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部湾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镉污染土壤修复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1176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镉污染土壤修复的装置,包括牵引车,所述牵引车的前端安装有履带式粉碎器,所述牵引车的车体上设有纳土腔,所述纳土腔与履带式粉碎器之间设有输送履带,所述牵引车的末端安装有牵引架,所述牵引车的末端通过牵引架连接有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混合腔,所述架体的旁侧设有修复材料存储箱,所述修复材料存储箱的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有出料转盘,所述出料转盘上设有多个定量凹槽,所述出料转盘的下方设有散料叶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将修复材料均匀的添加到被镉污染的土壤中,提高了土壤修复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镉污染土壤修复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具体为一种镉污染土壤修复的装置。
技术介绍
20世纪初发现镉以来,镉的产量逐年增加。镉广泛应用于电镀工业、化工业、电子业和核工业等领域。镉是炼锌业的副产品,主要用在电池、染料或塑胶稳定剂,它比其它重金属更容易被农作物所吸附。相当数量的镉通过废气、废水、废渣排入环境,造成污染。污染源主要是铅锌矿,以及有色金属冶炼、电镀和用镉化合物作原料或触媒的工厂,镉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排放到土壤中,对农产品质量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土壤污染存在隐蔽性、滞后性及难以治理等诸多特点,成为当今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近年来,国内外针对土壤污染开发出了很多治理方法或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目前,较常见的土壤修复装置一般采用向土壤内添加土壤修复剂的方式,利用土壤修复剂对土壤进行修复。然而,由于传统土壤修复装置采用的是普通的加料方式,即直接向土壤表层加料,这使得土壤修复剂在添加之后与土壤接触混合不够充分,进而使得土壤处理效果不够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土壤修复装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镉污染土壤修复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镉污染土壤修复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镉污染土壤修复的装置,包括牵引车,所述牵引车的前端安装有履带式粉碎器,所述牵引车的车体上设有纳土腔,所述纳土腔与履带式粉碎器之间设有输送履带,所述牵引车的末端安装有牵引架,所述牵引车的末端通过牵引架连接有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混合腔,所述架体的旁侧设有修复材料存储箱,所述修复材料存储箱的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有出料转盘,所述出料转盘上设有多个定量凹槽,所述出料转盘的下方设有散料叶轮,所述混合腔内设有竖直向下的搅拌轴,所述架体上经支架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轴的轴端部连接,所述混合腔的底部设有与混合腔连通的输送腔,所述输送腔内设有输送绞龙,所述架体内设有散料电机和输送电机,所述散料电机的输出轴与散料叶轮连接,所述架体的底部两侧设有行走轮,所述纳土腔内设有螺旋输送管,螺旋输送管的前端延伸至混合装置的上方,所述混合装置上设有出料电机,所述出料电机的输出轴与出料转盘的轴端部连接。优选的,所述牵引架包括设置在牵引车末端的定位架以及设置在架体上的转向架,所述定位架的两侧分别设有向内倾斜的第一连杆,所述转向架上设有与第一连杆对应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外端部与第二连杆的外端部铰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设有液压伸缩缸,所述液压伸缩缸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侧臂铰接,所述液压伸缩缸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侧臂铰接。优选的,所述定量凹槽的槽面以及修复材料存储箱的内壁上均设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是聚四氟乙烯层。优选的,所述搅拌轴设有多个搅拌翅片,所述搅拌翅片设有4到6个。优选的,所述定量凹槽呈弧形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履带式粉碎器对土壤进粉碎,粉碎后的土块通过输送履带输送到纳土腔内,并在螺旋输送管的作用下输送到混合装置内的混合腔内,同时出料转盘转动,将存储在修复材料存储箱的内修复材料进行定量输送,并在散料叶轮的作用下,散布到混合腔内,在搅拌轴的作用下进行混合搅拌与混合腔内的土块进行充分混合,最后在输送绞龙的作用下输送出去,将修复材料均匀的添加到被镉污染的土壤中,提高了土壤修复的效果。2.本技术通过设置牵引架,其中牵引架包括设置在牵引车末端的定位架以及设置在架体上的转向架,所述定位架的两侧分别设有向内倾斜的第一连杆,所述转向架上设有与第一连杆对应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外端部与第二连杆的外端部铰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设有液压伸缩缸,所述液压伸缩缸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侧臂铰接,所述液压伸缩缸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侧臂铰接。可通过液压伸缩缸的伸缩状态,来对架体的牵引方向进行改变,使得在转弯的过程中,使得架体与牵引车的行走轨迹保持一致,从而避免了牵引架对架体进行拖拽,而使得牵引架受力过大,而被损坏;同时对转向架的转动的角度加以限定,避免与牵引架与架体之间发生碰擦,使得牵引架抵住架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牵引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牵引架在转向时的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出料转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牵引车、2履带式粉碎器、3纳土腔、4输送履带、5牵引架、6混合装置、7架体、8混合腔、9修复材料存储箱、10出料管、11出料转盘、12定量凹槽、13散料叶轮、14搅拌轴、15搅拌电机、16输送腔、17输送绞龙、18散料电机、19输送电机、20行走轮、21螺旋输送管、22出料电机、23定位架、24转向架、25第一连杆、26第二连杆、27液压伸缩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镉污染土壤修复的装置,包括牵引车1,所述牵引车1的前端安装有履带式粉碎器2,所述牵引车1的车体上设有纳土腔3,所述纳土腔3与履带式粉碎器2之间设有输送履带4,所述牵引车1的末端安装有牵引架5,所述牵引车1的末端通过牵引架5连接有混合装置6,所述混合装置6包括架体7,所述架体7上设有混合腔8,所述架体7的旁侧设有修复材料存储箱9,所述修复材料存储箱9的底部设有出料管10,所述出料管10上设有出料转盘11,所述出料转盘11上设有多个定量凹槽12,所述出料转盘11的下方设有散料叶轮13,所述混合腔8内设有竖直向下的搅拌轴14,所述架体7上经支架安装有搅拌电机15,所述搅拌电机15的输出轴与搅拌轴14的轴端部连接,所述混合腔8的底部设有与混合腔8连通的输送腔16,所述输送腔16内设有输送绞龙17,所述架体7内设有散料电机18和输送电机19,所述散料电机18的输出轴与散料叶轮13连接,所述架体7的底部两侧设有行走轮20,所述纳土腔3内设有螺旋输送管21,螺旋输送管21的前端延伸至混合装置6的上方,所述混合装置6上设有出料电机22,所述出料电机22的输出轴与出料转盘11的轴端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牵引架5包括设置在牵引车1末端的定位架23以及设置在架体7上的转向架24,所述定位架23的两侧分别设有向内倾斜的第一连杆25,所述转向架24上设有与第一连杆25对应的第二连杆26;所述第一连杆25的外端部与第二连杆26的外端部铰接,所述第一连杆25和第二连杆26之间设有液压伸缩缸27,所述液压伸缩缸27的一端与第一连杆25的侧臂铰接,所述液压伸缩缸27的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镉污染土壤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车(1),所述牵引车(1)的前端安装有履带式粉碎器(2),所述牵引车(1)的车体上设有纳土腔(3),所述纳土腔(3)与履带式粉碎器(2)之间设有输送履带(4),所述牵引车(1)的末端安装有牵引架(5),所述牵引车(1)的末端通过牵引架(5)连接有混合装置(6),所述混合装置(6)包括架体(7),所述架体(7)上设有混合腔(8),所述架体(7)的旁侧设有修复材料存储箱(9),所述修复材料存储箱(9)的底部设有出料管(10),所述出料管(10)上设有出料转盘(11),所述出料转盘(11)上设有多个定量凹槽(12),所述出料转盘(11)的下方设有散料叶轮(13),所述混合腔(8)内设有竖直向下的搅拌轴(14),所述架体(7)上经支架安装有搅拌电机(15),所述搅拌电机(15)的输出轴与搅拌轴(14)的轴端部连接,所述混合腔(8)的底部设有与混合腔(8)连通的输送腔(16),所述输送腔(16)内设有输送绞龙(17),所述架体(7)内设有散料电机(18)和输送电机(19),所述散料电机(18)的输出轴与散料叶轮(13)连接,所述架体(7)的底部两侧设有行走轮(20),所述纳土腔(3)内设有螺旋输送管(21),螺旋输送管(21)的前端延伸至混合装置(6)的上方,所述混合装置(6)上设有出料电机(22),所述出料电机(22)的输出轴与出料转盘(11)的轴端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镉污染土壤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车(1),所述牵引车(1)的前端安装有履带式粉碎器(2),所述牵引车(1)的车体上设有纳土腔(3),所述纳土腔(3)与履带式粉碎器(2)之间设有输送履带(4),所述牵引车(1)的末端安装有牵引架(5),所述牵引车(1)的末端通过牵引架(5)连接有混合装置(6),所述混合装置(6)包括架体(7),所述架体(7)上设有混合腔(8),所述架体(7)的旁侧设有修复材料存储箱(9),所述修复材料存储箱(9)的底部设有出料管(10),所述出料管(10)上设有出料转盘(11),所述出料转盘(11)上设有多个定量凹槽(12),所述出料转盘(11)的下方设有散料叶轮(13),所述混合腔(8)内设有竖直向下的搅拌轴(14),所述架体(7)上经支架安装有搅拌电机(15),所述搅拌电机(15)的输出轴与搅拌轴(14)的轴端部连接,所述混合腔(8)的底部设有与混合腔(8)连通的输送腔(16),所述输送腔(16)内设有输送绞龙(17),所述架体(7)内设有散料电机(18)和输送电机(19),所述散料电机(18)的输出轴与散料叶轮(13)连接,所述架体(7)的底部两侧设有行走轮(20),所述纳土腔(3)内设有螺旋输送管(21),螺旋输送管(21)的前端延伸至混合装置(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素霞莫小荣周丽龙海丽林俊良张继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部湾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