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鼻内窥镜术后的护理面罩
本申请涉及临床护理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鼻内窥镜术后的护理面罩。
技术介绍
鼻内窥镜术是目前医学临床普遍使用的治疗技术,其特点为:微创、损伤小、恢复快。据疾病种类不同,鼻内窥镜术后的患者24小时内出血量可以达到30至200毫升,平均70毫升;术后2小时内,平均出血量位19.61+/-0.95ml。目前鼻内窥镜术后使用的常用填塞敷料为:明胶海绵、膨胀海绵、藻酸钙等,但病人的出血量大于如上敷料的最大吸水量。故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频繁擦拭伤口渗血,以观察渗血情况和保证患者局部舒适度;由于是鼻腔内填塞敷料一般需持续24-48小时,才能达到有效止血目的,故不会轻易更换填塞敷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鼻内窥镜术后的护理面罩,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鼻腔外术后的护理面罩,包括面罩主体,所述面罩主体两端设有弹性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主体覆盖人脸的鼻部,所述面罩主体内对应人脸的鼻孔凹设有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鼻内窥镜术后的护理面罩,包括面罩主体,所述面罩主体两端设有弹性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主体覆盖人脸的鼻部,所述面罩主体内对应人脸的鼻孔凹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吸水材料,所述面罩主体上设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依次通过导线连接的喇叭、电路板以及检测电极,所述检测电极有一对,一对所述检测电极对称设置在卡槽的两侧,所述检测电极与吸水材料接触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鼻内窥镜术后的护理面罩,包括面罩主体,所述面罩主体两端设有弹性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主体覆盖人脸的鼻部,所述面罩主体内对应人脸的鼻孔凹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吸水材料,所述面罩主体上设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依次通过导线连接的喇叭、电路板以及检测电极,所述检测电极有一对,一对所述检测电极对称设置在卡槽的两侧,所述检测电极与吸水材料接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鼻内窥镜术后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