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桌面化微纳米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506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桌面化微纳米磨床,包括机床底座,还包括:第一运动机构、第二运动机构、第三运动机构和第四运动机构,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包括导轨底座一,所述导轨底座一安装在机床底座上,所述第二运动机构包括导轨底座二,筋板,导轨上盖二,所述筋板安装在导轨上盖二上,所述导轨底座二安装在机床底座上,所述第三运动机构包括导轨底座三,所述导轨底座三安装在筋板上,与第二运动机构相连,第四运动机构包括Y方向导轨五,导轨五固定在机床底座上。该磨床能通过多轴联动,实现曲线直线等不同的加工路线,并配有CCD图像监测系统,完成使得主轴对工件轴的精确加工,机床体工作台的尺寸为400mm×310mm×30mm,占地面积小、制造成本低,适用于小型化零件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桌面化微纳米磨床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桌面化微纳米磨床。
技术介绍
目前,加工微小零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比较成熟的基于半导体制造工艺、光刻技术、MEMS和LIGA技术的微小零件制造技术,这些加工方法普遍存在加工材料单一、加工设备昂贵等问题,且只能加工结构简单的二维或准三维微机械零件,无法进行复杂的三维微机械零件的加工;另一种方式是利用常规机床进行三维微小型零件加工,但这种加工方式存在场地占用大、原材料浪费严重、能源消耗大、制造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灵活性差等缺点,同时由于被加工零件特征尺寸非常小,使得加工工艺非常复杂,甚至难以实现。本申请提供的桌面化微纳米磨床是为超精密机床,目的就是实现“小机床加工小零件”的理念。以微小机械零件为加工对象,利用系统化、集成化理论和技术,根据加工工件结构及要求实现供料、加工、检测、搬运等的有机组合和优化,在较小的空间内完成微小零件的制造,是有别于MEMS的微制造方法与技术。它将成为加工非硅材料(如金属、陶瓷等)微小零件最有效的加工方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微小零件加工方式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加工微小零件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桌面化微纳米磨床是为一种超精密机床。该磨床能通过多轴联动,实现曲线直线等不同的加工路线,另外该磨床也能够对其它一些工具零件进行表面加工并配有CCD图像监测系统,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桌面化微纳米磨床,包括机床底座,还包括:第一运动机构、第二运动机构、第三运动机构和第四运动机构,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包括导轨底座一,所述导轨底座一安装在机床底座上,所述第二运动机构包括导轨底座二,筋板,导轨上盖二,所述筋板安装在导轨上盖二上,所述导轨底座二安装在机床底座上,所述第三运动机构包括导轨底座三,所述导轨底座三安装在筋板上,与第二运动机构相连,第四运动机构包括Y方向导轨五,导轨五固定在机床底座上。第一运动机构还包括工件轴,X方向导轨一,导轨上盖一,陶瓷片一,压电陶瓷电机一,所述工件轴位于X方向轴承座内,X方向导轨一安装在导轨底座一上,所述导轨上盖一安装在X方向导轨一上方,在X方向导轨一的一侧镶有陶瓷片一,所述压电陶瓷电机一安装在陶瓷片一上。压电陶瓷电机一驱动保证了导轨的高精度稳定运动,从而使工件轴在X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运动机构还包括定滑轮,配重,Y方向导轨二,陶瓷片二,压电陶瓷电机二,所述配重的定滑轮固定在筋板的上方,Y方向导轨二安装在导轨底座二上,所述导轨上盖二安装在Y方向导轨二上方,在Y方向导轨二的一侧镶有陶瓷片二,所述压电陶瓷电机二安装在陶瓷片二上。压电陶瓷电机二驱动保证了导轨的高精度稳定运动,从而使主轴在Y方向上的移动。所述第三运动机构还包括主轴,Z方向导轨三,导轨上盖三,陶瓷片三,压电陶瓷电机三,Z方向导轨三安装在导轨底座三上,所述导轨上盖三安装在Z方向导轨三上方,在Z方向导轨三的一侧镶有陶瓷片三,所述压电陶瓷电机三安装在陶瓷片三上。压电陶瓷电机三驱动保证了导轨的高精度稳定运动,从而使主轴在Z方向上移动。所述第四运动机构还包括X方向导轨四,Z方向导轨六,X方向滚珠丝杠一,Y方向滚珠丝杠二,Z方向滚珠丝杠三,X方向滑块一,Y方向滑块二,Z方向滑块三,X方向电机一,Y方向电机二,Z方向电机三,CCD相机,通过Y方向滑块二,X方向导轨四安装在Y方向导轨五上方,通过X方向滑块一,Z方向导轨六安装在X方向导轨四上方,所述CCD相机20安装在Z方向导轨六侧面,电机与滚珠丝杠相连,通过所述X方向电机一带动X方向滚珠丝杠一,进而带动X方向滑块一在X方向导轨四上移动,通过所述Y方向电机二带动Y方向滚珠丝杠二,进而带动Y方向滑块二在Y方向导轨五上移动,通过所述Z方向电机三带动Z方向滚珠丝杠三,进而带动Z方向滑块三在Z方向导轨六上移动。通过电机带动滚珠丝杠的旋转,进而带动滑块在导轨上移动,从而实现CCD检测系统在X,Y,Z轴方向上的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桌面化微纳米磨床,通过主轴在Y,Z导轨方向上的移动和工件轴在X导轨方向上移动及CCD图像监测系统,完成使得主轴对工件轴的精确加工,同时,X,Y,Z三个方向上导轨都采用交叉滚子导轨,交叉滚子导轨能够保证进给的精度要求,CCD图像监测系统采用滚珠丝杠导轨实现X、Y、Z方向上的移动,通过配重系统,使其与主轴部件的重量抵消,减小压电陶瓷电机驱动的载荷,实现驱动。通过减震垫铁,减小机床震动,保证加工尽寸精度及质量,控制建筑物结构谐振传播振动力和噪音。本技术中的机床体工作台的尺寸为400mm×310mm×30mm,占地面积小、制造成本低,适用于小型化零件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另一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符号说明:1-工件轴;2-X方向导轨一;3-导轨底座一;4-导轨上盖一;5-陶瓷片一;6-压电陶瓷电机一;7-Y方向导轨二;8-导轨底座二;9-导轨上盖二;10-筋板;11-配重;12-定滑轮;13-Z方向导轨三;14-导轨上盖三;15-主轴;16-X方向电机一;17-Z方向电机三;18-Z方向滚珠丝杠三;19-Z方向滑块三;20-CCD相机;21-Y方向电机二;22-X方向导轨四;23-X方向滚珠丝杠一;24-梯形导油槽;25-减震垫铁;26-Y方向滚珠丝杠二;27-Y方向导轨五;28-Z方向导轨六;29-机床底座;30-陶瓷片二;31-压电陶瓷电机二;32-轴承座;33-轴承盖;34-Y方向滑块二;35-陶瓷片三;36-压电陶瓷电机三;37-导轨底座三;38-X方向滑块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下面参照图1-3来描述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桌面化微纳米磨床。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桌面化微纳米磨床是为一种超精密机床,包括机床底座29,还包括:第一运动机构、第二运动机构、第三运动机构和第四运动机构,第一运动机构包括导轨底座一3,导轨底座一3安装在机床底座29上,第二运动机构包括导轨底座二8,筋板10,导轨上盖二9,筋板10安装在导轨上盖二9上,导轨底座二8安装在机床底座29上,第三运动机构包括导轨底座三37,导轨底座三37安装在筋板10上,与第二运动机构相连,第四运动机构包括Y方向导轨五27,导轨五27固定在机床底座29上。在长方体的大理石机床体上T形分布着X、Y方向的导轨,第一运动机构还包括工件轴1,X方向导轨一2,导轨上盖一4,陶瓷片一5,压电陶瓷电机一6,工件轴1位于X方向轴承座内,X方向导轨一2安装在导轨底座一3上,导轨上盖一4安装在X方向导轨一2上方,在X方向导轨一2的一侧镶有陶瓷片一5,压电陶瓷电机一6安装在陶瓷片一5上。压电陶瓷电机一6驱动保证了导轨的高精度稳定运动,从而使工件轴在X方向上移动。第二运动机构还包括定滑轮12,配重11,Y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桌面化微纳米磨床,包括机床底座(2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运动机构、第二运动机构、第三运动机构和第四运动机构,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包括导轨底座一(3),所述导轨底座一(3)安装在机床底座(29)上,所述第二运动机构包括导轨底座二(8),筋板(10),导轨上盖二(9),所述筋板(10)安装在导轨上盖二(9)上,所述导轨底座二(8)安装在机床底座(29)上,所述第三运动机构包括导轨底座三(37),所述导轨底座三(37)安装在筋板(10)上,与第二运动机构相连,第四运动机构包括Y方向导轨五(27),导轨五(27)固定在机床底座(29)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桌面化微纳米磨床,包括机床底座(2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运动机构、第二运动机构、第三运动机构和第四运动机构,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包括导轨底座一(3),所述导轨底座一(3)安装在机床底座(29)上,所述第二运动机构包括导轨底座二(8),筋板(10),导轨上盖二(9),所述筋板(10)安装在导轨上盖二(9)上,所述导轨底座二(8)安装在机床底座(29)上,所述第三运动机构包括导轨底座三(37),所述导轨底座三(37)安装在筋板(10)上,与第二运动机构相连,第四运动机构包括Y方向导轨五(27),导轨五(27)固定在机床底座(2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桌面化微纳米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机构还包括工件轴(1),X方向导轨一(2),导轨上盖一(4),陶瓷片一(5),压电陶瓷电机一(6),所述工件轴(1)位于X方向轴承座内,X方向导轨一(2)安装在导轨底座一(3)上,所述导轨上盖一(4)安装在X方向导轨一(2)上方,在X方向导轨一(2)的一侧镶有陶瓷片一(5),所述压电陶瓷电机一(6)安装在陶瓷片一(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桌面化微纳米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动机构还包括定滑轮(12),配重(11),Y方向导轨二(7),陶瓷片二(30),压电陶瓷电机二(31),所述配重(11)的定滑轮(12)固定在筋板(10)的上方,Y方向导轨二(7)安装在导轨底座二(8)上,所述导轨上盖二(9)安装在Y方向导轨二(7)上方,在Y方向导轨二(7)的一侧镶有陶瓷片二(30),所述压电陶瓷电机二(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松张莹莹衣军任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