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过率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0626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过率调整装置,包括:旋转中心区域,以及围绕旋转中心区域设置的环形结构;环形结构包括透过率调整区和完全透光区;透过率调整区垂直于旋转中心区域轴向的第一侧边与完全透光区垂直于旋转中心区域轴向的第三侧边连接;透过率调整区垂直于旋转中心区域轴向的第二侧边与完全透光区垂直于旋转中心区域轴向的第四侧边连接;透过率调整区设置有阵列排布的透光孔,透过率调整区的透光面积在沿围绕旋转中心区域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上逐渐增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过率调整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机械式透过率调整装置的透过率调整上限受到限制,并且不能实现透过率的连续调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过率调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照
,尤其涉及一种透过率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双光源或者多光源形式的照明系统,不同的光源在在同一功率下的光功率存在一定差异。例如,若光源为汞灯,对于多个汞灯的照明系统而言,不同汞灯在同一功率下的光功率存在2%左右的差异。当光功率存在偏差时,需要通过调整光源功率的方式使各光源光功率一致。但是本方式成本高昂,操作复杂,且时间较久。因此现常在照明系统中增设透过率调整装置,对照明系统发出的光线进行调整,获取更加均匀的光照条件。透过率调整装置可采用光学式补偿器或机械式叶片。光学式补偿器沿光轴方向上占用空间较大,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机械式叶片通过旋转的方式对照明面积进行遮挡调整,从而实现对照明系统的均光调整,现通常采用机械式叶片形成透过率调整装置,称为机械式透过率调整装置。但是,现有的机械式透过率调整装置的透过率调整上限受到限制,并且不能够实现透过率的连续调整,不能够有效解决照明系统中各光源的光功率偏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透过率调整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机械式透过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过率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旋转中心区域,以及围绕所述旋转中心区域设置的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包括透过率调整区和完全透光区;所述透过率调整区垂直于旋转中心区域轴向的第一侧边与所述完全透光区垂直于旋转中心区域轴向的第三侧边连接;所述透过率调整区垂直于旋转中心区域轴向的第二侧边与所述完全透光区垂直于旋转中心区域轴向的第四侧边连接;/n所述透过率调整区设置有阵列排布的透光孔,所述透过率调整区的透光面积在沿围绕所述旋转中心区域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上逐渐增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过率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中心区域,以及围绕所述旋转中心区域设置的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包括透过率调整区和完全透光区;所述透过率调整区垂直于旋转中心区域轴向的第一侧边与所述完全透光区垂直于旋转中心区域轴向的第三侧边连接;所述透过率调整区垂直于旋转中心区域轴向的第二侧边与所述完全透光区垂直于旋转中心区域轴向的第四侧边连接;
所述透过率调整区设置有阵列排布的透光孔,所述透过率调整区的透光面积在沿围绕所述旋转中心区域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上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过率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沿围绕所述旋转中心区域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上,所述透过率调整区的所述透光孔的孔密度相同,所述透光孔的尺寸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过率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沿围绕所述旋转中心区域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上,所述透过率调整区的所述透光孔的尺寸相同,所述透光孔的孔密度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过率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过率调整区包括沿围绕所述旋转中心区域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上依次设置的多个子调整区;各个所述子调整区的所述透光孔的孔密度相同;在沿围绕所述旋转中心区域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上,不同所述子调整区的所述透光孔的尺寸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过率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过率调整区包括沿围绕所述旋转中心区域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上依次设置的多个子调整区;所述多个子调整区的设置的透光孔的尺寸相同;在沿围绕所述旋转中心区域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上,不同所述子调整区的所述透光孔的孔密度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透过率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子调整区的尺寸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过率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完全透光区的面积为所述子调整区的k倍;其中,k为正整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仁洁侯宝路湛宾洲胡小林吴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