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共振伺服电机转子的自动装配生产线及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471533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动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防共振伺服电机转子的自动装配生产线及装配方法,包括有传输机构、移动式工业机器人、操作台、第一放置台、贴片机构、第二放置台、加热机构、检测机构和胶带捆扎机构,传输机构包括有转子送料机构、次品送料机构和成品送料机构,操作台包括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所述送料机构和所述工位分别依次设置在移动式工业机器人工作端两侧,所述台朝上分别设置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上,贴片机构工作端朝向第一放置台设置在第一工位上,加热机构和检测机构工作端均朝向第二放置台设置在第二工位两侧,胶带捆扎机构设置在第三工位上,该生产线能够连续不断的装配防共振伺服电机转子,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共振伺服电机转子的自动装配生产线及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装配
,具体是涉及一种防共振伺服电机转子的自动装配生产线及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伺服电机(servomotor)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电机转子:也是电机中的旋转部件。电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它是用来实现电能与机械能和机械能与电能的转换装置。电机转子分为电动机转子和发电机转子。电机转子分为内转子转动方式和外转子转动方式两种。内转子转动方式为电机中间的芯体为旋转体,输出扭矩(指电动机)或者收入能量(指发电机)。外转子转动方式即以电机外体为旋转体,不同的方式方便了各种场合的应用。在装配伺服电机的时候,需要对电机转子进行贴片,还需要进行缠绕胶带。因此,企业需要一种自动装配机器人,能够自动完成贴贴片和上胶带工作。中国专利CN201720522546.2公开了一种防共振伺服电机转子的自动装配设备,包括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夹持电机转子的底座,底座设置有夹持电机转子的回转部;第一工位上设置有贴片输送装置和贴片安装装置,贴片安装装置包括横梁,横梁上移动设置有夹取安装座,夹取安装座下方设置有夹取板,夹取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夹取头;第二工位设置有卡紧托盘和挡停气缸;第三工位设置有驱动回转部运动的转动部,第三工位上还设置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安装胶带筒的胶带转轴,第三工位上设置有热风枪,第二支架下方设置有胶带夹断部。该装置无法保证固定片粘合在转子上,图15为成平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共振伺服电机转子的自动装配生产线及装配方法,该技术方案解决了防共振伺服电机转子的全自动装配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共振伺服电机转子的自动装配生产线,包括有传输机构、移动式工业机器人、操作台、第一放置台、贴片机构、第二放置台、加热机构、检测机构和胶带捆扎机构,传输机构包括有转子送料机构、次品送料机构和成品送料机构,操作台包括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所述送料机构和所述工位分别依次设置在移动式工业机器人工作端两侧,第一放置台和第二放置台朝上分别设置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上,贴片机构工作端朝向第一放置台设置在第一工位上,加热机构和检测机构工作端均朝向第二放置台设置在第二工位两侧,胶带捆扎机构设置在第三工位上。优选地,第一工位顶端设置有安置槽,安置槽底端两侧竖直设置有安置架;第一放置台包括有固定支板、可调式承接架和定位旋转架,固定支板端四角设置有固定脚,固定支板通过固定脚同轴向设置在安置架上,可调式承接架工作端朝向安置槽设置在固定脚顶端,定位旋转架两侧工作端朝向可调式承接架工作端设置在固定支板底端;第二放置台与第一放置台结构完全相同,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与第一工位结构完全相同;操作台还包括有弹性抵接架,弹性抵接架还包括有第一升降板、伸缩柱、第一止动块、第二止动块和弹簧,第一升降板固定设置在第二放置台底部固定端,伸缩柱等间距竖直贯穿第二工位所设安置架并其滑动配合,第一止动块和第二止动块分别同轴设置在伸缩柱顶端和底端,第一止动块固定设置在第一升降板底端,弹簧同轴套设在伸缩柱上且两端分别抵接在第二工位所设安置架顶端和第一止动块底端;胶带捆扎机构设置在第三工位所设安置架上。优选地,可调式承接架包括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定向限位条、第一滑动块、转动座、丝杆螺母、螺纹杆、支架板、第一阻尼轮和第二阻尼轮,第一固定板同轴向设置在固定支板顶端,第一定向限位条同轴向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两侧,第一滑动块底端两侧与第一定向限位条滑动配合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两端,转动座滑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板顶端两端,螺纹杆两端同轴转动设置在转动座上,丝杆螺母同轴拧接在螺纹杆上且与第一滑动块底端固定连接,支架板固定设置在第一滑动块顶端,第一阻尼轮和第二阻尼轮均与螺纹杆同轴向转动设置在支架板顶端;定位旋转架包括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定向限位条、第二滑动块、第一双轴双杆气缸、第二双轴双杆气缸、滑动板、第一三角架、第一伺服电机和抵接柱,第一双轴双杆气缸工作端朝下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两端,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同轴向两端与第一双轴双杆气缸工作端固定连接,第二定向限位条同轴向设置在第二固定板两侧,第二滑动块底端两侧与第二定向限位条滑动配合设置在第二固定板两端,第二双轴双杆气缸工作端朝向第二滑动块内侧与其固定连接,滑动板固定设置在第二滑动块顶端,第一三角架竖直设置在滑动板顶端,定位旋转架工作端朝向第二固定板中心轴贯穿第一三角架顶端与抵接柱同轴固定连接。优选地,贴片机构包括有第一导轨、第一滑块、长轴气缸、小型龙门架、第一同步带滑台、第二同步带滑台、第二三角架、安装侧板、中空柱、橡胶吸盘、贴片输送装置、胶水盒、第二升降板和第三双轴双杆气缸,第一导轨沿轴向设置在第一工位顶端两侧,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两侧,长轴气缸与第一导轨同轴向通过连接件与第一导轨固定连接,小型龙门架底端两侧固定设置在第一滑块顶端,第一同步带滑台同轴向设置在小型龙门架顶端,第二同步带滑台竖直设置在第一同步带滑台活动工作端,第二三角架固定设置在第二同步带滑台活动工作端,安装侧板固定设置在第二三角架底端一侧,安装侧板上沿轴向等间距设置有安装孔,中空柱同轴设置在安装孔中,橡胶吸盘同轴固定设置在中空柱底端,中空柱顶端通过软管与负压口连通,贴片输送装置和胶水盒分别设置在小型龙门架底部两侧,胶水盒固定设置在中空柱上,第二升降板顶端等间距设置有通孔,进料口侧面还设置有进料口,工作状态下,通过进料口注入胶水;第二升降板滑动设置在胶水盒内部,第二升降板四侧还设置有密封圈,第三双轴双杆气缸工作端竖直朝上与第二升降板底端固定连接。优选地,加热机构包括有第一滑动装置和电热条,第一滑动装置包括有第一滚珠丝杆滑台、第二滚珠丝杆滑台、第一连接板和,第一滚珠丝杆滑台和第二滚珠丝杆滑台沿径向设置在第二工位顶端两侧,固定底端两侧分别与所述滑台活动端固定连接,立架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板顶端,斜板倾斜设置在顶端,电热条同轴向设置在第一滑动装置内侧且朝向第二放置台。优选地,检测机构包括有第二滑动装置和检测头,第二滑动装置与第一滑动装置结构完全相同设置在操作台另一侧,检测头工作端朝向第二放置台等间距设置在所述滑动装置斜板上。优选地,胶带捆扎机构包括有第一放置架、第二放置架、第三滚珠丝杆滑台、捆扎装置、感应柱、传感器、驱动件和控制器,第一放置架和第二放置架工作端相向同轴向设置在第三工位顶端,第三滚珠丝杆滑台同轴向设置在第三工位安置架顶端,第一放置架工作端同轴贯穿第二放置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共振伺服电机转子的自动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传输机构(1)、移动式工业机器人(2)、操作台(3)、第一放置台(4)、贴片机构(5)、第二放置台(6)、加热机构(7)、检测机构(8)和胶带捆扎机构(9),传输机构(1)包括有转子送料机构(1a)、次品送料机构(1b)和成品送料机构(1c),操作台(3)包括有第一工位(3a)、第二工位(3b)和第三工位(3c),所述送料机构和所述工位分别依次设置在移动式工业机器人(2)工作端两侧,第一放置台(4)和第二放置台(6)朝上分别设置在第一工位(3a)和第二工位(3b)上,贴片机构(5)工作端朝向第一放置台(4)设置在第一工位(3a)上,加热机构(7)和检测机构(8)工作端均朝向第二放置台(6)设置在第二工位(3b)两侧,胶带捆扎机构(9)设置在第三工位(3c)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共振伺服电机转子的自动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传输机构(1)、移动式工业机器人(2)、操作台(3)、第一放置台(4)、贴片机构(5)、第二放置台(6)、加热机构(7)、检测机构(8)和胶带捆扎机构(9),传输机构(1)包括有转子送料机构(1a)、次品送料机构(1b)和成品送料机构(1c),操作台(3)包括有第一工位(3a)、第二工位(3b)和第三工位(3c),所述送料机构和所述工位分别依次设置在移动式工业机器人(2)工作端两侧,第一放置台(4)和第二放置台(6)朝上分别设置在第一工位(3a)和第二工位(3b)上,贴片机构(5)工作端朝向第一放置台(4)设置在第一工位(3a)上,加热机构(7)和检测机构(8)工作端均朝向第二放置台(6)设置在第二工位(3b)两侧,胶带捆扎机构(9)设置在第三工位(3c)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共振伺服电机转子的自动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第一工位(3a)顶端设置有安置槽(3a1),安置槽(3a1)底端两侧竖直设置有安置架(3a2);第一放置台(4)包括有固定支板(4a)、可调式承接架(4b)和定位旋转架(4c),固定支板(4a)端四角设置有固定脚(4a1),固定支板(4a)通过固定脚(4a1)同轴向设置在安置架(3a2)上,可调式承接架(4b)工作端朝向安置槽(3a1)设置在固定脚(4a1)顶端,定位旋转架(4c)两侧工作端朝向可调式承接架(4b)工作端设置在固定支板(4a)底端;第二放置台(6)与第一放置台(4)结构完全相同,第二工位(3b)和第三工位(3c)与第一工位(3a)结构完全相同;操作台(3)还包括有弹性抵接架(3d),弹性抵接架(3d)还包括有第一升降板(3d1)、伸缩柱(3d2)、第一止动块(3d3)、第二止动块(3d4)和弹簧(3d5),第一升降板(3d1)固定设置在第二放置台(6)底部固定端,伸缩柱(3d2)等间距竖直贯穿第二工位(3b)所设安置架并其滑动配合,第一止动块(3d3)和第二止动块(3d4)分别同轴设置在伸缩柱(3d2)顶端和底端,第一止动块(3d3)固定设置在第一升降板(3d1)底端,弹簧(3d5)同轴套设在伸缩柱(3d2)上且两端分别抵接在第二工位(3b)所设安置架顶端和第一止动块(3d3)底端;胶带捆扎机构(9)设置在第三工位(3c)所设安置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共振伺服电机转子的自动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可调式承接架(4b)包括有第一固定板(4b1)、第一定向限位条(4b2)、第一滑动块(4b3)、转动座(4b4)、丝杆螺母(4b5)、螺纹杆(4b6)、支架板(4b7)、第一阻尼轮(4b8)和第二阻尼轮(4b9),第一固定板(4b1)同轴向设置在固定支板(4a)顶端,第一定向限位条(4b2)同轴向设置在第一固定板(4b1)两侧,第一滑动块(4b3)底端两侧与第一定向限位条(4b2)滑动配合设置在第一固定板(4b1)两端,转动座(4b4)滑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板(4b1)顶端两端,螺纹杆(4b6)两端同轴转动设置在转动座(4b4)上,丝杆螺母(4b5)同轴拧接在螺纹杆(4b6)上且与第一滑动块(4b3)底端固定连接,支架板(4b7)固定设置在第一滑动块(4b3)顶端,第一阻尼轮(4b8)和第二阻尼轮(4b9)均与螺纹杆(4b6)同轴向转动设置在支架板(4b7)顶端;定位旋转架(4c)包括有第二固定板(4c1)、第二定向限位条(4c2)、第二滑动块(4c3)、第一双轴双杆气缸(4c4)、第二双轴双杆气缸(4c5)、滑动板(4c6)、第一三角架(4c7)、第一伺服电机(4c8)和抵接柱(4c9),第一双轴双杆气缸(4c4)工作端朝下设置在第一固定板(4b1)两端,第二固定板(4c1)与第一固定板(4b1)同轴向两端与第一双轴双杆气缸(4c4)工作端固定连接,第二定向限位条(4c2)同轴向设置在第二固定板(4c1)两侧,第二滑动块(4c3)底端两侧与第二定向限位条(4c2)滑动配合设置在第二固定板(4c1)两端,第二双轴双杆气缸(4c5)工作端朝向第二滑动块(4c3)内侧与其固定连接,滑动板(4c6)固定设置在第二滑动块(4c3)顶端,第一三角架(4c7)竖直设置在滑动板(4c6)顶端,定位旋转架(4c)工作端朝向第二固定板(4c1)中心轴贯穿第一三角架(4c7)顶端与抵接柱(4c9)同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共振伺服电机转子的自动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贴片机构(5)包括有第一导轨(5a)、第一滑块(5b)、长轴气缸(5c)、小型龙门架(5d)、第一同步带滑台(5e)、第二同步带滑台(5f)、第二三角架(5g)、安装侧板(5h)、中空柱(5i)、橡胶吸盘(5j)、贴片输送装置(5k)、胶水盒(5m)、第二升降板(5n)和第三双轴双杆气缸(5o),第一导轨(5a)沿轴向设置在第一工位(3a)顶端两侧,第一滑块(5b)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5a)两侧,长轴气缸(5c)与第一导轨(5a)同轴向通过连接件与第一导轨(5a)固定连接,小型龙门架(5d)底端两侧固定设置在第一滑块(5b)顶端,第一同步带滑台(5e)同轴向设置在小型龙门架(5d)顶端,第二同步带滑台(5f)竖直设置在第一同步带滑台(5e)活动工作端,第二三角架(5g)固定设置在第二同步带滑台(5f)活动工作端,安装侧板(5h)固定设置在第二三角架(5g)底端一侧,安装侧板(5h)上沿轴向等间距设置有安装孔(5h1),中空柱(5i)同轴设置在安装孔(5h1)中,橡胶吸盘(5j)同轴固定设置在中空柱(5i)底端,中空柱(5i)顶端通过软管与负压口连通,贴片输送装置(5k)和胶水盒(5m)分别设置在小型龙门架(5d)底部两侧,胶水盒(5m)固定设置在中空柱(5i)上,第二升降板(5n)顶端等间距设置有通孔(5m1),进料口(5m2)侧面还设置有进料口(5m2),工作状态下,通过进料口(5m2)注入胶水;第二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广锋张玉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莱纳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