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护腰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可水洗的贴身护腰发热单元,包括内、外表面弹性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设在内、外表面弹性布之间由内往外依次布置的第一防水层、发热片、第二防水层;所述的第一防水层与内表面弹性布贴合,所述的第二防水层与外表面弹性布贴合,所述的发热片与所述的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紧密贴合;所述的内表面弹性布与外表面弹性布通过缝合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水洗的贴身护腰发热单元,通过增设防水设计,可使贴身护腰单元里面的发热单元不被水浸入,并且还可加设振动单元,贴身穿戴,通过发热振动功能的加持,效果更好,可多次水洗贴身穿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水洗的贴身护腰发热单元
本技术涉及护腰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水洗的贴身护腰发热单元。
技术介绍
现如今,有很多腰部不适人群或者腰部需要塑形的人群喜欢穿戴护腰带,像一些直接穿戴在衣物外的护腰带虽然可发热振动,但其体积大、携带不方便,不适于长时间佩戴在身上;而像一些可贴身护腰带,由于与皮肤直接接触,需要经常洗涤,但其一般不具有防水功能,只能起到支撑作用,没有发热振动功能,护腰效果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水洗的贴身护腰发热单元,通过增设防水设计,可使贴身护腰单元里面的发热单元不被水浸入,并且还可加设振动单元,贴身穿戴,通过发热振动功能的加持,效果更好,可多次水洗贴身穿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水洗的贴身护腰发热单元,包括内、外表面弹性布,还包括布设在内、外表面弹性布之间由内往外依次布置的第一防水层、发热片、第二防水层;所述的第一防水层与内表面弹性布贴合,所述的第二防水层与外表面弹性布贴合,所述的发热片与所述的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紧密贴合;所述的内表面弹性布与外表面弹性布通过缝合连接在一起。在上述的可水洗的贴身护腰发热单元中,所述的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均为硅胶层,所述的硅胶层为2-3mm。在上述的可水洗的贴身护腰发热单元中,所述的发热片镜像对称分布在所述的第一防水层的两侧。在上述的可水洗的贴身护腰发热单元中,所述的发热片上布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固定孔。在上述的可水洗的贴身护腰发热单元中,还包括振动单元。在上述的可水洗的贴身护腰发热单元中,所述的振动单元为若干振动马达,所述的振动马达均匀布设在第二防水层上,固定在第二防水层与发热片贴合处;所述的振动马达被硅胶包裹。在上述的可水洗的贴身护腰发热单元中,所述的振动马达套设有防水套层,通过防水套层的下表面固定在第二防水层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发热片置于两层硅胶层中间,可使发热片置于一个密封性好的空间内,避免外界物体的进入影响其性能,达到可水洗的目的;在第二防水层上加设振动马达,在加热的同时振动,使血液循环加快,护腰效果更好,且在马达上用硅胶覆盖或者用防水套层,均可保证马达在护腰水洗时不被水浸入影响其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贴身护腰发热单元的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贴身护腰发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内表面弹性布、2-外表面弹性布,3-第一防水层,4-发热片,5-第二防水层,6-固定孔,7-振动单元,8-防水套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2,一种可水洗的贴身护腰发热单元,包括内、外表面弹性布2,还包括布设在内、外表面弹性布2之间由内往外依次布置的第一防水层3、发热片4、第二防水层5;所述的第一防水层3与内表面弹性布1贴合,所述的第二防水层5与外表面弹性布2贴合,所述的发热片4与所述的第一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5紧密贴合;所述的内表面弹性布1与外表面弹性布2通过缝合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的内表面弹性布1上印刷上一层或者多层第一防水层3,将所述的发热片4放置在第一防水层3上,再印刷第二防水层5,使所述的发热片4处于一个密封性好的防水层间,在水洗过程中不被外界物质浸入影响;所述的外表面弹性布2上可印刷一层防水层,也可以直接覆盖在所述的第二防水层5内,围绕所述的第一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5的边缘处缝合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5均为硅胶层,所述的硅胶层为2-3mm。硅胶具有较好的防水性、弹性、韧性,不易变形,其与弹性布料能很好的贴合,在水洗过程中能防止水透过硅胶层进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发热片4镜像对称分布在所述的第一防水层3的两侧。发热片4设为两片,对称布置在两侧,能更好的贴合人体的腰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发热片4上布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固定孔6。在发热片4上布设固定孔6,可在固定孔6内涂抹胶水或其它粘合剂,使发热片4更好地固定在第一防水层3上,不容易发生偏离,使其与腰部更好的接触。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振动单元7;所述的振动单元7为若干振动马达,所述的振动马达均匀布设在第二防水层5上,固定在第二防水层5与发热片4贴合处;所述的振动马达被硅胶包裹。所述的振动马达布设在第二防水层5上,再用硅胶将所述的振动马达包裹住,可使振动马达固定住,也可起到防水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振动马达套设有防水套层8,通过防水套层8的下表面固定在第二防水层5上。所述的振动马达采用硅胶包裹,在振动过程中容易因振动使硅胶脱落。采用防水套层8可以很好的起到防水效果且不易因振动而脱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水洗的贴身护腰发热单元,包括内、外表面弹性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设在内、外表面弹性布之间由内往外依次布置的第一防水层、发热片、第二防水层;所述的第一防水层与内表面弹性布贴合,所述的第二防水层与外表面弹性布贴合,所述的发热片与所述的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紧密贴合;所述的内表面弹性布与外表面弹性布通过缝合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水洗的贴身护腰发热单元,包括内、外表面弹性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设在内、外表面弹性布之间由内往外依次布置的第一防水层、发热片、第二防水层;所述的第一防水层与内表面弹性布贴合,所述的第二防水层与外表面弹性布贴合,所述的发热片与所述的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紧密贴合;所述的内表面弹性布与外表面弹性布通过缝合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水洗的贴身护腰发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均为硅胶层,所述的硅胶层为2-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水洗的贴身护腰发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片镜像对称分布在所述的第一防水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可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建言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