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场作用下高速金属熔滴/基板碰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1102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4
复合场作用下高速金属熔滴/基板碰撞装置,光源(9a)和高速摄像机(4a)与金属熔滴/基板碰撞区域对中;打开高频感应加热线圈(7a),将放入石英玻璃管(8a)内的金属颗粒熔化;打开基板加热组件(6)的电源,第一温度传感器(5c)实时监测样片温度变化;金属熔液在脉冲气体的冲击下,产生单一熔滴;产生高速气体,将金属熔滴加速与基体样片碰撞;打开高速摄像机和照明系统,用来观察和记录熔滴形态及其在样片上接触角的变化;超声波振动棒(14a)与基板安装块(5a)接触;调整基板样片(5b)与液滴入射方向的角度;打开超声波发生器电源,对基板样片(5b)产生超声振荡作用,分析处理输入图像,获得实验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场作用下高速金属熔滴/基板碰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喷涂领域的试验装置,尤其涉及热超声复合场作用下高速金属熔滴/基板碰撞试验技术。
技术介绍
热喷涂是指将涂层材料加热熔化,用高速气流将其雾化成极细的颗粒,以很高的速度喷射到工件表面,形成涂层。它的结合强度、致密性影响工件耐磨损、耐腐蚀、抗氧化、耐热等方面的性能。锡基、锌基、钴基合金粉等是常用的涂层材料。金属熔滴撞击基板样片后铺展、飞溅的临界条件,润湿角的变化和液/固界面上原子间的交互作用,是材料制备和加工过程中常见的物理化学现象,也是开展热喷涂理论和工程研究的重要输入条件。目前未检索到有关反映高速流场、热场、超声场复合作用下金属熔滴/基板碰撞试验装置的公开文献。常用的液滴撞击基体装置中,液滴通过重力获得撞击速度,只能通过调节液滴下落高度来改变速度。专利CN105903599A公开了“喷射角度可调整的高速小液滴发生装置”,该装置采用润滑油,液滴通过加速管后速度远不能达到声速,基板样片不能施加热场、超声场。专利CN103940686A公开了“能利用射流产生高速液滴的液体撞击试验件及试验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复合场作用下高速金属熔滴/基板碰撞装置,由高压气瓶(2)、气体三联件(11)、减压阀组(12)构成的气源系统通过电磁阀组件(13)分别为微液滴发生装置(8)和高速气体组件(10)提供所需压力的气体,高速摄像组件(4)由高速摄像机(4a)和相机支架(4b)组成,其特征在于基板安装组件(5)包括使用基板样片压板(5d)固定在基板安装块(5a)上的基板样片(5b),第一温度传感器(5c)用来测量基板样片的实时温度;基板加热组件(6)由电加热板(6a)和第一可调温控器(6b)组成,与基板安装块(5a)相连接,用来加热基板样片(5b),通过旋转基座(5f)及紧定螺钉(5g)能够调整基板样片(5b)与...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场作用下高速金属熔滴/基板碰撞装置,由高压气瓶(2)、气体三联件(11)、减压阀组(12)构成的气源系统通过电磁阀组件(13)分别为微液滴发生装置(8)和高速气体组件(10)提供所需压力的气体,高速摄像组件(4)由高速摄像机(4a)和相机支架(4b)组成,其特征在于基板安装组件(5)包括使用基板样片压板(5d)固定在基板安装块(5a)上的基板样片(5b),第一温度传感器(5c)用来测量基板样片的实时温度;基板加热组件(6)由电加热板(6a)和第一可调温控器(6b)组成,与基板安装块(5a)相连接,用来加热基板样片(5b),通过旋转基座(5f)及紧定螺钉(5g)能够调整基板样片(5b)与液滴入射方向的角度;金属熔滴加热组件(7)包括高频感应加热线圈(7a)和第二可调温控器(7b),为微液滴发生装置(8)提供热源;微液滴发生装置(8)包括由玻璃管下密封法兰(8f)、第一导向轴(8g)、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安装板(8h)、第二导向轴(8i)、微熔滴发生器基座(8j)构成的安装框架,以及放置在玻璃管下密封法兰与玻璃管上密封法兰(8b)之间,通过氟密封O圈(8k)密封的石英玻璃管(8a);石英玻璃管中放置有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线圈(7a)熔化的金属熔液(8l),通过设置在玻璃管上密封法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8e)测量金属熔液的温度;玻璃管上密封法兰上还设置有脉冲气流入口(8c)、脉冲气流出口(8d),用以产生压力脉冲从而在石英玻璃管下端喷射出金属微液滴;背光源组件(9)包括光源(9a)和光源支架(9b),为高速摄像机提供照明;高速气体组件(10)包括安装在管道夹具(10c)上的高速气体管道(10b),管道前端连接有拉瓦尔喷嘴(10a);管道夹具放置在由第一步进电机驱动器(18)控制的第一单轴电移动平台(10e)上的竖直导向轴(10d)上,能够沿竖直和水平方向移动;高速摄像组件(4)、基板安装组件(5)、基板加热组件(6)、金属熔滴加热组件(7)、微液滴发生装置(8)、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伟元王锋锋杨国庆孙学敏张涛吴保磊雷震孙军刚刘赟李斌斌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