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Y型留置针延长管座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0648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Y型留置针延长管座固定装置,包括基板,基板底部为医用胶用于贴敷在人体皮肤上,基板上表面设有用于固定留置针延长管固定座的非封闭式中空结构,该结构外表面设有保护层,包括缓冲座、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缓冲座左侧设有第一护板,缓冲座右侧设有第二护板,非封闭式中空结构内部用于放置延长管座,非封闭式中空结构前端留有用于固定延长管座尾部的第一固定孔,其后端留有用于固定延长管座头部的第二固定孔,非封闭式中空结构顶部设有魔术贴用于固定延长管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固定方便,大大提高了留置针延长管座固定的便捷性,同时大大降低其对病患的压疮不良反应,提高病患的舒适度,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Y型留置针延长管座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Y型留置针延长管座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够大大减少患者因为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同时也能消除对打针的恐惧,并且针对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可以减少其静脉损伤,便于临床用药,因此留置针的使用非常普遍,通常留置针留置时间为72-96h,临床上就留置针的固定,多采用输液贴或者3M胶贴固定,但存在以下弊端:一,采用输液贴,其长度和粘度不够,粘贴不牢,容易松动滑脱,存在安全隐患;二,采用3M胶贴,粘度优于输液贴,但是宽度、长度需要自行裁剪,耗费时间以及人力,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降低其工作效率;临床上不论是输液贴还是3M胶贴,采用高举平台法固定,但是由于留置针留时间长,仍会给病人留下压痕,使用舒适度体验差,特别是针对水肿患者,其皮肤水中严重,及其容易产生压痕、破皮,破皮组织容易感染,存在其他安全隐患,因此能够换件延长管座固定以及杜绝其压力造成皮肤损伤的固定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延长管座未采用固定以及延长管座容易造成皮肤损伤等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Y型留置针延长管座固定装置,不仅解决其固定的问题,提高留置针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同时杜绝延长管座对皮肤的压痕以及损伤,提高病患使用的舒适性,其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Y型留置针延长管座固定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底部设有医用低敏胶用于贴敷在人体皮肤上,位于基板上表面设有用于固定留置针延长管固定座的非封闭式中空结构,该结构外表面设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将所属所述非封闭式中空结构固定于基板上,非封闭式中空结构包括缓冲座、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其厚度为1.5-4cm,所述缓冲座左侧设有第一护板,所述缓冲座右侧设有第二护板,所述缓冲座、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末端留有间隙形成非封闭式中空结构内部用于放置延长管座,所述非封闭式中空结构前端留有用于固定延长管座尾部的第一固定孔,其后端留有用于固定延长管座头部的第二固定孔,所述非封闭式中空结构顶部设有魔术贴用于固定延长管座。进一步的,所述魔术贴一端固定于第一护板端部,位于魔术贴上表面分别设有魔术贴钩面和魔术贴毛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护板为圆弧板状结构并垂直缓冲座设置,其底部和缓冲座连接,所述第一护板为等宽护板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护板为弧形板状结构并垂直于缓冲座设置,其底部和缓冲座连接,所述第二护板后端护板的宽度小于其前端护板的宽度。进一步的,所述魔术贴的长度大于非封闭端口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护板末端设有卡扣,所述卡扣用于魔术贴贯穿回绕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座、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厚度为2-3cm,其材质为软聚硅酮泡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采用将留置针延长管座利用的非封闭式中空结构对其进行固定,其中采用的缓冲座以及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将留置针延长管座进行固定,同时利用缓冲座和护板结构,杜绝了延长管座对皮肤造成压力从而造成压痕以及破皮损伤,提高留置针在置留72-96h内的使用安全,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避免采用输液贴或者3M胶贴需要频繁更换的问题,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同时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同时确保患者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前视结构示意图,其中魔术贴未和卡口连接固定。图4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魔术贴为展开状态。其中,1-基板,2-缓冲座,3-第一护板,4-第二护板,5-第二固定孔,6-第一固定孔,7-卡扣,8-魔术贴,9-保护层,10-魔术贴钩面,11-魔术贴毛面,51-延长管座头部,61-延长管座尾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作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一种适用于Y型留置针延长管座固定装置,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底部设有医用低敏胶布贴敷在人体皮肤上,同时位于基板1上表面设有用于固定留置针延长管12固定座的非封闭式中空结构,该结构外表面设有保护层9,所述非封闭式中空结构包括缓冲座2、第一护板3和第二护板4,其厚度为1.5-4cm,所述缓冲座2左侧设有第一护板3,所述缓冲座2右侧设有第二护板4,所述缓冲座2、第一护板3和第二护板4形成非封闭式中空结构内部用于放置延长管座,所述非封闭式中空结构前端留有用于固定延长管座尾部61的第一固定孔6,其后端留有用于固定延长管座头部51的第二固定孔5,所述非封闭式中空结构顶部设有魔术贴8用于固定延长管座。优选地,所述魔术贴8一端固定于第一护板3端部,位于魔术贴8上表面分别设有魔术贴钩面10和魔术贴毛面11,便于魔术贴翻折进行粘贴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一护板3为圆弧板状结构并垂直缓冲座2设置,其底部和缓冲座2连接,所述第一护板3为等宽护板结构,所述第一护板3等宽的结构为了确保贴合延长管座的外壁,起到固定的作用。优选地,所述第二护板4为弧形板状结构并垂直于缓冲座2设置,其底部和缓冲座2连接,所述第二护板4后端护板的宽度小于其前端护板的宽度,所述第二护板4前宽后窄的结构是为了便于贴合Y型留置针延长管座的外壁,从而起到固定的作用。优选地,所述魔术贴8的长度大于非封闭端间隙的长度,从而实现魔术贴8将第一护板3和第二护板4之间的间隙封闭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二护板4末端设有卡扣7,所述卡扣7用于魔术贴8贯穿翻折固定。优选地,所述缓冲座2、第一护板3和第二护板4厚度为2-3cm,其材质为软聚硅酮泡沫,既满足了医用的要求,同时隔离了延长管座和皮肤接触,杜绝压力性损伤,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度。实施例:使用时,首先将设有医用低敏胶布贴敷于留置针延长管12座的固定位置上,按后将留置针延长管座头部51正对第二固定孔5、延长管座尾部61正对第一固定孔6,并将延长管座正对第一护板3和第二护板4之间的间隙(参见图2-3),将延长管座卡进非封闭式中空结构内部,实现延长管座的初步固定,其中缓冲座2、第一护板3和第二护板4外表面设有一层保护层9,该保护层9用于将缓冲座2、第一护板3和第二护板4固定于基板1上,位于第一护板3的保护层末端连接有一体式的魔术贴8,所述魔术贴8上表面设有魔术贴钩面10和魔术贴毛面11,位于第二护板的保护层9末端设有卡扣7,所述卡扣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Y型留置针延长管座固定装置,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底部设有医用低敏胶用于贴敷在人体皮肤上,位于基板(1)上表面设有用于固定留置针延长管固定座的非封闭式中空结构,其特征在于:/n该结构外表面设有保护层(9),所述保护层将所属所述非封闭式中空结构固定于基板(1)上,非封闭式中空结构包括缓冲座(2)、第一护板(3)和第二护板(4),其厚度为1.5-4cm,所述缓冲座(2)左侧设有第一护板(3),所述缓冲座(2)右侧设有第二护板(4),所述缓冲座(2)、第一护板(3)和第二护板(4)末端留有间隙形成非封闭式中空结构内部用于放置延长管座,所述非封闭式中空结构前端留有用于固定延长管座尾部(61)的第一固定孔(6),其后端留有用于固定延长管座头部(51)的第二固定孔(5),所述非封闭式中空结构顶部设有魔术贴(8)用于固定延长管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Y型留置针延长管座固定装置,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底部设有医用低敏胶用于贴敷在人体皮肤上,位于基板(1)上表面设有用于固定留置针延长管固定座的非封闭式中空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结构外表面设有保护层(9),所述保护层将所属所述非封闭式中空结构固定于基板(1)上,非封闭式中空结构包括缓冲座(2)、第一护板(3)和第二护板(4),其厚度为1.5-4cm,所述缓冲座(2)左侧设有第一护板(3),所述缓冲座(2)右侧设有第二护板(4),所述缓冲座(2)、第一护板(3)和第二护板(4)末端留有间隙形成非封闭式中空结构内部用于放置延长管座,所述非封闭式中空结构前端留有用于固定延长管座尾部(61)的第一固定孔(6),其后端留有用于固定延长管座头部(51)的第二固定孔(5),所述非封闭式中空结构顶部设有魔术贴(8)用于固定延长管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Y型留置针延长管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8)一端固定于第一护板(3)端部,位于魔术贴(8)上表面分别设有魔术贴钩面(10)和魔术贴毛面(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来娟路艳霞王佃可孙瑶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