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流冷凝管套环及回流提取装置。回流冷凝管套环包括主体,主体开设有可供回流冷凝管穿设的通道,回流冷凝管套环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侧壁、用于供紧固件穿设的至少两个安装孔,至少两个安装孔间隔设置并分别连通通道。回流提取装置包括回流冷凝管、提取瓶、紧固件和上述的回流冷凝管套环,回流冷凝管套环套装在回流冷凝管的蒸馏液出口端,并能够至少部分地塞入提取瓶的瓶口中,紧固件穿设回流冷凝管套环的安装孔以将回流冷凝管套环与回流冷凝管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回流提取装置通过在回流冷凝管和提取瓶之间增设回流冷凝管套环,消弭了口径不一致产生的空隙,使回流冷凝管能适应瓶口增大的提取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流冷凝管套环及回流提取装置
本技术涉及回流提取
,尤其涉及一种回流冷凝管套环及回流提取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回流提取时,一般是将回流冷凝管和提取瓶配合使用,使蒸馏液经过回流冷凝管冷凝后再滴入提取瓶。回流冷凝管的规格和提取瓶的规格分别有多种,同一回流冷凝管不能适应瓶口增大的提取瓶,当回流冷凝管与提取瓶两者的规格不匹配时,会由于回流冷凝管与提取瓶之间的口径不一致而产生空隙,进而导致回流冷凝管不能稳固地装配在提取瓶的瓶口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回流冷凝管套环,该回流冷凝管套环能够消弭口径不一致产生的空隙,使回流冷凝管适应瓶口增大的提取瓶。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出一种包括上述回流冷凝管套环的回流提取装置。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回流冷凝管套环,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开设有可供回流冷凝管穿设的通道,所述回流冷凝管套环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所述侧壁、用于供紧固件穿设的至少两个安装孔,至少两个所述安装孔间隔设置并分别连通所述通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流冷凝管套环为非玻璃材质的套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流冷凝管套环为聚四氟乙烯材质的套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安装孔在所述套环的侧壁沿所述套环的圆周方向均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呈圆台形,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最大直径,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的高度为7㎜,所述第一部分的最大直径为34㎜;所述第二部分的高度为15㎜,所述第二部分的最小直径为32.5㎜,所述安装孔的直径为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为一体成型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道呈圆台形,所述通道的直径由所述第一部分向所述第二部分减小,所述通道的最大直径为24㎜,所述通道的最小直径为22.5㎜。一种回流提取装置,包括回流冷凝管、提取瓶、紧固件和上述的回流冷凝管套环,所述回流冷凝管套环套装在所述回流冷凝管的蒸馏液出口端,并能够至少部分地塞入所述提取瓶的瓶口中,所述紧固件穿设所述回流冷凝管套环的安装孔以将所述回流冷凝管套环与所述回流冷凝管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为顶丝。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回流冷凝管套环的主体开设有可供回流冷凝管穿设的通道,并在侧壁上开设有连通通道的至少两个安装孔,至少两个安装孔间隔设置,回流冷凝管套环通过穿设安装孔的紧固件即可固定连接回流冷凝管,从而当使用回流冷凝管套环套设在回流冷凝管上时,该回流冷凝管套环能够消弭回流冷凝管与提取瓶口径不一致产生的空隙,使回流冷凝管适应瓶口增大的提取瓶。本技术回流提取装置通过在回流冷凝管和提取瓶之间增设本技术回流冷凝管套环,消弭了口径不一致产生的空隙,使回流冷凝管能适应瓶口增大的提取瓶,并且整套回流提取装置可使用常规回流冷凝管,不需要另外改制回流冷凝管,减少了改制成本;另外,回流冷凝管套环通过紧固件与回流冷凝管固定连接,能够避免拔取时回流冷凝管套环随提取瓶脱离回流冷凝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回流提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回流提取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回流提取装置中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4为图1所示回流提取装置中的回流冷凝管套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回流冷凝管套环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回流冷凝管套环的透视图;图7为图6所示回流冷凝管套环的另一视角的透视图;图8为图6所示回流冷凝管套环的俯视图;附图标号说明:回流冷凝管套环100,主体110,第一部分111,第二部分112,通道120,安装孔130,回流冷凝管200,提取瓶30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部被认为是“连接”到另一个部,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参阅图1至图3,一实施方式的回流提取装置包括回流冷凝管套环100、回流冷凝管200、提取瓶300和紧固件(未图示),回流冷凝管套环100套装在回流冷凝管200的蒸馏液出口端,并能够至少部分地塞入提取瓶300的瓶口中,紧固件穿设回流冷凝管套环100的安装孔130以将回流冷凝管套环100与回流冷凝管200固定连接。优选地,紧固件为顶丝。通过设置安装孔130和紧固件可以用来防止回流冷凝管套环100与回流冷凝管200之间的相对运动,实现两者的固定连接;同时还具有拆装方便、自由组合的优势,同一个回流冷凝管套环100可以跟不同的回流冷凝管200配合使用,或者是同一个回流冷凝管200可以跟不同的回流冷凝管套环100配合使用,从而方便用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参阅图4和图5,回流冷凝管套环100包括主体110,主体110开设有可供回流冷凝管200穿设的通道120,回流冷凝管套环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侧壁、用于供紧固件穿设的至少两个安装孔130,至少两个安装孔130间隔设置并分别连通通道120。具体地,回流冷凝管套环100的外壁适应提取瓶300,回流冷凝管套环100的内壁适应回流冷凝管200。上述回流冷凝管套环100通过在主体110开设有可供回流冷凝管200穿设的通道120,并在侧壁上开设有连通通道120的至少两个安装孔130,至少两个安装孔130间隔设置,回流冷凝管套环100通过穿设安装孔130的紧固件即可固定连接回流冷凝管200,从而当使用回流冷凝管套环100套设在回流冷凝管200上时,能够消弭回流冷凝管200与提取瓶300口径不一致产生的空隙,使回流冷凝管200适应瓶口增大的提取瓶300。优选地,回流冷凝管套环100为非玻璃材质的套环。回流冷凝管套环100采用非玻璃材质,能够降低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机器人完成玻璃件组装时损坏玻璃件的可能性。本实施例中,回流冷凝管套环100为聚四氟乙烯材质的套环。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安装孔13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安装孔130在套环的侧壁沿套环的圆周方向均布,即相邻两个安装孔13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20°,以更好地实现回流冷凝管套环100与回流冷凝管200的紧固连接。参阅图5,主体110呈圆台形,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第一部分111的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流冷凝管套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10),所述主体(110)开设有可供回流冷凝管(200)穿设的通道(120),所述回流冷凝管套环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所述侧壁、用于供紧固件穿设的至少两个安装孔(130),至少两个所述安装孔(130)间隔设置并分别连通所述通道(1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流冷凝管套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10),所述主体(110)开设有可供回流冷凝管(200)穿设的通道(120),所述回流冷凝管套环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所述侧壁、用于供紧固件穿设的至少两个安装孔(130),至少两个所述安装孔(130)间隔设置并分别连通所述通道(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流冷凝管套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冷凝管套环为非玻璃材质的套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流冷凝管套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冷凝管套环为聚四氟乙烯材质的套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流冷凝管套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3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安装孔(130)在所述套环的侧壁沿所述套环的圆周方向均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流冷凝管套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10)呈圆台形,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所述第一部分(111)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部分(112)的最大直径,所述安装孔(130)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流冷凝管套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11)的高度为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畅,王淑红,刘雪婷,王铁杰,吕浩峰,关潇滢,郭巧技,鲁艺,李巧列,肖巧清,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深圳市医疗器械检测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