣合有与其对称的前盖板且前盖板和后盖板扣合的边缘处留有缝隙,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为倒三角形且三角形的三个角处通过圆弧过渡。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轴与前盖板以及后盖板均为转动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轴承。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均设置有同步链轮,所述链条与同步链轮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顶块组件包括顶块、顶杆、直线轴承、球轴承以及安装板,所述顶杆的顶部为“T”形,所述球轴承套合于顶杆顶部两端的水平段上且球轴承在滑槽内滑动,所述直线轴承套合于顶杆中部且侧面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顶块为“L”形且固定连接在顶杆底部,所述安装板上端与链条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后盖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回转组件的连接法兰。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轴上设置有同步链轮且同步链轮与主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轴上也设置有同步链轮且同步链轮通过轴承与从动轴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轴上还设置有传动链轮,所述传动链轮与主动轴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出一种纸箱折耳装置,通过凸轮回转组件和顶块组件的设置,将原本需要单独用到的伺服电机、控制器、光电传感器以及凸轮连杆机构形成的上下折耳动作,改变为由链条传动,顶块组件绕凸轮回转组件周期性的旋转,在到达折耳部位时,顶块组件下行对纸箱进行折耳,使折耳装置的结构简化且节约了成本。其中由凸轮回转组件配合链条以及顶杆组件形成的回转运动,使原先动作分散的折耳动作形成连贯的运动,纸箱在连续进行折耳的过程中,折耳装置不会因纸箱的停顿而间歇性运作,而是处于不停的周期性运转,相邻两个纸箱的折耳动作之间不会存在待机时间,大大提高了纸箱折耳工序及整个纸箱加工过程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顶杆和顶块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为:1为前盖板,2为后盖板,3为链条,4为连接法兰,5为传动链轮,6为主动轴,7为安装板,8为顶杆,9为直线轴承,10为顶块,11为从动轴,12为滑槽,13为同步链轮,14为球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纸箱折耳装置,包括凸轮回转组件和两组顶块组件,所述顶块组件与凸轮回转组件滑动连接,所述凸轮回转组件包括后盖板2、与后盖板2转动连接的主动轴6、与后盖板固定连接的从动轴11以及连接主动轴6和从动轴11的链条3,所述顶块组件间隔设置在链条3外侧且与链条3固定连接,所述后盖板2上开设有与其轮廓相同的滑槽12,顶块组件通过滑槽12与凸轮回转组件滑动连接。具体的,所述后盖板2前端还扣合有与其对称的前盖板1且前盖板1和后盖板2扣合的边缘处留有缝隙,所述前盖板1和后盖板2为倒三角形且三角形的三个角处通过圆弧过渡;所述主动轴6与前盖板1以及后盖板2均为转动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主动轴6和从动轴11上均设置有同步链轮13,所述链条3与同步链轮13相匹配;所述顶块组件包括顶块10、顶杆8、直线轴承9、球轴承14以及安装板7,所述顶杆8的顶部为“T”形,所述球轴承14套合于顶杆8顶部两端的水平段上且球轴承14在滑槽12内滑动,所述直线轴承9套合于顶杆8中部且侧面与安装板7固定连接,所述顶块10为“L”形且固定连接在顶杆8底部,所述安装板7上端与链条3固定连接;所述后盖板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回转组件的连接法兰4;所述主动轴6上设置有同步链轮13且同步链轮13与主动轴6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轴11上也设置有同步链轮13且同步链轮13通过轴承与从动轴11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轴6上还设置有传动链轮5,所述传动链轮5与主动轴6固定连接;两组所述顶块组件在链条3上的安装距离与纸箱上待折的耳朵之间的距离相同。本技术在使用时,传动链轮5通过链条与外部的动力源连接,传动链轮5带动主动轴6旋转,主动轴6带动与同步链轮13以及链条3转动,连接在链条3上的安装板7带动整体的顶块组件做周期性旋转,顶杆8的一端通过球轴承14在滑槽12中滑动,由于滑槽12形状为倒三角形,当顶杆8即将到达三角形底部时,由于安装板7与链条3固定连接,顶杆8在滑槽12的限制下,顶杆8相对于与安装板7固定连接的直线轴承9向下运动,进而带动顶杆8底端的顶块10对纸箱进行折耳动作,两组顶杆组件先后完成一个纸箱折耳后,两组顶块组件继续绕凸轮回转组件作周期性运转,等待对下一个纸箱的折耳。通过凸轮回转组件和顶块组件的设置,将原本需要单独用到的伺服电机、控制器、光电传感器以及凸轮连杆机构形成的上下折耳动作,改变为由链条3传动,顶块组件绕凸轮回转组件周期性的旋转,在到达折耳部位时,顶块组件下行对纸箱进行折耳,使折耳装置的结构简化且节约了成本;其中由凸轮回转组件配合链条3以及顶杆组件形成的回转运动,使原先动作分散的折耳动作形成连贯的运动,纸箱在连续进行折耳的过程中,折耳装置不会因纸箱的停顿而间歇性运作,而是处于不停的周期性运转,相邻两个纸箱的折耳动作之间不会存在待机时间,大大提高了纸箱折耳工序及整个纸箱加工过程的效率。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纸箱折耳装置,包括凸轮回转组件和两组顶块组件,所述顶块组件与凸轮回转组件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回转组件包括后盖板(2)、与后盖板(2)转动连接的主动轴(6)、与后盖板固定连接的从动轴(11)以及连接主动轴(6)和从动轴(11)的链条(3),所述顶块组件间隔设置在链条(3)外侧且与链条(3)固定连接,所述后盖板(2)上开设有与其轮廓相同的滑槽(12),顶块组件通过滑槽(12)与凸轮回转组件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纸箱折耳装置,包括凸轮回转组件和两组顶块组件,所述顶块组件与凸轮回转组件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回转组件包括后盖板(2)、与后盖板(2)转动连接的主动轴(6)、与后盖板固定连接的从动轴(11)以及连接主动轴(6)和从动轴(11)的链条(3),所述顶块组件间隔设置在链条(3)外侧且与链条(3)固定连接,所述后盖板(2)上开设有与其轮廓相同的滑槽(12),顶块组件通过滑槽(12)与凸轮回转组件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箱折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板(2)前端还扣合有与其对称的前盖板(1)且前盖板(1)和后盖板(2)扣合的边缘处留有缝隙,所述前盖板(1)和后盖板(2)为倒三角形且三角形的三个角处通过圆弧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纸箱折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6)与前盖板(1)以及后盖板(2)均为转动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箱折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6)和从动轴(11)上均设置有同步链轮(13),所述链条(3)与同步链轮(13)相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文龙李来平张松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新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