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同轴线组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4195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同轴线组装机,包括设置有工作平台的机架,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三维模组、检测机构、放料机构,所述三维模组包括X轴模组、Y轴模组、Z轴模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上CCD相机、手机承载板,手机承载板设置于Y轴模组上,所述上CCD相机设置于手机承载板的上方位置;所述放料机构包括安装件、XY位移平台、第一旋转气缸、第二旋转气缸、下CCD相机,安装件固定设置于Z轴模组上;所述第一旋转气缸上设置有第一仿型真空压头,第二旋转气缸设置于XY位移平台上并设置有第二仿型真空压头;所述下CCD相机设置于第一仿型真空压头与第二仿型真空压头的下方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手机同轴线组装时压伤、压不到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同轴线组装机
本技术涉及组装设备
,尤其涉及了一种手机同轴线组装机。
技术介绍
手机同轴线组合端子因体积较小不易于定位,在安装时普遍采用人工直接拿捏端子进行定位,然后用类似镊子状的普通工具对其进行压接,但因手机内部空间限制,用此方式对同轴线端子进行定位压接时其操作动作会显得非常局限,经常出现因夹持不稳从而刮伤器件和操作人员,因定位完全依赖人工非常不稳定,导致端子表面受到的夹持力度不均,容易在操作时造成压伤、压不到位的缺陷,从而出现同轴线阻抗增大或断路导致信号差等异常,直接导致了企业的生产良率、效率低下,维修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了一种手机同轴线组装机,避免手机同轴线组装时压伤、压不到位的问题,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良率和生产效率,减少了维修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手机同轴线组装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三维模组、检测机构、放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设置于三维模组上,所述检测机构设置于放料机构下方位置;所述三维模组包括X轴模组、Y轴模组、Z轴模组,所述X轴模组、Y轴模组设置于工作平台上,所述Z轴模组设置于X轴模组上;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上CCD相机、手机承载板,所述手机承载板设置于Y轴模组上,所述上CCD相机设置于手机承载板的上方位置;所述放料机构包括安装件、XY位移平台、第一旋转气缸、第二旋转气缸、下CCD相机,所述安装件固定设置于Z轴模组上;所述第一旋转气缸设置于安装件的一端,且第一旋转气缸上设置有第一仿型真空压头;所述XY位移平台设置于安装件的另一端,且XY位移平台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第二旋转气缸固定设置于连接件上,且第二旋转气缸上设置有第二仿型真空压头;所述第一仿型真空压头与第二仿型真空压头对应设置,且所述下CCD相机设置于第一仿型真空压头与第二仿型真空压头的下方位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上部设置有防护罩与操作界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下部设置有电控箱、散热风扇、电气总开关。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的中部设置有急停按钮与启动按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脚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护罩的顶部设置有三色灯,防护罩的背面侧部设置有可视窗、正面侧部设置有安全光幕。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X轴模组、Y轴模组、Z轴模组均为直线电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避免手机同轴线组装时压伤、压不到位的问题,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良率和生产效率,减少了维修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机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整机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手机同轴线组装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工作平台2;所述工作平台2上设置三维模组、检测机构、放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设置于三维模组上,所述检测机构设置于放料机构下方位置;所述三维模组包括X轴模组3、Y轴模组4、Z轴模组5,所述X轴模组3、Y轴模组4设置于工作平台2上,所述Z轴模组5设置于X轴模组3上;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上CCD相机6、手机承载板7,所述手机承载板7设置于Y轴模组4上,所述上CCD相机6设置于手机承载板7的上方位置;所述放料机构包括安装件8、XY位移平台9、第一旋转气缸10、第二旋转气缸11、下CCD相机12,所述安装件8固定设置于Z轴模组5上;所述第一旋转气缸10设置于安装件8的一端,且第一旋转气缸10上设置有第一仿型真空压头13;所述XY位移平台9设置于安装件8的另一端,且XY位移平台9上设置有连接件14;所述第二旋转气缸11固定设置于连接件14上,且第二旋转气缸11上设置有第二仿型真空压头15;所述第一仿型真空压头13与第二仿型真空压头15对应设置,且所述下CCD相机12设置于第一仿型真空压头13与第二仿型真空压头15的下方位置。进一步的,通过手工放置手机同轴线,下CCD相机12检测手机同轴线两端位置调整,上CCD相机6检测手机同轴线压接位置,三维模组移动压接,检测精度小于0.1mm。具体的,所述机架1上部设置有防护罩16与操作界面17。进一步的,防护罩16起到安全防护作用,而操作界面17使得操作人员操作方便。具体的,所述机架1下部设置有电控箱18、散热风扇19、电气总开关20。进一步的,电控箱18简单方便的线路整合到一起,散热风扇19起到散热作用,电气总开关20方便控制。具体的,所述机架1的中部设置有急停按钮21与启动按钮22。进一步的,单独设置有急停按钮21能够发生故障时紧急制停,而启动按钮22用于开关。具体的,所述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脚轮23,方便移动。具体的,所述防护罩16的顶部设置有三色灯24,防护罩16的背面侧部设置有可视窗25、正面侧部设置有安全光幕26。进一步的,三色灯24起到报警警示作用,可视窗25方便操作人员进行观察,安全光幕26也是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具体的,所述X轴模组3、Y轴模组4、Z轴模组5均为直线电缸,简单方便。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X轴模组3的直线电缸采用日规电缸DS75-S100-1P,Y轴模组4、Z轴模组5的直线电缸采用欧规电缸DS-100-S100-1P、WDS-75-S100-1P,其中电机采用三菱电机MSMF042L1C2S;XY位移平台9采用GMT移动平台AY60-F2NR;第一旋转气缸10、第二旋转气缸11采用亚德客旋转气缸24+_DS1-H-2;上CCD相机6与下CCD相机12选型彩色Balser2440-20gc,光源选型纬朗VLFTXD190R3G/B/W-24V,检测范围可达>180×180mm,检测精度可达<0.1×0.1mm。具体实施时,人工放置手机至手机承载板7,启动后移至上CCD相机6下检测位置,人工放手机同轴线,手机同轴线两端分别放入第一仿型真空压头13与第二仿型真空压头15吸附,第一旋转气缸10、第二旋转气缸11旋转,下CCD相机12视觉采集位置校验,XY位移平台9调整位置,然后通过三维模组移至手机上方的压接位置,下压力由电机扭力设置,组装完成后复位,取出压接完好手机后循环动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机同轴线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三维模组、检测机构、放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设置于三维模组上,所述检测机构设置于放料机构下方位置;所述三维模组包括X轴模组、Y轴模组、Z轴模组,所述X轴模组、Y轴模组设置于工作平台上,所述Z轴模组设置于X轴模组上;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上CCD相机、手机承载板,所述手机承载板设置于Y轴模组上,所述上CCD相机设置于手机承载板的上方位置;所述放料机构包括安装件、XY位移平台、第一旋转气缸、第二旋转气缸、下CCD相机,所述安装件固定设置于Z轴模组上;所述第一旋转气缸设置于安装件的一端,且第一旋转气缸上设置有第一仿型真空压头;所述XY位移平台设置于安装件的另一端,且XY位移平台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第二旋转气缸固定设置于连接件上,且第二旋转气缸上设置有第二仿型真空压头;所述第一仿型真空压头与第二仿型真空压头对应设置,且所述下CCD相机设置于第一仿型真空压头与第二仿型真空压头的下方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同轴线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三维模组、检测机构、放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设置于三维模组上,所述检测机构设置于放料机构下方位置;所述三维模组包括X轴模组、Y轴模组、Z轴模组,所述X轴模组、Y轴模组设置于工作平台上,所述Z轴模组设置于X轴模组上;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上CCD相机、手机承载板,所述手机承载板设置于Y轴模组上,所述上CCD相机设置于手机承载板的上方位置;所述放料机构包括安装件、XY位移平台、第一旋转气缸、第二旋转气缸、下CCD相机,所述安装件固定设置于Z轴模组上;所述第一旋转气缸设置于安装件的一端,且第一旋转气缸上设置有第一仿型真空压头;所述XY位移平台设置于安装件的另一端,且XY位移平台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第二旋转气缸固定设置于连接件上,且第二旋转气缸上设置有第二仿型真空压头;所述第一仿型真空压头与第二仿型真空压头对应设置,且所述下CCD相机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朗电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