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儿眼部术后护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科护理装置
,具体为一种小儿眼部术后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眼科病人手术后,尤其是视网膜手术后,由于病人在眼内注射有气体,用来帮助小儿康复,小儿术后,医院医生一般会用药棉和纱布来包扎伤口,小儿术后伤口包扎过后,会有些瘙痒、疼痛不适的症状,难以保证小儿不去触碰伤口,且用纱布包装的伤口不定期换药块,也不方便更换药棉,医生用纱布来包扎伤口,容易产生细菌感染。因此,需要一种小儿眼部术后护理装置,来正常护理小儿的眼部,早日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儿眼部术后护理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小儿眼部术后护理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换药板和储药板,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槽孔,所述槽孔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换药板,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槽孔,所述槽孔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储药板,所述第一壳体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左绑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儿眼部术后护理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换药板(3)和储药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槽孔,所述槽孔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换药板(3),所述第二壳体(2)的上表面开设有槽孔,所述槽孔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储药板(4),所述第一壳体(1)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左绑带(5),所述第一壳体(1)外表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右绑带(6),所述第二壳体(2)外表面的正面开设有透风口(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眼部术后护理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换药板(3)和储药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槽孔,所述槽孔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换药板(3),所述第二壳体(2)的上表面开设有槽孔,所述槽孔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储药板(4),所述第一壳体(1)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左绑带(5),所述第一壳体(1)外表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右绑带(6),所述第二壳体(2)外表面的正面开设有透风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眼部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药板(3)包括固定块(301)、上药孔(302)和药棉(303),所述固定块(301)的中部开设有上药孔(302),所述上药孔(302)的内部放置有药棉(303),所述固定块(301)的两端均固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