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桡动脉压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37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桡动脉压迫器,包括用于支撑手臂的支撑垫、分别设置在支撑垫对称两侧的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以及可沿第一连接带或第二连接带长度方向滑动的压迫头;压迫头包括上端部和下端部,在上端部上开设有通孔,第一连接带或第二连接带穿过通孔;当第一连接带端部和第二连接带端部连接后,压迫头的下端部对手臂上的待压迫点实施压力,通过调节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连接松紧程度来调节压力的大小。该压迫器可灵活地调节压迫位置,通过调节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连接松紧程度来调节实施在待压迫点的压力大小,简单易实施;减轻了患者疼痛、增加了穿刺过程、手术过程和压迫过程的舒适度,提高了桡动脉穿刺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桡动脉压迫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止血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桡动脉压迫器。
技术介绍
通常情况下,介入诊断和治疗的手术,尤其是心脏内科的介入手术,是通过患者的挠动脉通路来实现的,挠动脉通路的介入手术具有并发症少、患者卧床限制活动是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等优点,但同其它的动脉穿刺的手术一样,术后的动脉完全止血是介入手术后防止穿刺点出血的重要一环,通常使用压迫动脉穿刺点方法进行动脉止血。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挠动脉压迫器,主要有气囊压迫器和旋钮压迫器两大类。前者通过向气囊内注入不同体积的空气来控制气囊对挠动脉穿刺点的压力来达到止血目的,后者则通过旋钮来控制对挠动脉穿刺点的压力来达到止血目的。但是,由于需要设置专门的压力调节机构,导致这些动脉压迫器的结构比较复杂,同时,这些压迫器的压迫点位置不易调节,无法根据患者手臂粗细以及患者桡动脉物理结构不同做适应性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桡动脉压迫器。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桡动脉压迫器,包括用于支撑手臂的支撑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桡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手臂的支撑垫、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垫对称两侧的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以及可沿第一连接带或第二连接带长度方向滑动的压迫头;/n所述压迫头包括上端部和下端部,在所述上端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带或第二连接带穿过所述通孔;/n第一连接带端部和第二连接带端部可拆卸连接;/n当第一连接带端部和第二连接带端部连接后,所述压迫头的下端部对手臂上的待压迫点实施压力,通过调节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连接松紧程度来调节所述压力的大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桡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手臂的支撑垫、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垫对称两侧的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以及可沿第一连接带或第二连接带长度方向滑动的压迫头;
所述压迫头包括上端部和下端部,在所述上端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带或第二连接带穿过所述通孔;
第一连接带端部和第二连接带端部可拆卸连接;
当第一连接带端部和第二连接带端部连接后,所述压迫头的下端部对手臂上的待压迫点实施压力,通过调节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连接松紧程度来调节所述压力的大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上调节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连接松紧程度的松紧调节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桡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调节机构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带端部和第二连接带端部的孔扣和与所述孔扣配合的多个扣孔,所述多个扣孔沿第二连接带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桡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调节机构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带端部和第二连接带端部的皮带扣和与所述皮带扣配合的多个皮带齿,所述多个皮带齿沿第二连接带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周洋刘宇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