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靳钧专利>正文

嵌入式旋转散热型LED灯及其散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0316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嵌入式旋转散热型LED灯及其散热方法,其装置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LED灯头,且电路板的顶部设置有相应的电路结构,所述电路板的外围设置有转动连接的分隔筒,所述电路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导线管,且导线管的顶端固定有水平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有环状结构的连接件;其散热方法包括将电路板以上部分嵌入式安装于灯座内,而分别通过滤网筒和分隔筒之间底部的进气孔,以及分隔筒和固定筒之间底部的出气孔与外部环境空气接触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热量积结于顶部而难以散出,且避免仅利用单腔室开孔来流通散热难以发挥旋转散热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嵌入式旋转散热型LED灯及其散热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LED灯
,尤其涉及嵌入式旋转散热型LED灯及其散热方法。
技术介绍
LED又称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随着科技发展,传统的灯具逐渐被LED灯所取代,LED灯使用过程中其灯头和其顶部连接的电路板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热量积结会影响LED灯的正常使用。现有技术中涉及有旋转散热型的LED灯,将LED灯顶部固定用的电路板设置于可转动的壳体内,在使用过程通过壳体转动来加快顶部的散热效果,但是现有技术实际在使用LED灯的过程中,往往是将LED灯的安装电路板嵌入式地装在灯座内部,仅将LED灯头设置于外部进行使用,而通过电路板顶部转动的壳体进行辅助散热时,其热量仍然留存于灯座内部,因而对于嵌入式的LED灯头来说,旋转散热的实际散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嵌入式旋转散热型LED灯及其散热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嵌入式旋转散热型LED灯,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嵌入式旋转散热型LED灯,包括电路板(1),所述电路板(1)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LED灯头(2),且电路板(1)的顶部设置有相应的电路结构,所述电路板(1)的外围设置有转动连接的分隔筒(8),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导线管(3),且导线管(3)的顶端固定有水平放置的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底部固定有环状结构的连接件(5),且连接件(5)的底端设置有圆环状结构的水平部,所述连接件(5)内壁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滤网筒(6),且滤网筒(6)的内部构成有散热腔(7),所述连接件(5)外壁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分隔筒(8),且分隔筒(8)内壁和滤网筒(6)外壁之间构成有连接腔(...

【技术特征摘要】
1.嵌入式旋转散热型LED灯,包括电路板(1),所述电路板(1)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LED灯头(2),且电路板(1)的顶部设置有相应的电路结构,所述电路板(1)的外围设置有转动连接的分隔筒(8),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导线管(3),且导线管(3)的顶端固定有水平放置的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底部固定有环状结构的连接件(5),且连接件(5)的底端设置有圆环状结构的水平部,所述连接件(5)内壁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滤网筒(6),且滤网筒(6)的内部构成有散热腔(7),所述连接件(5)外壁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分隔筒(8),且分隔筒(8)内壁和滤网筒(6)外壁之间构成有连接腔(9),所述固定板(4)底部与电路板(1)外壁之间固定有固定筒(10),且固定筒(10)内壁和分隔筒(8)的外壁之间构成有排热腔(11),所述连接件(5)的外壁开设有环形阵列分布的通孔(14),所述连接腔(9)的底部开设有环形阵列分布的进气孔(12),且排热腔(11)的底部开设有环形阵列分布的出气孔(13),所述固定筒(10)采用导热材料制作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旋转散热型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筒(6)的顶部设置成圆台状结构,且滤网筒(6)圆周外壁的顶部向着远离导线管(3)的一侧倾斜向下,滤网筒(6)内壁的顶部固定有环形阵列分布的散热片(15),散热片(15)设置成弧形结构,且散热片(15)的一侧穿透至滤网筒(6)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旋转散热型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12)的顶端向着靠近导线管(3)的一侧倾斜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入式旋转散热型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13)的底端向着靠近导线管(3)的一侧倾斜向下,且出气孔(13)和进气孔(12)之间设置成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旋转散热型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筒(8)的外壁固定有环形阵列分布的连接叶片(16),且连接叶片(16)设置成流线型结构,排热腔(11)的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有多个竖直放置的辅助杆(17),辅助杆(17)与出气孔(13)之间设置成间隔分布,辅助杆(17)外壁与连接叶片(16)对应的位置固定有辅助叶片(18),辅助叶片(18)的外壁与连接叶片(16)的外壁接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钧
申请(专利权)人:靳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