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聚丙烯酰胺生产装置,包括搅拌釜和反应罐,所述搅拌釜底面通过输料管和输送泵与反应罐贯通连接,且反应罐内部设置有内罐,并且内罐表壁横向固定连接有上撑板,所述上撑板下方位于反应罐内壁横向固定连接有下撑板,且上撑板底面固定连接有移动轮,并且移动轮底面与下撑板顶面抵接,所述下撑板下方位于内罐表壁开设有齿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反应罐,反应罐内部设置有内罐,电机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齿牙转动,齿牙转动带动内罐沿移动轮转动,使内罐内部的液体跟随内罐同步转动,相对与传统静态照射,动态照射提高照射反应均匀程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聚丙烯酰胺生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聚丙烯酰胺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聚丙烯酰胺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聚丙烯酰胺是一种线状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同时也是一种高分子水处理絮凝剂产品,专门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在颗粒之间起链接架桥作用,使细颗粒形成比较大的絮团,并且加快了沉淀的速度,聚丙烯酰胺成品可以是颗粒,也可以是液体。聚丙烯酰胺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紫外线照射,提高反应速度和反应程度,但是传统的紫外线照射为静态照射,混合液与紫外线接触面基本不发生改变,导致紫外线照射不够均匀,液体反应液不够均匀,同时,传统的废气处理装置直接与反应罐连接,而忽略了搅拌装置中产生的微量有害气体,在搅拌过程中,由于搅拌釜体内部气压增高,部分有害气体会经过泄压阀排到空气中,微量的有害气体聚少成多,污染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聚丙烯酰胺生产装置。本技术采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聚丙烯酰胺生产装置,包括搅拌釜和反应罐,所述搅拌釜底面通过输料管和输送泵与反应罐贯通连接,且反应罐内部设置有内罐,并且内罐表壁横向固定连接有上撑板,所述上撑板下方位于反应罐内壁横向固定连接有下撑板,且上撑板底面固定连接有移动轮,并且移动轮底面与下撑板顶面抵接,所述下撑板下方位于内罐表壁开设有齿牙,且内罐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并且电机输出端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牙啮合,所述反应罐顶面贯通连接有反应液进管,且反应液进管通过三通和输料管、注液管贯通连接,并且注液管另一端伸入内罐中。所述搅拌釜和反应罐之间设置有废气处理箱,且搅拌釜通过第二废气管与废气处理箱贯通连接,并且反应罐通过第一废气管与废气处理箱贯通连接,所述废气处理箱中并排固定连接有酸溶液罐、碱溶液罐和活性炭箱,所述第一废气管和第二废气管伸入酸溶液罐中,且酸溶液罐通过第三废气管与碱溶液罐贯通连接,所述酸溶液罐和碱溶液罐之间设置有第三单向阀,并且碱溶液罐通过第四废气管与活性炭箱顶面贯通连接,所述活性炭箱内部盛放有活性炭包,且活性炭箱底面通过排气管与排放设备贯通连接。所述内罐底面贯通连接有排液管,且排液管通过密封轴承与内罐密封转动连接,并且排液管另一端贯穿反应罐并延伸至反应罐下方。所述酸溶液罐底面贯通连接有第一注液口,所述碱溶液罐底面贯通连接有第二注液口。所述第一废气管表面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废气管表面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搅拌釜顶面贯通连接有原料进管,且原料进管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原料进管与多个原料储存罐对应贯通连接。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了反应罐,反应罐内部设置有内罐,电机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齿牙转动,齿牙转动带动内罐沿移动轮转动,使内罐内部的液体跟随内罐同步转动,相对与传统静态照射,动态照射提高照射反应均匀程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2.本技术采用了废气处理箱,废气处理箱内部固定连接有酸溶液罐、碱溶液罐和活性炭箱,反应罐中的废气和搅拌釜中的废气均首先排入到酸溶液罐中,与酸溶液罐中的酸性溶液反应,除去废气中的碱性污染物,随后,废气进入碱溶液罐中,与碱溶液罐中的碱性物质反应,除去废气中的酸性污染物,最后,废气进入活性炭箱中,活性炭包除去废气中的水分,经过这一流程,废气净化,可通过排气管排出,废气处理箱通过第二废气管与搅拌釜贯通连接,能处理掉搅拌釜中产生的废气,避免废气经过泄压阀排入到空气中,污染工作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废气处理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反应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新型聚丙烯酰胺生产装置,包括搅拌釜1和反应罐4,搅拌釜1底面通过输料管2和输送泵3与反应罐4贯通连接,且反应罐4内部设置有内罐24,反应罐4内壁嵌入有紫外线灯,为常见结构,在此不做过多赘述,并且内罐24表壁横向固定连接有上撑板25,上撑板25下方位于反应罐4内壁横向固定连接有下撑板27,上撑板25和下撑板27均为圆环结构,且上撑板25底面固定连接有移动轮26,并且移动轮26底面与下撑板27顶面抵接,移动轮26为内罐24提供竖向支撑,下撑板27下方位于内罐24表壁开设有齿牙28,且内罐24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0,并且电机30输出端连接有齿轮31,齿轮31与齿牙28啮合,反应罐4顶面贯通连接有反应液进管5,且反应液进管5通过三通22和输料管2、注液管23贯通连接,并且注液管23另一端伸入内罐24中,电机30启动带动齿轮31转动,齿轮31转动带动齿牙28转动,齿牙28转动带动内罐24沿移动轮26转动,使内罐24内部的液体跟随内罐24同步转动,相对与传统静态照射,动态照射提高照射反应均匀程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搅拌釜1和反应罐4之间设置有废气处理箱8,且搅拌釜1通过第二废气管9与废气处理箱8贯通连接,并且反应罐4通过第一废气管7与废气处理箱8贯通连接,废气处理箱8中并排固定连接有酸溶液罐12、碱溶液罐17和活性炭箱19,第一废气管7和第二废气管9伸入酸溶液罐12中,第一废气管7和第二废气管9距离酸溶液罐12底面距离不大于2cm,确保酸溶液与废气充分反应,且酸溶液罐12通过第三废气管14与碱溶液罐17贯通连接,第三废气管14另一端位于碱溶液罐17内部下方,酸溶液罐12和碱溶液罐17之间设置有第三单向阀13,第三单向阀13防止碱性溶液倒流至酸溶液罐12中,并且碱溶液罐17通过第四废气管21与活性炭箱19顶面贯通连接,活性炭箱19内部盛放有活性炭包20,且活性炭箱19底面通过排气管18与排放设备贯通连接,反应罐4中的废气和搅拌釜1中的废气均首先排入到酸溶液罐12中,与酸溶液罐12中的酸性溶液反应,除去废气中的碱性污染物,随后,废气进入碱溶液罐17中,与碱溶液罐17中的碱性物质反应,除去废气中的酸性污染物,最后,废气进入活性炭箱19中,活性炭包20除去废气中的水分,经过这一流程,废气净化,可通过排气管18排出,废气处理箱8通过第二废气管9与搅拌釜1贯通连接,能处理掉搅拌釜1中产生的废气,避免废气经过泄压阀排入到空气中,污染工作环境。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内罐24底面贯通连接有排液管29,且排液管29通过密封轴承与内罐24密封转动连接,内罐24在转动时,排液管29不发生转动,并且排液管29另一端贯穿反应罐4并延伸至反应罐4下方,排液管29表面设置有开关阀,静止状态下的排液管29方便工作人员排液。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酸溶液罐12底面贯通连接有第一注液口15,碱溶液罐17底面贯通连接有第二注液口16,第一注液口15和第二注液口16表面均设置有开关阀,当需要更换酸溶液和碱溶液时,打开第一注液口15和第二注液口16表面的开关阀即可进行排液,当需要重新注液时,通过第一注液口15和第二注液口16与酸溶液和碱溶液泵送设备连接即可进行注液,连接形式较为常见,在此不做过多赘述,操作简单快捷。此外,第一废气管7表面设置有第一单向阀6,第二废气管9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聚丙烯酰胺生产装置,包括搅拌釜(1)和反应罐(4),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釜(1)底面通过输料管(2)和输送泵(3)与反应罐(4)贯通连接,且反应罐(4)内部设置有内罐(24),并且内罐(24)表壁横向固定连接有上撑板(25),所述上撑板(25)下方位于反应罐(4)内壁横向固定连接有下撑板(27),且上撑板(25)底面固定连接有移动轮(26),并且移动轮(26)底面与下撑板(27)顶面抵接,所述下撑板(27)下方位于内罐(24)表壁开设有齿牙(28),且内罐(24)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0),并且电机(30)输出端连接有齿轮(31),所述齿轮(31)与齿牙(28)啮合,所述反应罐(4)顶面贯通连接有反应液进管(5),且反应液进管(5)通过三通(22)和输料管(2)、注液管(23)贯通连接,并且注液管(23)另一端伸入内罐(24)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聚丙烯酰胺生产装置,包括搅拌釜(1)和反应罐(4),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釜(1)底面通过输料管(2)和输送泵(3)与反应罐(4)贯通连接,且反应罐(4)内部设置有内罐(24),并且内罐(24)表壁横向固定连接有上撑板(25),所述上撑板(25)下方位于反应罐(4)内壁横向固定连接有下撑板(27),且上撑板(25)底面固定连接有移动轮(26),并且移动轮(26)底面与下撑板(27)顶面抵接,所述下撑板(27)下方位于内罐(24)表壁开设有齿牙(28),且内罐(24)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0),并且电机(30)输出端连接有齿轮(31),所述齿轮(31)与齿牙(28)啮合,所述反应罐(4)顶面贯通连接有反应液进管(5),且反应液进管(5)通过三通(22)和输料管(2)、注液管(23)贯通连接,并且注液管(23)另一端伸入内罐(2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聚丙烯酰胺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釜(1)和反应罐(4)之间设置有废气处理箱(8),且搅拌釜(1)通过第二废气管(9)与废气处理箱(8)贯通连接,并且反应罐(4)通过第一废气管(7)与废气处理箱(8)贯通连接,所述废气处理箱(8)中并排固定连接有酸溶液罐(12)、碱溶液罐(17)和活性炭箱(19),所述第一废气管(7)和第二废气管(9)伸入酸溶液罐(12)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冬玉,
申请(专利权)人:抚顺市鑫龙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