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欣欣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13731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减震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四壁下端均开有散热槽,外壳的内腔设有电池装载箱,电池装载箱的四壁均开有散热孔,电池装载箱的外壁与外壳的内腔侧壁之间连接有固定杆,电池装载箱的内腔下端设有支撑板,电池装载箱的内腔底部设有散热风扇,电池装载箱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伸缩杆,电池装载箱的底部中心处设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外壳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限位块,滑杆的左右两侧外壁均套接有压力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解决了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过强,且解决电池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发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减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新能源汽车一般以电力作为动力,以蓄电池作为动力源,电源工作稳定可靠是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对处于振动环境工作的电子设备,电源需要进行加固和减震处理才能正常工作,如果不做减震处理,电源内部的一些较大较重的元器件就很可能松脱导致故障,由于颠簸摇摆等原因导致电子设备中的电源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振动冲击,从而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甚至影响正常供电。在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组作为动力源或者动力源之一。各种电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将在动力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发生。导致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得不到很好的散发和抑制,将使各单体电池间产生很大的温度差异,导致电池组的生热温度场分布不均,最终可能使电化学性能严重降低;同时各单体电池的温度差异也会导致各动力电池充放电容量出现差异,最终使电池组使用循环寿命减少,重复充电量大幅度降低,此外,温度过高容易烧坏电池或车载电器设备,为了减小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减震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四壁下端均开有散热槽(2),所述外壳(1)的内腔设有电池装载箱(3),所述电池装载箱(3)的四壁均开有散热孔(4),所述电池装载箱(3)的外壁与外壳(1)的内腔侧壁之间连接有固定杆(5),所述电池装载箱(3)的内腔下端设有支撑板(6),所述电池装载箱(3)的内腔底部设有散热风扇(7),所述电池装载箱(3)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伸缩杆(8),且伸缩杆(8)的底部与外壳(1)的内腔底部相固接,所述伸缩杆(8)的伸缩端外壁套接减振弹簧(9),所述电池装载箱(3)的底部中心处设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的前后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减震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四壁下端均开有散热槽(2),所述外壳(1)的内腔设有电池装载箱(3),所述电池装载箱(3)的四壁均开有散热孔(4),所述电池装载箱(3)的外壁与外壳(1)的内腔侧壁之间连接有固定杆(5),所述电池装载箱(3)的内腔下端设有支撑板(6),所述电池装载箱(3)的内腔底部设有散热风扇(7),所述电池装载箱(3)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伸缩杆(8),且伸缩杆(8)的底部与外壳(1)的内腔底部相固接,所述伸缩杆(8)的伸缩端外壁套接减振弹簧(9),所述电池装载箱(3)的底部中心处设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滑动块(12),所述外壳(1)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限位块(13),且两组限位块(13)位于两组伸缩杆(8)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张欣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