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检查咬口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31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胃镜检查咬口组件,包括咬口体和能够与咬口体连接的固定带,咬口体包括能够置于患者口腔中的两端开口的咬管和固定在咬管一端开口位置的压唇挡板,咬管与患者牙齿接触的外表面包覆有能够充气的气囊层,压唇挡板用于在咬管置于口腔中时抵撑在患者的口唇外,压唇挡板两侧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带的通孔,压唇挡板的边缘设置有密封气囊挡圈;固定带为弹性带体,在使用时将固定带环绕患者头部并分别将固定带两端端头穿过压唇挡板两侧的通孔后固定在固定带带体两端的对应位置,能够将咬口体固定在患者的口唇位置。有效的避免硬质塑料与患者的牙齿直接接触,防止了牙齿损伤;避免了硬质塑料与患者的口唇产生摩擦而造成的口唇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胃镜检查咬口组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胃镜检查咬口组件。
技术介绍
胃镜检查是需要从口腔进入,在此过程中为防止患者咬坏胃镜,常规在口腔咬合部位放置咬口器,胃镜在咬口器中间放入。传统的一次性咬口器存在以下几点问题:质地坚硬,不柔软,且咬口器边缘锋利,医生在胃镜检查操作过程中,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反映强烈,此时患者娇嫩的口唇与坚硬的咬口器边缘反复摩擦,易导致患者口唇破裂;在无痛胃镜检查操作过程中,患者处于麻醉状态,但胃镜在患者体内探查引发的不适,容易改变咬口器位置,医生需经常性调整咬口器位置,坚硬的咬口器与牙齿会反复摩擦,易造成牙齿损伤;传统一次性咬口器的松紧带较细,易缠绕患者的头发,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胃镜检查咬口组件,在使用时能够有效的避免硬质塑料与患者的牙齿直接接触,有效的防止了牙齿损伤;避免了硬质塑料与患者的口唇产生摩擦而造成的造成口唇磨损。本技术提供的胃镜检查咬口组件,包括咬口体和能够与所述咬口体连接的固定带,所述咬口体包括能够置于患者口腔中的两端开口的咬管和固定在所述咬管一端开口位置的压唇挡板,所述咬管与患者牙齿接触的外表面包覆有能够充气的气囊层,所述压唇挡板用于在咬管置于口腔中时抵撑在患者的口唇外,所述压唇挡板两侧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带的通孔,所述压唇挡板的边缘设置有密封气囊挡圈;所述固定带为弹性带体,在使用时将所述固定带环绕患者头部并分别将固定带两端端头穿过所述压唇挡板两侧的通孔后固定在所述固定带带体两端的对应位置,能够将所述咬口体固定在患者的口唇位置。优选地,所述咬管和所述压唇挡板的材料为硬质塑料,所述气囊层和所述气囊挡圈的材料为透明硅胶。优选地,所述气囊层上设置有气囊开口,用于对所述气囊层充气。优选地,所述固定带还包括设置在固定带两端端头的固定件和开设在固定带带体两端对应位置的固定孔,在使用时将所述固定带环绕患者头部并分别将固定带两端端头穿过所述压唇挡板两侧的通孔,通过所述固定件与对应的固定孔连接固定,能够将所述咬口体固定在患者的口唇位置。优选地,所述压唇挡板上靠近患者鼻翼一端设置有用于为患者供氧的单根或双根鼻导管。优选地,所述咬口体上还设置有收纳患者口腔分泌物的透明收纳袋。优选地,所述收纳袋挂设在所述咬管下方。优选地,所述收纳袋底部开设有能够开闭的引流口。本技术提供的胃镜检查咬口组件,被用于胃镜检查中,在患者的口腔咬合部位放置咬口体防止患者咬坏胃镜,在所述咬口体置于患者口腔中的咬管外表面包覆有能够充气的气囊层,可以有效的避免硬质塑料与患者的牙齿直接接触,有效的防止了牙齿损伤;所述压唇挡板用于在咬管置于口腔中时抵撑在患者的口唇外,所述压唇挡板的边缘设置有密封气囊挡圈,避免了硬质塑料与患者的口唇产生摩擦,造成口唇磨损;所述固定带为弹性带体能够环绕患者头部并将所述咬口体固定在患者的口唇位置,防止咬口体脱落。本技术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胃镜检查咬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胃镜检查咬口组件中的咬口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胃镜检查咬口组件中的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咬口体2固定带3咬管4压唇挡板5气囊层6密封气囊挡圈7气囊开口8固定件9鼻导管10收纳袋11引流口12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胃镜检查咬口组件,包括咬口体1和能够与所述咬口体1连接的固定带2,所述咬口体1包括能够置于患者口腔中的两端开口的咬管3和固定在所述咬管3一端开口位置的压唇挡板4,所述咬管3与患者牙齿接触的外表面包覆有能够充气的气囊层5,所述压唇挡板4用于在咬管3置于口腔中时抵撑在患者的口唇外,所述压唇挡板4两侧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带2的通孔,所述压唇挡板4的边缘设置有密封气囊挡圈6;所述固定带2为弹性带体,在使用时将所述固定带2环绕患者头部并分别将固定带2两端端头穿过所述压唇挡板4两侧的通孔后固定在所述固定带2带体两端的对应位置,能够将所述咬口体1固定在患者的口唇位置。本技术提供的胃镜检查咬口组件,被用于胃镜检查中,为防止患者咬坏胃镜,在患者的口腔咬合部位放置咬口体1,所述咬口体1置于患者口腔中的咬管3外表面包覆有能够充气的气囊层5,可以有效的避免硬质塑料与患者的牙齿直接接触,有效的防止了牙齿损伤;所述压唇挡板4用于在咬管3置于口腔中时抵撑在患者的口唇外,所述压唇挡板4的边缘设置有密封气囊挡圈6,避免了硬质塑料与患者的口唇产生摩擦而造成的口唇磨损;所述固定带2为弹性带体能够环绕患者头部并将所述咬口体1固定在患者的口唇位置,防止咬口体1脱落,保证了胃镜检查能够顺利进行。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2所示,胃镜检查咬口组件包括咬口体1和能够与所述咬口体1连接的固定带2,所述咬口体1包括能够置于患者口腔中的两端开口的咬管3和固定在所述咬管3一端开口位置的压唇挡板4,所述咬管3与患者牙齿接触的外表面包覆有能够充气的气囊层5,在使用时首相将所述气囊层5充气,将所述咬管3置于患者口腔中咬合部位,患者的牙齿与所述气囊层5接触,充气的气囊层5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避免硬质塑料与患者的牙齿直接接触,有效的防止了牙齿损伤,增强了使用的安全性。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唇挡板4用于在咬管3置于口腔中时抵撑在患者的口唇外,所述压唇挡板4两侧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带2的通孔,所述压唇挡板4的边缘设置有密封气囊挡圈6,在患者将所述咬管3置于口腔中时,所述压唇挡板4能够抵撑在患者的口唇外,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所述咬管3处于患者口腔中的预定位置,避免了所述咬管3的移位,增强了稳定性,同时在所述压唇挡板4的边缘设置有密封气囊挡圈6,使得患者的口唇与所述密封气囊挡圈6接触,避免了硬质塑料与患者的口唇产生摩擦,造成口唇磨损,增强了使用的安全性。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优选地,所述咬管3和所述压唇挡板4的材料为硬质塑料,稳定性强不易变形;所述气囊层5和所述气囊挡圈6的材料为透明硅胶,具有疏水、透气、柔软的特点,使用安全能够避免在接触过程中患者的牙齿损伤和口唇磨损。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气囊层5上设置有气囊开口7,用于对所述气囊层5充气。优选地,气囊开口7为开开合的气囊帽,患者在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胃镜检查咬口组件,包括咬口体(1)和能够与所述咬口体(1)连接的固定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口体(1)包括能够置于患者口腔中的两端开口的咬管(3)和固定在所述咬管(3)一端开口位置的压唇挡板(4),所述咬管(3)与患者牙齿接触的外表面包覆有能够充气的气囊层(5),所述压唇挡板(4)用于在咬管(3)置于口腔中时抵撑在患者的口唇外,所述压唇挡板(4)两侧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带(2)的通孔,所述压唇挡板(4)的边缘设置有密封气囊挡圈(6);/n所述固定带(2)为弹性带体,在使用时将所述固定带(2)环绕患者头部并分别将固定带(2)两端端头穿过所述压唇挡板(4)两侧的通孔后固定在所述固定带(2)带体两端的对应位置,能够将所述咬口体(1)固定在患者的口唇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镜检查咬口组件,包括咬口体(1)和能够与所述咬口体(1)连接的固定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口体(1)包括能够置于患者口腔中的两端开口的咬管(3)和固定在所述咬管(3)一端开口位置的压唇挡板(4),所述咬管(3)与患者牙齿接触的外表面包覆有能够充气的气囊层(5),所述压唇挡板(4)用于在咬管(3)置于口腔中时抵撑在患者的口唇外,所述压唇挡板(4)两侧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带(2)的通孔,所述压唇挡板(4)的边缘设置有密封气囊挡圈(6);
所述固定带(2)为弹性带体,在使用时将所述固定带(2)环绕患者头部并分别将固定带(2)两端端头穿过所述压唇挡板(4)两侧的通孔后固定在所述固定带(2)带体两端的对应位置,能够将所述咬口体(1)固定在患者的口唇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镜检查咬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咬管(3)和所述压唇挡板(4)的材料为硬质塑料,所述气囊层(5)和所述气囊挡圈(6)的材料为透明硅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镜检查咬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层(5)上设置有气囊开口(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建妹王黎梅周煦燕陆雅萍钟华丽王荣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