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系统的多级过滤气体循环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0860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系统的多级过滤气体循环净化系统,针对用于密闭舱内保护气体的循环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引入多级过滤结构,通过一级过滤结构,在重力作用下,分离保护气体中的大量粉末与烧结残渣,并结合所设计过筛系统,实现粉末与烧结残渣之间的分离,使得粉末可直接取出、重复利用,提高粉末利用率;二级过滤结构中,通过依次串联多级过滤装置、实现保护气体的多级过滤;由此最大限度去除保护气体中的烟气、粉末与烧结残渣,最终通过风机提供循环结构中的动力,实现保护气体在密闭舱与外循环过滤结构之间的流动;如此通过多级过滤方式的应用,过滤效果得到明显加强,有效提高3D打印的效果、以及保证3D打印过程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系统的多级过滤气体循环净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系统的多级过滤气体循环净化系统,属于3D打印系统

技术介绍
在3D激光打印过程中,密闭舱室内部的保护气体对工件的打印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中,激光打印过程会产生一定的烟尘、以及烧结残渣,因此现有技术增设了气体循环结构,保护气体在循环过程中,烟尘、残渣、以及微量金属粉末会随着气流进入到管路循环系统,过滤不完全会导致黑烟和粉末在舱室来回循环,影响工件打印效果,甚至会在激光保护镜上形成堆积,影响3D打印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3D打印系统的多级过滤气体循环净化系统,能够最大限度提高保护气体在循环过程中过滤效果,有效保证3D打印的工作效率。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设计了一种3D打印系统的多级过滤气体循环净化系统,用于针对3D打印系统中密封舱内的保护气体、实现循环净化,包括进气管路、沉淀管路、沉淀集料瓶、过滤装置、风机;其中,进气管路和沉淀管路均为直线形管路,密封舱内上的排气孔对接进气管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系统的多级过滤气体循环净化系统,用于针对3D打印系统中密封舱内的保护气体、实现循环净化,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路(1)、沉淀管路(2)、沉淀集料瓶(3)、过滤装置、风机(4);其中,进气管路(1)和沉淀管路(2)均为直线形管路,密封舱内上的排气孔对接进气管路(1)的其中一端,进气管路(1)的另一端对接沉淀管路(2)的其中一端,沉淀管路(2)的另一端对接沉淀集料瓶(3)的顶部瓶口,进气管路(1)、沉淀管路(2)、沉淀集料瓶(3)均呈竖直姿态,且进气管路(1)所在直线与沉淀管路(2)所在直线相共线;/n沉淀管路(2)的侧壁上设置贯穿其内外空间的通孔,该通孔的外侧端通过管路串联过滤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系统的多级过滤气体循环净化系统,用于针对3D打印系统中密封舱内的保护气体、实现循环净化,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路(1)、沉淀管路(2)、沉淀集料瓶(3)、过滤装置、风机(4);其中,进气管路(1)和沉淀管路(2)均为直线形管路,密封舱内上的排气孔对接进气管路(1)的其中一端,进气管路(1)的另一端对接沉淀管路(2)的其中一端,沉淀管路(2)的另一端对接沉淀集料瓶(3)的顶部瓶口,进气管路(1)、沉淀管路(2)、沉淀集料瓶(3)均呈竖直姿态,且进气管路(1)所在直线与沉淀管路(2)所在直线相共线;
沉淀管路(2)的侧壁上设置贯穿其内外空间的通孔,该通孔的外侧端通过管路串联过滤装置后、对接风机(4)的进风管口,风机(4)的排风管口对接密封舱内上的进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3D打印系统的多级过滤气体循环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筛系统,过筛系统包括转动电机(5)、内柱体(6)、外套筒(7)和过筛本体;
其中,过筛本体包括第一管体接口(8)、第一硅胶管(9)、上罩体(10)、筛网(11)、下罩体(12)、第二硅胶管(13)、第二管体接口(14);上罩体(10)与下罩体(12)均为上下端口敞开、且相互贯通结构,以及上罩体(10)与下罩体(12)的侧壁为密闭结构;第一管体接口(8)固定连接于第一硅胶管(9)的其中一端,第一硅胶管(9)的另一端固定对接上罩体(10)的顶部端口,上罩体(10)的底部端口口径与下罩体(12)的顶部端口口径相等,上罩体(10)的底部端口与下罩体(12)的顶部端口活动对接,筛网(11)的外径与上罩体(10)的底部端口的内径相适应,筛网(11)可分离式设置于上罩体(10)的底部端口中、或下罩体(12)的顶部端口中,用于分离上罩体(10)的内部空间与下罩体(12)的内部空间;下罩体(12)的底部端口固定对接第二硅胶管(13)的其中一端,第二硅胶管(13)的另一端固定对接第二管体接口(14);
第一管体接口(8)竖直向上、对接沉淀管路(2)上背向所连进气管路(1)的端口,第二管体接口(14)竖直向下、对接沉淀集料瓶(3)的顶部瓶口;
内柱体(6)上设置贯穿其两端的直线形通孔,该通孔的中心线与内柱体(6)的中心线彼此平行、且彼此不共线,以及该通孔的内径与转动电机(5)上转动杆的外径相适应,转动电机(5)上转动杆端部固定插入内柱体(6)上的通孔中,且转动杆与内柱体(6)彼此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宗军王林唐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精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三维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筑梦三维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