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0843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一侧的顶部安装有料斗,且料斗与箱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箱体另一侧的底部安装有排出管,且排出管与箱体内部连通,所述箱体的顶壁上安装有多个螺纹管,每个所述螺纹管均外接单片机,所述螺纹管的驱动端安装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箱体的顶板上通过限位轴承转动安装有多个螺纹管,所述螺纹管内螺纹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管的顶端安装有第二伞齿轮,且第二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相互啮合。本方案可通过变换布体的折线形状,从而方便的将箱体内的土体呈现出不动的坡面,增加实验的可能性和真实性,同时提供模拟雨水的功能,以为土体提供滑坡的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滑坡实验
,尤其涉及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
技术介绍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运动的岩(土)体称为变位体或滑移体,未移动的下伏岩(土)体称为滑床。岩土工程中涉及土体滑坡实验,一般通过使用滑坡模型试验箱完成实验,现有的试验箱在实际使用时,采用人工构造出土体的折线状坡面,此过程十分费时费力,不便于实验的快速进行,尤其是在需要构造多种外形的折线坡面时更加的突出费时费力的缺点,妨碍试验的顺利进行,因此提出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一侧的顶部安装有料斗,且料斗与箱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箱体另一侧的底部安装有排出管,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一侧的顶部安装有料斗(2),且料斗(2)与箱体(1)的内部连通,所述箱体(1)另一侧的底部安装有排出管(3),且排出管(3)与箱体(1)内部连通,所述箱体(1)的顶壁上安装有多个伺服电机(4),每个所述伺服电机(4)均外接单片机,所述伺服电机(4)的驱动端安装有第一伞齿轮(13),所述箱体(1)的顶板上通过限位轴承(15)转动安装有多个螺纹管(12),所述螺纹管(12)内螺纹安装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管(12)的顶端安装有第二伞齿轮(14),且第二伞齿轮(14)与第一伞齿轮(13)相互啮合;/n所述螺纹杆(5)的底端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一侧的顶部安装有料斗(2),且料斗(2)与箱体(1)的内部连通,所述箱体(1)另一侧的底部安装有排出管(3),且排出管(3)与箱体(1)内部连通,所述箱体(1)的顶壁上安装有多个伺服电机(4),每个所述伺服电机(4)均外接单片机,所述伺服电机(4)的驱动端安装有第一伞齿轮(13),所述箱体(1)的顶板上通过限位轴承(15)转动安装有多个螺纹管(12),所述螺纹管(12)内螺纹安装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管(12)的顶端安装有第二伞齿轮(14),且第二伞齿轮(14)与第一伞齿轮(13)相互啮合;
所述螺纹杆(5)的底端延伸至箱体(1)内并转动安装有牵引杆(17),所述牵引杆(17)的两端均通过竖向滑轨(16)与箱体(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且竖向滑轨(16)与箱体(1)的内侧壁固定,所述牵引杆(17)的底壁上均安装有限位杆(18),多个所述限位杆(18)之间共同穿设有布体(19),所述布体(19)靠近料斗(2)的一端与箱体(1)的侧壁固定,所述布体(19)的另一端延伸至箱体(1)的外侧壁并通过辊体(6)绕设收集,所述辊体(6)的转轴通过两个转动连接的支撑板与箱体(1)的外侧壁固定,所述箱体(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安装架(20),所述安装架(20)与辊体(6)的转轴的一端共同固定有扭簧(21);
所述箱体(1)远离料斗(2)的一侧滑动插设有滑动架板(9),所述滑动架板(9)包括顶板、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欣宇朱珍德田源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