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负离子释放头及其制备方法和负离子发生电极技术

技术编号:2471452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负离子释放头,所述复合材料负离子释放头包括:导电金属丝、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和富勒烯层,所述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包括多根二氧化钛纳米管,所述多根二氧化钛纳米管形成在所述导电金属丝上,所述富勒烯层形成在所述导电金属丝的未被所述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覆盖的部分和所述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制备复合材料负离子释放头的方法和一种负离子发生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材料负离子释放头能够释放出较多的负离子,几乎没有臭氧和氮氧化物等副产物产生,而且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材料负离子释放头及其制备方法和负离子发生电极
本专利技术涉及负离子发生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负离子释放头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负离子发生电极。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负离子发生技术,基本上都是采用负高压源,将碳纤维制成放电电极,即负离子释放头。负离子释放头固定在金属杆上形成负离子发生电极。应用时将负离子发生电极接通高压电源,碳纤维负离子释放头向周围的空间高速喷射电子,电子被空气离子迅速捕获,形成空气负离子,同时利用负电场的电势感应,将正离子中和还原,得到一个相对纯化的负离子场。目前市场上比较先进的负离子释放头采用的碳纤维材料主要为富勒烯(C60)。富勒烯是一种电阻接近零的超导材料,有利于电离子的游离析出,可以产生小粒径、高活性、迁移距离远的生态级小粒径负氧离子,且负离子纯度高,几乎没有臭氧、氮氧化物和正离子等副产物产生。目前市场上的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头一般工作在8000V以上的负压下,才能保证负离子的释放浓度,然而,由于碳纤维素的强度低,外界环境易对释放头性能产生影响,并且纤维素表面容易吸附灰尘,需要频繁清洗,故其维护周期短,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材料负离子释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负离子释放头包括:导电金属丝、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和富勒烯层,所述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包括多根二氧化钛纳米管,所述多根二氧化钛纳米管形成在所述导电金属丝上,所述富勒烯层形成在所述导电金属丝的未被所述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覆盖的部分和所述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负离子释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负离子释放头包括:导电金属丝、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和富勒烯层,所述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包括多根二氧化钛纳米管,所述多根二氧化钛纳米管形成在所述导电金属丝上,所述富勒烯层形成在所述导电金属丝的未被所述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覆盖的部分和所述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负离子释放头,其中,所述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与所述富勒烯层的质量比为0.1~1:1,任选地,为0.1~0.5:1;和/或
所述富勒烯层的厚度为2~10nm;和/或
所述导电金属丝为钛丝、钼丝、钨丝或铁丝。


3.一种制备复合材料负离子释放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导电金属丝上形成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和
在所述导电金属丝的未被所述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覆盖的部分和所述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上形成富勒烯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导电金属丝上形成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包括:
在所述导电金属丝上形成钛膜;和
将钛膜进行退火处理,形成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所述导电金属丝上形成钛膜采用的方法为电子束蒸发镀膜法;任选地,所述电子束蒸发镀膜法的条件包括:沉积钛膜时腔室的真空度为1×10-8~5×10-8Torr,控制所述钛膜的厚度为100~300nm;和/或
所述退火处理的条件包括:退火温度为350~600℃,任选地,退火温度为450~500℃;退火时间为1~5小时,任选地,退火时间为2~3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导电金属丝上形成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之前,
清洗并干燥所述导电金属丝;和
用酸液对干燥后的导电金属丝表面进行除杂处理。


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华徐冬
申请(专利权)人: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