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报警约束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45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报警约束手套,包括:手部包裹层、手部支撑板和固定装置,所述手部包裹层为上层网眼布与下层网眼布相互叠合形成的套状结构,所述手部包裹层还设置有供手部深入的开口,所述开口处安装有固定装置,所述手部支撑板内衬设置于下层网眼布中,所述手部支撑板内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固定设置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的插片一端系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饶设在固定在放置槽内的一扭簧上且所述牵引绳背离蜂鸣器的一端穿过下层网眼布连接系有一环状指套,所述环状指套套设于病患中指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患者手部脱离约束手套时自动报警,提醒看护人员,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报警约束手套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报警约束手套。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人们对健康的意识逐渐提升,而现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为健康服务提供新途径,居民的健康与医疗也不再受传统模式的局限,开始寻求各种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式。智慧健康系统概念也就应运而生,而且在“互联网+”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行下,智慧健康相关产业迅速发展,自然而然也营造了可穿戴设备适宜的成长环境。临床上老年及危重患者多伴有认知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常常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等不良事件。为防止意外发生,一般实施约束。约束分为身体约束和化学药物约束,是安全管理中的一项有效措施。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的实质就是身体约束,是精神科一项特殊的护理操作技术。保护性约束的目的就是对自伤、可能伤及他人的患者限制其身体或肢体活动,确保患者安全,保证治疗、护理顺利进行。对于身体约束,国际上没有通用的定义,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美国医疗财政管理局(HCFA)给出的身体约束定义,指使用任何物理措施或机械装置、材料或工具附加在或临近于病人的身体,病人不能轻易将其移除,限制病人的自由活动或使病人不能正常接近自己的身体。在医学领域中,身体约束早期多见于精神科,后来在一些急症室、重症监护室及养老机构也比较常见,据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的统计,长期护理机构中约束率高达25.0%~84.6%。身体约束主要包括床上约束和椅上约束。床上约束常采用床栏,可保护患者不坠床。其次为约束带,是临床较常用的约束用具,其种类较多。椅上约束形式主要是椅上约束带和轮椅。其他的约束形式还包括:手套、毛毯和床单、约束衣、约束背心等。在身体约束中,而上肢约束又尤其重要。不同形式的约束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通常用于躁动患者或精神科患者,可预防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Extubation,UEX)等不良事件,以保证患者安全。但身体约束不当不仅不能有效地预防非计划性拔管,同时带来并发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防止患者非计划拔出各种管道,或限制躁动者自伤或他伤,使用约束手套进行保护性约束非常重要。目前传统约束手套主要存在三大问题:第一,传统约束手套为了保证约束有效,而将患者手部戴上约束手套并将患者手部系于床沿,使患者手部持续低垂,导致手部因活动受限而肿胀;第二,患者手部长期被约束在手套内,缺少必要的锻炼会引起患者手部运动功能减弱,肌力减退;第三,传统约束手套将患者手部全部套住,透气性差,舒适性差,患者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第四,当患者手部被约束,医务人员观察约束肢体指端颜色、血运、皮肤时,需要将手套全部脱下,才能暴露所需的观察部位,这样不利于对病人指端血运、感觉、皮温及手指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和指血糖监测;第五,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被约束后,需要求助时无法触及床边报警器,存在安全隐患。现需要一种能够当患者手部脱离约束手套时,能够自动报警告知看护人员的约束手套,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报警约束手套,通过对现有约束手套进行技术改造,解决了现有约束手套使用时患者容易挣脱,造成自伤或拔管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报警约束手套,包括:手部包裹层、手部支撑板和固定装置,所述手部包裹层为上层网眼布与下层网眼布相互叠合形成的套状结构,所述手部包裹层还设置有供手部深入的开口,所述开口处安装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手部包裹层开口束紧固定在手腕上,所述手部支撑板内衬设置于下层网眼布中,所述手部支撑板内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固定设置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的插片一端系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饶设在固定在放置槽内的一扭簧上且所述牵引绳背离蜂鸣器的一端穿过下层网眼布连接系有一环状指套,所述环状指套套设于病患中指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双层网眼布,透气性好,通过环状指套约束中指位置,限制了手掌翻转。2)本技术采用环状指套通过牵引绳与蜂鸣器连接,手带动环状指套脱离时拉动牵引绳会拔出蜂鸣器的插片,导致蜂鸣器报警,同时又设置有扭簧,避免手在约束手套内活动时失误带动牵引绳拔出插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手部支撑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蜂鸣器安装处剖面示意图;标号说明:手部包裹层1、上层网眼布11、观测窗口111、透明薄膜112、下层网眼布12、开口13、手部支撑板2、放置槽21、蜂鸣器22、插片221、牵引绳23、扭簧24、环状指套25、高强度防抓板26、透气孔27、固定装置3、带扣31、系带32、魔术贴33、拉链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内容。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报警约束手套,包括:手部包裹层1、手部支撑板2和固定装置3,所述手部包裹层1为上层网眼布11与下层网眼布12相互叠合形成的套状结构,所述手部包裹层1还设置有供手部深入的开口13,所述开口13处安装有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用于将手部包裹层1开口13束紧固定在手腕上,所述手部支撑板2内衬设置于下层网眼布12中,所述手部支撑板2内开设有放置槽21,所述放置槽21内固定设置有蜂鸣器22,所述蜂鸣器22的插片221一端系有牵引绳23,所述牵引绳23饶设在固定在放置槽21内的一扭簧24上且所述牵引绳23背离蜂鸣器22的一端穿过下层网眼布12连接系有一环状指套25,所述环状指套25套设于病患中指处。为了方便固定装置3束缚约束手套,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带扣31和系带32,所述带扣31固定在开口13处左右两端,所述带扣31上穿过有系带32,所述系带32末端还设置有魔术贴33。系带32设置于约束手套外部,使得患者佩戴更加舒适。为了方便体征测量,所述上层网眼布11与下层网眼布12叠合处设置有拉链4,所述拉链4用于打开或封闭约束手套。拉开拉链4能在约束手套前端打开暴露手部。为了方便观测病患手部体征,所述上层网眼布11位于手背处还设置有观测窗口111,所述观测窗口111上缝合有透明薄膜112。为了防止患者无意识抓伤手指,所述手部支撑板2为高强度防抓板26,所述防抓板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27。透气孔27使得约束手套使用更加舒适,避免手部出汗。本实施例采用环状指套25通过牵引绳23与蜂鸣器22连接,手带动环状指套25脱离时拉动牵引绳23会拔出蜂鸣器22的插片221,导致蜂鸣器22报警,同时又设置有扭簧24,避免手在约束手套内活动时失误带动牵引绳23拔出插片22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报警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部包裹层、手部支撑板和固定装置,所述手部包裹层为上层网眼布与下层网眼布相互叠合形成的套状结构,所述手部包裹层还设置有供手部深入的开口,所述开口处安装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手部包裹层开口束紧固定在手腕上,所述手部支撑板内衬设置于下层网眼布中,所述手部支撑板内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固定设置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的插片一端系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饶设在固定在放置槽内的一扭簧上且所述牵引绳背离蜂鸣器的一端穿过下层网眼布连接系有一环状指套,所述环状指套套设于病患中指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报警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部包裹层、手部支撑板和固定装置,所述手部包裹层为上层网眼布与下层网眼布相互叠合形成的套状结构,所述手部包裹层还设置有供手部深入的开口,所述开口处安装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手部包裹层开口束紧固定在手腕上,所述手部支撑板内衬设置于下层网眼布中,所述手部支撑板内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固定设置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的插片一端系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饶设在固定在放置槽内的一扭簧上且所述牵引绳背离蜂鸣器的一端穿过下层网眼布连接系有一环状指套,所述环状指套套设于病患中指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报警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磊吴海峰徐芳王丽季云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