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鲁棒H infinite控制的牵引式挂车轨迹跟踪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0676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鲁棒H infinite控制的牵引式挂车轨迹跟踪方法,属于无人驾驶中的轨迹跟踪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S1:对牵引式挂车进行动力学建模,包括轮胎侧偏刚度不确定性及外部扰动建模;S2:利用多面体方法处理动力学模型中参数时变问题;S3:基于牵引式挂车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一种鲁棒H infinite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S4: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求解控制器增益,利用所求解的控制器增益及车辆状态,实时求解牵引式挂车的前轮偏角控制量,实现对期望路径的跟踪行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降低传感器使用成本;考虑车辆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及外部扰动,实现对期望轨迹的准确跟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鲁棒Hinfinite控制的牵引式挂车轨迹跟踪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驾驶中的轨迹跟踪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鲁棒Hinfinite静态输出反馈的牵引式挂车轨迹跟踪方法。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如何在提高货物运输效率的同时,降低货物运输成本,并且保障货物运输安全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公路运输在货物运送中占据了很大比例,而牵引式挂车是公路运输的主力军,其由于强大的货物运输能力而备受关注。为此,合理配置公路资源,提高牵引式挂车运输效率及安全性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而无人驾驶牵引式挂车在提高车辆安全性,通行运输效率方面有很大潜力。但目前,无人驾驶牵引式挂车研究还存在创新不足,关键技术没有取得有效突破等问题。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加快推进牵引式挂车朝着无人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无人驾驶牵引式挂车研究中,轨迹跟踪控制模块是保障车辆对期望轨迹准确跟踪的关键一环。然而,牵引式挂车车辆模型十分复杂,特别是车辆轮胎在道路条件改变时,参数变化较大,这对于控制是十分不利的。另外,道路曲率的变化对于车辆控制又是另一强干扰。现有的车辆轨迹跟踪方法技术,主要针对的是普通货车或汽车;而且现有的一些牵引车轨迹跟踪方法,大都未考虑车辆参数摄动和道路条件改变对控制带来的影响。因此,亟需一种考虑上述因素的牵引式挂车跟踪轨迹方法来解决现有问题。因此,亟需一种针对牵引式挂车的跟踪轨迹方法来解决现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鲁棒Hinfinite控制的牵引式挂车轨迹跟踪方法,创造性地将鲁棒Hinfinite静态输出反馈控制用于实现对牵引式挂车的轨迹跟踪,有效处理车辆行驶中的道路曲率干扰实现准确地跟踪,同时不依赖于对车辆横向速度的精确测量,降低传感器的使用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鲁棒Hinfinite控制的牵引式挂车轨迹跟踪方法,首先建立考虑轮胎不确定性的牵引式挂车的动力学模型,,利用多面体方法处理动力学模型中参数时变问题,采用鲁棒Hinfinite输出反馈控制器对牵引式挂车横向位移进行控制时并考虑了道路曲率干扰,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求解控制器增益,求解出以牵引式挂车的前轮偏角控制量,从而实现牵引式挂车对期望轨迹的跟踪。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对牵引式挂车进行动力学建模,包括轮胎侧偏刚度不确定性及外部扰动建模;S2:利用多面体方法处理动力学模型中参数时变问题;S3:基于牵引式挂车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一种鲁棒Hinfinite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S4: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求解控制器增益,利用所求解的控制器增益及车辆状态,实时求解牵引式挂车的前轮偏角控制量,实现对期望路径的跟踪行驶。进一步,在步骤S1中,对牵引式挂车动力学建模型时,考虑轮胎侧偏刚度不确定性及道路曲率干扰,建立牵引式挂车的横向跟踪模型:由牛顿第二定律有:式中,mtractor和mtrailer分别为牵引车和挂车质量,Iz_tractor和Iz_trailer分别为牵引车和挂车转动惯量,Fyf和Fyr分别为牵引车前轮和后轮所受侧向力,Fy_articulation和Fy_articulation'分别为牵引车铰接点处受力和挂车铰接点处受力,L1和L2分别为牵引车质心距前轴与后轴间的距离,L'1和L'2分别为挂车质心距离其前轴与后轴间距离,c为铰接点距牵引车质心处距离,vx_tractor和vx_trailer分别为牵引车质心纵向速度和挂车质心纵向速度,βtractor和βtrailer分别为牵引车和挂车质心侧偏角,wtractor和wtrailer分别为牵引车和挂车的横摆角速度;根据车辆运动学分析可得如下变量间关系为:则牵引车及挂车轮胎侧偏角为:式中,δ为牵引车转向轮偏转角,α1、α2和α3分别为牵引车前轮、牵引车后轮及挂车轮胎侧偏角,θtractor为牵引车航向角;由牵引车质心位置与参考轨迹位置间的坐标变换得出:式中,ey表示车辆实际位置与期望轨迹间的横向位移偏差,Δψ表示车辆实际横摆角与期望轨迹出的横摆角之差,ρ表示期望轨迹处的道路曲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道路条件及车辆状态的改变,轮胎侧偏刚度是一个时变的不确定参数。故将牵引车及挂车各个轮胎侧偏刚度考虑如下:其中,μi表示时变参数,且满足|μi|≤1,i=1,2,3;C0i为轮胎的标称侧偏刚度;假设轮胎工作于线性区域,则轮胎侧向力表示为:Fyi=Ciαi,i=1,2,3(6)。进一步,为便于后续基于鲁棒Hinfinite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这里选取状态量:设控制变量u(t)为牵引车的前轮偏转角δ,外部扰动w(t)为道路曲率ρ,则牵引式挂车的横向跟踪模型写为如下状态空间形式:式中,A=-M-1N,B=M-1L,F=M-1Q;L=[-C1-(L1+c)C100000]TQ=[000000-vx_tractor]Tz1=(mtractor+mtralier)vx_tractor+C2L2-C1L1+C3(L'1+L'2+c)/vx_tractorz2=cmtractorvx_tractor+C2L2(c-L2)-C1L1(L1+c)/vx_tractorz3=-L'1mtraliervx_tractor-C3(L'1+L'2)(L'1+L'2+c)/vx_tractor。进一步,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在建立的牵引式挂车动力学模型中,牵引车质心的纵向速度vx_tractor会发生较大变化,假设牵引车质心的纵向速度的变化范vx_tractor∈[vminvmax],则1/vx_tractor∈[1/vmax1/vmin];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多面体的顶点个数为22=4;定义:则时变参数vx_tractor、1/vx_tractor表示为:其中,定义:H1=h1h′1,H2=h1h'2,H3=h2h′1,H4=h2h'2;基于式(7)和系统(8)得出多面体形式为:其中,矩阵Ai、Bi和Fi通过将矩阵A中的参数vx_tractor、1/vx_tractor由代替得到。进一步,步骤S3中,设计一种鲁棒Hinfinite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使得系统(9)闭环渐进稳定且具有如下性能指标:为了实现对车辆对期望轨迹的跟踪的同时,不需要依赖对牵引车横向速度的精确测量,故,定义测量输出y(t)=[wtractorθeyΔψ]T为:定义控制输出为:设计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为:将式(12)代入式(9)可得如下车辆闭环跟踪模型:其中,进一步,步骤S4中,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求解控制器增益,具体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鲁棒H infinite控制的牵引式挂车轨迹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S1:对牵引式挂车进行动力学建模,包括轮胎侧偏刚度不确定性及外部扰动建模;/nS2:利用多面体方法处理动力学模型中参数时变问题;/nS3:基于牵引式挂车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一种鲁棒Hinfinite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nS4: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求解控制器增益,利用所求解的控制器增益及车辆状态,实时求解牵引式挂车的前轮偏角控制量,实现对期望路径的跟踪行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鲁棒Hinfinite控制的牵引式挂车轨迹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牵引式挂车进行动力学建模,包括轮胎侧偏刚度不确定性及外部扰动建模;
S2:利用多面体方法处理动力学模型中参数时变问题;
S3:基于牵引式挂车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一种鲁棒Hinfinite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
S4: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求解控制器增益,利用所求解的控制器增益及车辆状态,实时求解牵引式挂车的前轮偏角控制量,实现对期望路径的跟踪行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鲁棒Hinfinite控制的牵引式挂车轨迹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对牵引式挂车动力学建模型时,考虑轮胎侧偏刚度不确定性及道路曲率干扰,建立牵引式挂车的横向跟踪模型:



式中,mtractor和mtrailer分别为牵引车和挂车质量,Iz_tractor和Iz_trailer分别为牵引车和挂车转动惯量,Fyf和Fyr分别为牵引车前轮和后轮所受侧向力,Fy_articulation和Fy_articulation′分别为牵引车铰接点处受力和挂车铰接点处受力,L1和L2分别为牵引车质心距前轴与后轴间的距离,L′1和L′2分别为挂车质心距离其前轴与后轴间距离,c为铰接点距牵引车质心处距离,vx_tractor和vx_trailer分别为牵引车质心纵向速度和挂车质心纵向速度,βtractor和βtrailer分别为牵引车和挂车质心侧偏角,wtractor和wtrailer分别为牵引车和挂车的横摆角速度;
变量间关系为:






则牵引车及挂车轮胎侧偏角为:



式中,δ为牵引车转向轮偏转角,α1、α2和α3分别为牵引车前轮、牵引车后轮及挂车轮胎侧偏角,θtractor为牵引车航向角;
由牵引车质心位置与参考轨迹位置间的坐标变换得出:






式中,ey表示车辆实际位置与期望轨迹间的横向位移偏差,Δψ表示车辆实际横摆角与期望轨迹出的横摆角之差,ρ表示期望轨迹处的道路曲率;
将牵引车及挂车各个轮胎侧偏刚度考虑如下:



其中,μi表示时变参数,且满足|μi|≤1,i=1,2,3;C0i为轮胎的标称侧偏刚度;
假设轮胎工作于线性区域,则轮胎侧向力表示为:
Fyi=Ciαi,i=1,2,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鲁棒Hinfinite控制的牵引式挂车轨迹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状态量:发控制变量u(t)为牵引车的前轮偏转角δ,外部扰动w(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小林杨凯阳鑫籍庆辉胡晓松李佳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