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改善空气流动方式的雾化杯结构,包括上盖和杯体,所述上盖的下方设置有杯体,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导角,所述导角的数量有若干个,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开口,且开口的数量有若干个,所述导角位于开口的四周,所述杯体的底部设置有雾化机接口,杯体的一侧设置有雾化杯手柄,杯体的另一侧设置有药液气溶胶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角、雾化机接口、杯体、上盖和药液气溶胶出口的共同作用,上盖上设置的导角的进气口,在雾化进行过程中能够充分进入空气并且合理引流,使空气与雾化杯内药液气溶胶均匀混合后,通过药液气溶胶出口送出浓度均匀药液气溶胶,也减少了药液在药液瓶里的滞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改善空气流动方式的雾化杯结构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改善空气流动方式的雾化杯结构。
技术介绍
压缩雾化器是产品为呼吸系统雾化治疗的器具,其由主机、导气管、雾化杯(雾量调节盖、雾化芯)面罩、口含、鼻插组成。压缩式雾化器驱动力为压缩空气或氧气,根据文丘里效应,高速气流通过细孔喷嘴时,在其周围同产生负压而将雾化器内的液体卷入并粉碎成大小不等的气溶胶。可用于短效类沙丁胺醇、特布他林、速效类福莫特罗、沙美特罗、异丙托溴胺、布地奈德、氟替卡松、二丙酸倍氯米松、舒利迭、信必可、盐酸氨溴索、α-糜蛋白酶、喷他脒、妥布霉素等药物的雾化治疗。现有的雾化杯上端通过一个含有可旋转开关的药杯盖来控制空气进入的大小,但这种设计未能考虑到雾化杯内的风道情况,使得雾化杯内气流状况混乱,出现雾化药液不能和空气有效地混合或混合不均匀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善空气流动方式的雾化杯结构,具有提高使用者对药物气溶胶的吸入情况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改善空气流动方式的雾化杯结构,包括上盖和杯体,所述上盖的下方设置有杯体,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导角,所述导角的数量有若干个,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开口,且开口的数量有若干个,所述导角位于开口的四周,所述杯体的底部设置有雾化机接口,所述杯体的一侧设置有雾化杯手柄,所述杯体的另一侧设置有药液气溶胶出口。优选的,所述导角的范围为0-180°。优选的,所述雾化杯手柄的形状为L形,且L形具有一定的弧度。优选的,所述杯体的形状为圆柱形,且圆柱形的中部为中空结构。优选的,所述药液气溶胶出口的外表面可连接面罩或口鼻给药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导角、雾化机接口、杯体、上盖和药液气溶胶出口的共同作用,上盖上设置的导角的进气口,在雾化进行过程中能够充分进入空气并且合理引流,使空气与雾化杯内药液气溶胶均匀混合后,通过药液气溶胶出口送出浓度均匀药液气溶胶,也减少了药液在药液瓶里的滞留。2、本技术,通过导角的设置,起到对空气的导流、引射作用,雾化机接口的设置,雾化杯中杯体用于连接雾化机的接口,杯体的设置,可以使药液雾化产生药液气溶胶的主要场所,上盖的设置,取下可倒入药液,雾化时起到辅助进风的作用,雾化杯手柄的设置,方便可使用者持握雾化杯,药液气溶胶出口的设置,连接面罩或口鼻给药装置,将雾化后的药液送出。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盖和杯体分解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角;2、雾化机接口;3、杯体;4、上盖;5、雾化杯手柄;6、药液气溶胶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改善空气流动方式的雾化杯结构,包括上盖4和杯体3,上盖4的设置,取下可倒入药液,雾化时起到辅助进风的作用,所述上盖4的下方设置有杯体3,所述上盖4上设置有导角1,所述导角1的数量有若干个,所述上盖4上设置有开口,且开口的数量有若干个,所述导角1位于开口的四周,所述杯体3的底部设置有雾化机接口2,所述杯体3的一侧设置有雾化杯手柄5,所述杯体3的另一侧设置有药液气溶胶出口6,通过导角1、雾化机接口2、杯体3、上盖4和药液气溶胶出口6的共同作用,上盖4上设置的导角1的进气口,在雾化进行过程中能够充分进入空气并且合理引流,使空气与雾化杯内药液气溶胶均匀混合后,通过药液气溶胶出口6送出浓度均匀药液气溶胶,也减少了药液在药液瓶里的滞留。具体的,所述导角1的范围为0-180°,通过导角1的设置,起到对空气的导流、引射作用。具体的,所述雾化杯手柄5的形状为L形,且L形具有一定的弧度,雾化杯手柄5的设置,方便可使用者持握雾化杯。具体的,所述杯体3的形状为圆柱形,且圆柱形的中部为中空结构,杯体3的设置,可以使药液雾化产生药液气溶胶的主要场所。具体的,所述药液气溶胶出口6的外表面可连接面罩或口鼻给药装置,方便将雾化后的药液送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使用时,将雾化机接口2与雾化机进行连接,药液气溶胶出口6与面罩或口鼻给药装置进行连接,然后将上盖4取下,向杯体3内倒入药液,使用者在使用雾化杯时,吸气过程中,能够有空气从上盖4中进气口进入雾化杯,流随着进气口中的导角1进入雾化杯,从而充分混合形成药液气溶胶,使得药液混合更加均匀并且减少使用者吸入阻力。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改善空气流动方式的雾化杯结构,包括上盖(4)和杯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的下方设置有杯体(3),所述上盖(4)上设置有导角(1),所述导角(1)的数量有若干个,所述上盖(4)上设置有开口,且开口的数量有若干个,所述导角(1)位于开口的四周,所述杯体(3)的底部设置有雾化机接口(2),所述杯体(3)的一侧设置有雾化杯手柄(5),所述杯体(3)的另一侧设置有药液气溶胶出口(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改善空气流动方式的雾化杯结构,包括上盖(4)和杯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的下方设置有杯体(3),所述上盖(4)上设置有导角(1),所述导角(1)的数量有若干个,所述上盖(4)上设置有开口,且开口的数量有若干个,所述导角(1)位于开口的四周,所述杯体(3)的底部设置有雾化机接口(2),所述杯体(3)的一侧设置有雾化杯手柄(5),所述杯体(3)的另一侧设置有药液气溶胶出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空气流动方式的雾化杯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松林,戴泽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贝舒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