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座下料冲压连续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207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动座下料冲压连续模,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上设置有第一冲针、第二冲针、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第一冲针和第二冲针的位置横向为两个活动座并排、纵向旋转180°,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的形状与活动座形状相吻合,第一冲头的位置和第二冲头的位置横向间隔两个活动座宽度、纵向旋转180°;下模上设置有圆孔冲腔、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圆孔冲腔与第一冲针、第二冲针位置相对应,第一模腔与第一冲头位置相对应,第二模腔与第二冲头位置相对应。活动座下料是一正一反,相邻两个活动座之间的废料少,每次进料都是移动两个活动座宽度,这样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之间的距离间隔远,不是冲切相邻的两个活动座,从而保证活动座的切边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动座下料冲压连续模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尤其是一种活动座下料冲压连续模。
技术介绍
活动座是升降座椅最主要的承重部件,活动座是从平板经两侧折弯后成型,座椅升降所需要的操控部件都设置在活动座两侧之间的空间内。活动座1下料形状如图1所示,整体呈平板状,包括窄端2和宽端3,活动座的中线上靠近宽端的位置设置有圆孔4。因此活动座下料常规做法需要两步,一步是冲孔,另一步是冲切,哪一步先后都可以,但总需要有两个工序,两个工序需要在两个设备上完成,这需要重新定位,两设备之间需要不断移动,操作比较麻烦,工作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活动座下料需要两个设备,每次都要重新定位,并不断在两设备之间移动,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活动座下料冲压连续模,同一设备就具有冲孔工位和切边下料工位,一次动作即可完成冲孔和切边下料,并设置正反两副模具,从而减少废料的产生。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活动座下料冲压连续模,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上设置有第一冲针、第二冲针、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第一冲针和第二冲针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动座下料冲压连续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上设置有第一冲针(9)、第二冲针(11)、第一冲头(12)和第二冲头(13),第一冲针和第二冲针的位置横向为两个活动座并排、纵向旋转180°,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的形状与活动座形状相吻合,第一冲头的位置和第二冲头的位置横向间隔两个活动座宽度、纵向旋转180°;下模上设置有圆孔冲腔(23)、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圆孔冲腔与第一冲针、第二冲针位置相对应,第一模腔与第一冲头位置相对应,第二模腔与第二冲头位置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动座下料冲压连续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上设置有第一冲针(9)、第二冲针(11)、第一冲头(12)和第二冲头(13),第一冲针和第二冲针的位置横向为两个活动座并排、纵向旋转180°,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的形状与活动座形状相吻合,第一冲头的位置和第二冲头的位置横向间隔两个活动座宽度、纵向旋转180°;下模上设置有圆孔冲腔(23)、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圆孔冲腔与第一冲针、第二冲针位置相对应,第一模腔与第一冲头位置相对应,第二模腔与第二冲头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座下料冲压连续模,其特征在于,第一冲头的形状与第一冲针所在的活动座的形状相吻合,即第一冲针对应的圆孔位置与第一冲头处圆孔所在的位置处于连续模的同一侧,第二冲针对应的圆孔位置与第一冲头处圆孔所在的位置正好旋转1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座下料冲压连续模,其特征在于,上模包括上模座(8),第一冲针、第二冲针、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垂直固定于上模座上;下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飚潘冬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锦达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