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脱出防刺伤安全留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64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46
后脱出防刺伤安全留置针,针管(9)右端固定在针座体(10)上,针管(9)左段穿过衬管(13)插入芯托(7),衬管(13)内嵌入的芯托(7)间隙安装卡接防刺弹片(6),针管(9)左端穿出芯托(7)前端后由导管座(3)左侧穿出针头(1),针头(1)上连接套管(2),针管(9)左端外套接套管(2)。设置防刺弹片、芯托和衬管组合套件,可在留置针后部被误操作拔出时,自动挂套在不锈钢针管的尖端随同脱出,可避免刺伤操作者或病人。稳定可靠而且安全卫生,对针尖进行保护,避免医护人员刺伤而发生交叉感染。降低及杜绝针尖刺伤风险,显著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脱出防刺伤安全留置针
本技术涉及医用输液留置针的意外防护结构改进技术,尤其是后脱出防刺伤安全留置针。
技术介绍
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家长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儿疼痛,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面对患儿这一特殊群体,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和患儿的舒适成为护士及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留置针成功使用的标志和推广的前提。留置针应用技术发展迅速,改进技术不断涌向。例如,有一类已公开技术中,留置针原设计中仅仅通过芯托和衬管各自零件环周上的芯托凸环和衬管凹槽的套装,来形成一体构造。但是,又因结构设计局限,芯托的中部要预留一个矩形防刺弹片安装槽,用于安放防刺弹片,故芯托凸圆环无法完整,在芯托与衬管组装一体后,在外力作用下,存在易被分离的趋势,不但影响装配质量,而且也已在使用中,因为后部脱落,造成对人员意外刺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后脱出防刺伤安全留置针,解决以上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包括针头、套管、导管座、防刺弹片、芯托、针管、针座体和衬管;针管右端固定在针座体上,针管左段穿过衬管插入芯托,衬管内嵌入的芯托间隙安装卡接防刺弹片,针管左端穿出芯托前端后由导管座左侧穿出针头,针头上连接套管,针管左端外套接套管。尤其是,导管座内腔中端填入胶塞,针管穿过胶塞。尤其是,防刺弹片左端有向下弧形弯折的弯钩,防刺弹片右端有向下翻折的直角端,而且,在直角端上开有过针孔,过针孔内径大于针管外径。尤其是,针管左端有针尖,针管在针尖旁有突出的卡绊,针管右端有环形突出的针尾。尤其是,针座体左段呈管状,针座体右端有座尾端,座尾端左侧有环槽,针管右端插入固定在针座体内针座尾端上。尤其是,在芯托左端部设有2个前凸挂钩,在衬管筒底相应位置设有2个半月形挂孔。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设置防刺弹片、芯托和衬管组合套件,可在留置针后部被误操作拔出时,自动挂套在不锈钢针管的尖端随同脱出,可避免刺伤操作者或病人。稳定可靠而且安全卫生对针尖进行保护,避免医护人员刺伤而发生交叉感染。降低及杜绝针尖刺伤风险,显著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前后部分拔出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前后部分组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保护针管尖端作用机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防刺弹片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芯托和衬管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针管穿过防刺弹片、芯托和衬管装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1针管穿过防刺弹片、芯托和衬管装配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针头、2-套管、3-导管座、4-胶塞、5-翼片、6-防刺弹片、7-芯托、8-尾板、9-针管、10-针座体、11-连筋、12-输注延长管、13-衬管;61-弯钩、62-直角端、63-过针孔;91-针尖、92-卡绊、93-针尾;101-针座尾端;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原理在于,由于原设计中仅通过芯托7和衬管13环周上的芯托凸环和衬管凹槽的配合,试图形成一体构造。但是又因局限于结构设计,芯托7的中部矩形槽安放防刺弹片6,故芯托凸圆环不完整,不能保证构件随针头一起拔出。如遇误操作拔出后部分时,针尖如无遮挡,必会刺伤操作者或病人。本技术中,完善优化设计防护组合构件,使芯托7和衬管13形成非常可靠的一体构造。本技术包括:针头1、套管2、导管座3、防刺弹片6、芯托7、针管9、针座体10和衬管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附图1至8所示,针管9右端固定在针座体10上,针管9左段穿过衬管13插入芯托7,衬管13内嵌入的芯托7间隙安装卡接防刺弹片6,针管9左端穿出芯托7前端后由导管座3左侧穿出针头1,针头1上连接套管2,针管9左端外套接套管2。前述中,导管座3内腔中端填入胶塞4,针管9穿过胶塞4。前述中,防刺弹片6左端有向下弧形弯折的弯钩61,防刺弹片6右端有向下翻折的直角端62,而且,在直角端62上开有过针孔63,过针孔63内径大于针管9外径。前述中,针管9左端有针尖91,针管9在针尖91旁有突出的卡绊92,针管9右端有环形突出的针尾93。前述中,针座体10左段呈管状,针座体10右端有针座尾端101,针座尾端101左侧有环槽,针管9右端插入固定在针座体10内针座尾端101上。本技术实施例中,导管座3上通过尾板8连接输注延长管12。针座体10上通过连筋11连接翼片5。本技术实施例中,防刺弹片6、芯托7和衬管13构成的组合件在与前部分离时,会在针管9上顺势前移到针管9左端后停住,整体设计是不允许再次插入使用。本技术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保护不锈钢针尖91关键作用的主要零件芯托7和衬管13的装配特性说明;在芯托7左端部设有2个前凸挂钩,在衬管13筒底相应位置设有2个半月形挂孔,当防刺弹片6、芯托7和衬管13组合件组装到不锈钢针管9上后,将芯托7和衬管13安装到位。当留置针后部被误操作拔出时,防刺弹片6、芯托7和衬管13组合件,会移至针管9左端,其中的防刺弹片弯钩61会自动向下回弹,包住不锈钢针尖91;当防刺弹片6、芯托7和衬管13组合件继续在针管9上向左滑移时,防刺弹片6的直角端62后的过针孔63就会被针管9两侧的卡绊92卡住而停止左移。本技术实施例中,确保芯托7与衬管13组装一体后,即使在较大的外力作用下,也很难将两者分离,从而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同时,滞留前、后两部分结构可以分离,一旦留置针后部被误操作拔出,防刺弹片6、芯托7和衬管13组合件可自动挂套在不锈钢针管9的不锈钢针管尖端91,可避免刺伤操作者或病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后脱出防刺伤安全留置针,包括针头(1)、套管(2)、导管座(3)、防刺弹片(6)、芯托(7)、针管(9)、针座体(10)和衬管(13);其特征在于,针管(9)右端固定在针座体(10)上,针管(9)左段穿过衬管(13)插入芯托(7),衬管(13)内嵌入的芯托(7)间隙安装卡接防刺弹片(6),针管(9)左端穿出芯托(7)前端后由导管座(3)左侧穿出针头(1),针头(1)上连接套管(2),针管(9)左端外套接套管(2)。/n

【技术特征摘要】
1.后脱出防刺伤安全留置针,包括针头(1)、套管(2)、导管座(3)、防刺弹片(6)、芯托(7)、针管(9)、针座体(10)和衬管(13);其特征在于,针管(9)右端固定在针座体(10)上,针管(9)左段穿过衬管(13)插入芯托(7),衬管(13)内嵌入的芯托(7)间隙安装卡接防刺弹片(6),针管(9)左端穿出芯托(7)前端后由导管座(3)左侧穿出针头(1),针头(1)上连接套管(2),针管(9)左端外套接套管(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脱出防刺伤安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导管座(3)内腔中端填入胶塞(4),针管(9)穿过胶塞(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脱出防刺伤安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防刺弹片(6)左端有向下弧形弯折的弯钩(61),防刺弹片(6)右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普益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