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骊雯专利>正文

一种污水管井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081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管井过滤装置,包括污水管井本体和活动设置在污水管井本体内部的过滤筒,污水管井本体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伸入到过滤筒的内部。过滤筒包括均呈筒状的过滤外网和过滤内网,过滤外网的侧壁设有以利于进水管穿过的通孔,过滤内网活动设置在过滤外网内部,过滤内网的侧壁设有与通孔同轴设置进水孔;进水管的输出口位于过滤外网与过滤内网之间且与进水孔相衔接,以利于进水管内的污水流入过滤内网的内部;出水管位于过滤外网的下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当过滤内网的杂物装满时,只需通过提手将过滤内网从污水管井内提出即可,使用方便,不仅方便清理杂物,而且可保障污水管网不受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管井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管井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管井与污水管网相连接,以便于人工清理污水管网中携带的垃圾。现有污水管井通常是人工手持打捞工具进行垃圾打捞,这样不仅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垃圾清理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管井过滤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提高污水管经内垃圾的过滤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管井过滤装置,包括污水管井本体和活动设置在污水管井本体内部的过滤筒,所述污水管井本体的侧壁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伸入到过滤筒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筒包括均呈筒状的过滤外网和过滤内网,所述过滤外网的侧壁设有以利于进水管穿过的通孔,所述过滤内网活动设置在过滤外网内部,过滤内网的侧壁设有与通孔同轴设置进水孔;所述进水管的输出口位于过滤外网与过滤内网之间且与进水孔相衔接,以利于进水管内的污水流入过滤内网的内部;所述出水管位于过滤外网的下侧。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外网为刚性结构;所述过滤内网为柔性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外网与过滤内网的截面均为圆形状,过滤外网与污水管井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外网与过滤内网均为刚性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外网与污水管井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过滤外网的左、右内侧壁分别固联有两个竖直设置的导轨;所述过滤内网的外侧壁设有与导轨的位置相对应的滑轮,所述滑轮与导轨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外网与过滤内网的截面均为矩形状。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外网的底面中部与过滤内网的底面中部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经一控制单元与信号发射器电性连接,以利于过滤内网的重力达到设定值时发出警报。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内网和过滤外网均由不锈钢制成,过滤外网的网孔孔径大于过滤内网的网孔孔径。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内网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将过滤内网向上提起的提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当过滤内网的杂物装满时,只需通过提手将过滤内网从污水管井内提出即可,使用方便,不仅方便清理杂物,而且可保障污水管网不受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主视剖面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俯视构造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主视剖面构造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俯视构造示意图。图中:1-污水管井本体;2-过滤筒;3-进水管;4-出水管;5-过滤外网;6-过滤内网;7-进水孔;8-提手;9-导轨;10-滑轮;11-压力传感器;12-信号发射器;13-杂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污水管井过滤装置,包括现有的污水管井本体1和活动设置在污水管井本体1内部的过滤筒2,所述污水管井本体1的侧壁连接有进水管3和出水管4;所述进水管3伸入到过滤筒2的内部。使用时,污水管网的污水通过进水管3流入到污水管井本体1内部,由于进水管3伸入到过滤筒2内部,因此污水中携带的杂物13可留在过滤筒2内实现过滤,而过滤后的污水从出水管4流出。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筒2包括均呈上端具有开口的筒状的过滤外网5和过滤内网6,所述过滤外网5的侧壁设有以利于进水管3穿过的通孔,所述过滤内网6活动设置在过滤外网5内部,以便将过滤内网取出,过滤内网6的侧壁设有与通孔同轴设置进水孔7;所述进水管3位于污水管井本体1的中下部,进水管3的输出口位于过滤外网5与过滤内网6之间且与进水孔7相衔接,以利于进水管3内的污水流入过滤内网6的内部;所述出水管4位于过滤外网5的下侧。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外网5为刚性结构(硬质),过滤外网与污水管井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内网6为柔性结构,当过滤内网杂物溢满时,在向上提取过滤内网时,过滤内网会收缩拉长。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外网5与过滤内网6的截面均为圆形状,所述污水管井本体1的截面为矩形状。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内网6和过滤外网5均由不锈钢制成,可在最大程度上起到防锈效果,增强过滤筒的使用寿命;过滤外网的网孔孔径大于过滤内网的网孔孔径,优选的,所述过滤外网的网孔孔径为35mm,过滤内网的网孔孔径为20mm。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内网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将过滤内网6向上提起的提手8,方便人工向上提取过滤内网。优选的,所述提手的四周侧边倒圆角,以防止割伤手。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外网5根据污水管井本体1的实际尺寸定制,过滤外网5的外径与污水管井本体1的内径相适应。本实施例中,工作时:污水经进水管3接入到过滤筒2内,当过滤内网6内部的杂物13溢满时,维护人员通过提手8将过滤内网6向上提起,因过滤内网6具有柔性的(不锈钢软网),确保过滤内网6能够顺利从过滤外网5中取出,在提起过程中,因底部的杂物以及过滤内网6柔性的特性,内网收缩拉长,之后维护人员取出过滤内网并清理掉过滤内网内部的杂物;该过滤装置需要安排维护人员定时清理,以保障污水管网不受影响。实施例二: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所述过滤外网5与过滤内网6均为刚性结构;所述过滤外网5与污水管井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过滤外网5的左、右内侧壁分别固联有两个竖直设置的导轨9,导轨的截面呈槽型状;所述过滤内网6的外侧壁设有与导轨9的位置相对应的滑轮10,所述滑轮10与导轨滑动9连接。使用时,污水管网的污水通过进水管3流入到污水管井本体1内部,由于进水管3伸入到过滤筒2内部,因此污水中携带的杂物13可留在过滤筒2内实现过滤,而过滤后的污水从出水管4流出;之后通过提手8将过滤内网6向上提起,经过滑轮10与导轨9的精确导向,过滤内网6可以自由的进出过滤外网5,达到快速处理的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外网5与过滤内网6的截面均为矩形状;所述污水管井本体1也呈矩形状。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外网5的底面中部与过滤内网6的底面中部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1,所述压力传感器11经一控制单元与信号发射器12电性连接,以利于过滤内网6的重力达到设定值时发出警报,提醒维护人员快速进行处理。优选的,所述信号发射器11可以为现有的警报器,所述控制单元可以为单片机。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外网5根据污水管井本体1的实际尺寸定制,过滤外网的外径与污水管井本体的内径相适应。本实施例中,为了安装方便,所述过滤外网5的顶部也固定安装有提手8。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过滤内网与过滤外网之间通过滑轮和导轨进行精确制导,便于自由更换过滤内恩网,不受过滤内网形状限制,操作方便,能够使用在污水管网内垃圾较多的区域。本实施例中,工作时:污水经进水管3接入到过滤筒2内,当过滤内网6内部的杂物13溢满时(杂物与过滤内网合起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管井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管井本体和活动设置在污水管井本体内部的过滤筒,所述污水管井本体的侧壁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伸入到过滤筒的内部,所述过滤筒包括均呈筒状的过滤外网和过滤内网,所述过滤外网的侧壁设有以利于进水管穿过的通孔,所述过滤内网活动设置在过滤外网内部,过滤内网的侧壁设有与通孔同轴设置进水孔;所述进水管的输出口位于过滤外网与过滤内网之间且与进水孔相衔接,以利于进水管内的污水流入过滤内网的内部;所述出水管位于过滤外网的下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管井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管井本体和活动设置在污水管井本体内部的过滤筒,所述污水管井本体的侧壁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伸入到过滤筒的内部,所述过滤筒包括均呈筒状的过滤外网和过滤内网,所述过滤外网的侧壁设有以利于进水管穿过的通孔,所述过滤内网活动设置在过滤外网内部,过滤内网的侧壁设有与通孔同轴设置进水孔;所述进水管的输出口位于过滤外网与过滤内网之间且与进水孔相衔接,以利于进水管内的污水流入过滤内网的内部;所述出水管位于过滤外网的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管井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外网为刚性结构;所述过滤内网为柔性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管井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外网与过滤内网的截面均为圆形状,过滤外网与污水管井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管井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外网与过滤内网均为刚性结构。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骊雯
申请(专利权)人:王骊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