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玉丽专利>正文

一种辅助行走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0542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行走护理装置,包括框架、主轴、滑杆,辅助行走护理装置共设有两根主轴、滑杆以及两个框架,主轴和滑杆呈垂直贯穿设置在框架的四角,并与框架活动连接,主轴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轮,主轴的顶部设有水平设置的顶棚,且顶棚与主轴、滑杆的顶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框架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悬挂机构;框架包括升降套筒、连杆和套管,连杆呈水平设置在升降套筒、套管的侧壁,且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升降套筒、套管焊接,主轴的侧面设有垂直的齿条,齿条与主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具有能够根据患者高度进行调节且便于操控,具备刹车系统,安全性能更高,能够在室外单独进行辅助行走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行走护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行走护理装置
,具体讲是一种辅助行走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当病人的下肢体受伤,经过手术治疗后,由于腿部肌肉长期不运动,会短暂丧失行动能力,还需要配合锻炼进行复健,以此来恢复腿部活力,腿部复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需要搭配专门的行走护理装置来辅助行走。经过检索发现,专利号CN204684107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护理用辅助行走装置”,包括两根架拐,其特征是,每根架拐通过链子连接一根半圆形杆,两根半圆形杆的一端铰接在一起,另一端能卡接在一起,半圆形杆向下连接有连接杆;还包括设有万向行走轮的行走圈,行走圈上设有立杆,连接杆和立杆之间能插接在一起。然而,经过分析发现,现有的辅助行走护理装置需要患者配合手臂力量来辅助行走,无法摆脱拐杖,当累了时不便于休息,而且手臂力量较小的患者将无法支撑起身体,并且安全性能较差,当患者单独进行行走锻炼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辅助行走护理装置,具有能够根据患者高度进行调节且便于操控,具备刹车系统,安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行走护理装置,包括框架(1)、主轴(2)、滑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行走护理装置共设有两根主轴(2)、滑杆(3)以及两个框架(1),所述主轴(2)和滑杆(3)呈垂直贯穿设置在框架(1)的四角,并与框架(1)活动连接,所述主轴(2)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轮(4),所述主轴(2)的顶部设有水平设置的顶棚(5),且所述顶棚(5)与主轴(2)、滑杆(3)的顶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框架(1)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悬挂机构(6);所述框架(1)包括升降套筒(11)、连杆(12)和套管(13),所述连杆(12)呈水平设置在升降套筒(11)、套管(13)的侧壁,且所述连杆(12)的两端分别与升降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行走护理装置,包括框架(1)、主轴(2)、滑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行走护理装置共设有两根主轴(2)、滑杆(3)以及两个框架(1),所述主轴(2)和滑杆(3)呈垂直贯穿设置在框架(1)的四角,并与框架(1)活动连接,所述主轴(2)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轮(4),所述主轴(2)的顶部设有水平设置的顶棚(5),且所述顶棚(5)与主轴(2)、滑杆(3)的顶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框架(1)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悬挂机构(6);所述框架(1)包括升降套筒(11)、连杆(12)和套管(13),所述连杆(12)呈水平设置在升降套筒(11)、套管(13)的侧壁,且所述连杆(12)的两端分别与升降套筒(11)、套管(13)焊接,所述主轴(2)的侧面设有垂直的齿条(21),所述齿条(21)与主轴(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滑杆(3)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行走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套筒(11)还包括单向棘爪(111)、曲轴(112)和弹簧(113),所述曲轴(112)的底端与升降套筒(11)的内侧壁铰接,所述单向棘爪(111)与曲轴(112)的顶端焊接,所述弹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丽佐泰美
申请(专利权)人:王玉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