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件和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433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防止电线等进入到矛状件的下方且进一步使接触件的材料的成品率提高的构造的接触件和连接器。接触件(10)具有侧壁(12A、12B)、前端侧和后端侧的上壁(13F、13R)、矛状件(20)以及延长片(30)。矛状件(20)从前端侧的上壁(13F)向后方延伸,在后端部(20A)具有卡止于连接器壳体的卡止部(21)。延长片(30)具有折返部(31)和延长部(32)。折返部(31)以与矛状件(20)的后端部(20A)的侧方连续的方式向下折返,进一步折返成位于后端部(20A)的下方。另外,延长部(32)与折返部(31)连续而进一步向后方延伸,直至进入后端侧的上壁(13R)的下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触件和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卡止于壳体而被防止脱落的矛状件的接触件、和具备该接触件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具备矛状件的接触件和具备该接触件的连接器是已知的。该矛状件具有悬臂梁形状,其在接触件的插入至连接器壳体的方向的前方具有固定端并向后方延伸。而且,该矛状件在后方的自由端侧具有与连接器壳体卡合的卡合部。在接触件,例如连接有电线。如果向后方拔出的力施加至该电线,则卡合部与连接器壳体相碰而防止脱落。在此,矛状件具有悬臂梁形状。因此,电线等易于从自由端侧进入矛状件的下侧,有可能发生进入的电线等勾挂于矛状件而矛状件变形的故障。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矛状件的自由端延长而潜入至接触件的上壁的下方的构造的接触件。依据该构造,防止电线等进入矛状件的下方,抑制矛状件的变形。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14728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上文揭示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构造的情况下,虽然抑制了矛状件的变形,但该矛状件是将从接触件的上壁向前方延伸的梁向后方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件,是插入至壳体内的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具有:/n侧壁;/n插入的前端侧和后端侧的上壁,其从所述侧壁连续地延伸;/n矛状件,其与所述前端侧的上壁的后端连续而向后方延伸,在后端部具有当插入至壳体时卡止于该壳体而被防止脱落的卡止部;以及/n延长片,其与所述后端部连续而进一步向后方延伸,进入所述后端侧的上壁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1 JP 2018-2391791.一种接触件,是插入至壳体内的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侧壁;
插入的前端侧和后端侧的上壁,其从所述侧壁连续地延伸;
矛状件,其与所述前端侧的上壁的后端连续而向后方延伸,在后端部具有当插入至壳体时卡止于该壳体而被防止脱落的卡止部;以及
延长片,其与所述后端部连续而进一步向后方延伸,进入所述后端侧的上壁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片与所述后端部的侧方连续而从该后端部向下折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进藤昌彦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