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0946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滑油生产装置,涉及润滑油生产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有进料管,所述外壳的顶端位于进料管的一侧设置有空气压力阀,所述防护管的顶端设置有筛网层,所述双环加气管的底端设置有加气管支架,所述螺旋加热管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出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双环加气管使得无需将加气管进行旋转即可将搅拌气流与润滑油充分且均匀的接触,使润滑油能够充分的进行搅拌,提高出油品质,且通过设置有螺旋加热管,能够使在不进气的情况下,润滑油不会从出气口进入到加气管内以至于损坏进气系统,且外部设置的防护管不仅能保护气阀的安全还能够将通入的气体细化,气流能够与润滑油充分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生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润滑油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润滑油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Roab),只要是应用于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而可以减少两物体因接触而产生的磨擦与磨损之功能,即为润滑油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合成基础油以及生物基础油三大类,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和生物油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这两种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如今市场上现有的润滑油生产装置普遍采用的是气流搅拌,但是气流搅拌时无法均匀的使搅拌气流在润滑油内流动,使基础油与添加物无法充分的混合,降低了润滑油的品质,且不同品种润滑油的熔点不一,有的常温下为固体,对于气体的流动有很大的阻碍,且加气管通常通过进气口之间与润滑油接触,润滑油很容易通过进气口进入加气管内,而且加入的气体普遍为没有进行细化,无法充分对润滑油进行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油生产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管(9),所述外壳(1)的顶端位于进料管(9)的一侧设置有空气压力阀(2),所述外壳(1)的底端开设有贯穿外壳(1)底端的进气口(8),所述进气口(8)的顶端设置有双环加气管(4),所述双环加气管(4)的内壁设置有气阀(11),所述双环加气管(4)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管(10),所述防护管(10)的顶端设置有筛网层(13),所述双环加气管(4)的底端设置有加气管支架(6),所述外壳(1)的正下方位于进气口(8)的外侧设置有热水管(7),所述外壳(1)的内部位于热水管(7)的顶端设置有螺旋加热管(3),所述螺旋加热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生产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管(9),所述外壳(1)的顶端位于进料管(9)的一侧设置有空气压力阀(2),所述外壳(1)的底端开设有贯穿外壳(1)底端的进气口(8),所述进气口(8)的顶端设置有双环加气管(4),所述双环加气管(4)的内壁设置有气阀(11),所述双环加气管(4)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管(10),所述防护管(10)的顶端设置有筛网层(13),所述双环加气管(4)的底端设置有加气管支架(6),所述外壳(1)的正下方位于进气口(8)的外侧设置有热水管(7),所述外壳(1)的内部位于热水管(7)的顶端设置有螺旋加热管(3),所述螺旋加热管(3)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柱(14),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出料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阀(11)设置有多组,所述气阀(11)等距分布在双环加气管(4)的内部,所述防护管(10)的底端与气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宏伟清洗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