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房用绝缘清扫装置,包括绝缘杆和清扫组件,所述清扫组件为平板式结构,所述清扫组件底部固定连接有铰接座,所述绝缘杆头部通过铰接轴转动安装在所述铰接座上,所述铰接轴的一端安装有旋转轮,且所述旋转轮能够通过所述铰接轴带动所述铰接座旋转,所述旋转轮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驱动条,所述驱动条远离所述清扫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缘顶杆。有益效果在于:手持部分采用绝缘杆,从而有效隔绝电流,提高使用的安全性;清扫组件能够向绝缘杆翻转,并与绝缘杆贴合在一起,从而方便对空间较窄部位的清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房用绝缘清扫装置
本技术涉及配电房清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房用绝缘清扫装置。
技术介绍
配电房需要定期进行清扫,避免灰尘在配电柜内堆积,从而防止线路由于不良接触增加电路电阻,引起发热或火灾。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配电房清扫大多采用吸尘器,而吸尘器的绝缘性能较差,因此在对配电房进行清扫时无法保证使用的安全性,而且吸尘器的吸尘头尺寸较宽,对于一些空间较窄的部位无法进行清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配电房用绝缘清扫装置,清扫组件能够旋转,从而便于对空间较窄的部位进行清扫,且手持部分均为绝缘材质,从而保证使用的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房用绝缘清扫装置,包括绝缘杆和清扫组件,所述清扫组件为平板式结构,所述清扫组件底部固定连接有铰接座,所述绝缘杆头部通过铰接轴转动安装在所述铰接座上,所述铰接轴的一端安装有旋转轮,且所述旋转轮能够通过所述铰接轴带动所述铰接座旋转,所述旋转轮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驱动条,所述驱动条远离所述清扫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缘顶杆,所述绝缘顶杆滑动安装在所述绝缘杆的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绝缘杆上,且所述连接座上安装有用于对所述绝缘顶杆进行位置锁定的弹性柱塞,所述绝缘顶杆上设有两个与所述弹性柱塞相适配的定位孔。采用上述一种配电房用绝缘清扫装置,清扫时,手持所述绝缘杆,将所述清扫组件伸向待清扫部位进行清扫,所述绝缘杆可有效防止电传导,从而保证清扫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在清扫空间较窄部位时,通过所述绝缘顶杆将所述驱动条向所述清扫组件顶推,从而使所述驱动条驱动所述旋转轮旋转,进而使所述旋转轮通过所述铰接轴带动所述清扫组件向所述绝缘杆一侧翻转,使所述清扫组件背面贴靠在所述绝缘杆上,从而减小所述清扫组件清扫时所占用的空间,方便对空间较窄的部位进行清扫。作为优选,所述绝缘杆为套接式伸缩杆,且该伸缩杆的伸缩节部位通过螺纹进行锁紧,所述绝缘杆的尾部安装有防滑胶套。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轮为齿轮,所述驱动条为与该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旋转轮和所述驱动条均为绝缘塑料加工而成。作为优选,所述铰接轴共有五段,依次为锁紧部、第一固定部、转动部、第二固定部和限位部,所述锁紧部为螺纹柱,且所述锁紧部上安装有螺母,所述转动部为与所述绝缘杆转动配合的圆柱形轴,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均为与所述铰接座配合的方形轴,且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方形轴外接圆直径以及所述第二固定部方形轴的内切圆直径均与所述转动部的直径相匹配,所述旋转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所述限位部为外形大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外接圆直径的圆柱型。作为优选,所述清扫组件包括主壳体、毛刷和绝缘防护套,所述主壳体为长方体,且该长方体上设有顶部开口的吸尘腔,所述吸尘腔内安装有过滤网板,所述绝缘防护套卡接在所述主壳体上,并且所述绝缘防护套能够对所述吸尘腔的开口进行遮盖,所述毛刷固定连接在所述绝缘防护套的边缘,所述毛刷内侧的所述绝缘防护套上设有均匀排布的通风孔,所述主壳体的侧壁上安装有吸尘接头,且所述吸尘接头的进风口通向所述过滤网板下方的所述吸尘腔内。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网板水平插接在所述主壳体上,且所述过滤网板的外侧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主壳体的侧壁上。有益效果:1、本技术手持部分采用绝缘杆,从而有效隔绝电流,提高使用的安全性;2、清扫组件能够向绝缘杆翻转,并与绝缘杆贴合在一起,从而方便对空间较窄部位的清扫。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铰接轴立体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绝缘杆;1a、防滑胶套;2、连接座;2a、弹性柱塞;3、铰接轴;301、锁紧部;302、第一固定部;303、转动部;304、第二固定部;305、限位部;4、旋转轮;5、清扫组件;501、吸尘接头;502、主壳体;503、毛刷;504、绝缘防护套;505、吸尘腔;506、过滤网板;506a、外侧板;6、铰接座;7、驱动条;8、绝缘顶杆;801、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房用绝缘清扫装置,包括绝缘杆1和清扫组件5,所述清扫组件5为平板式结构,所述清扫组件5底部固定连接有铰接座6,所述绝缘杆1头部通过铰接轴3转动安装在所述铰接座6上,所述铰接轴3的一端安装有旋转轮4,且所述旋转轮4能够通过所述铰接轴3带动所述铰接座6旋转,所述旋转轮4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驱动条7,所述驱动条7远离所述清扫组件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缘顶杆8,所述绝缘顶杆8滑动安装在所述绝缘杆1的连接座2上,所述连接座2固定安装在所述绝缘杆1上,且所述连接座2上安装有用于对所述绝缘顶杆8进行位置锁定的弹性柱塞2a,所述绝缘顶杆8上设有两个与所述弹性柱塞2a相适配的定位孔801,在清扫组件5与绝缘杆1垂直时,其中一个定位孔801与弹性柱塞2a配合,当清扫组件5被旋转至与绝缘杆1平行时,另一个定位孔801与弹性柱塞2a配合,从而通过弹性柱塞2a与定位孔801的配合,对绝缘顶杆8进行限位,进而通过驱动条7与旋转轮4的相互啮合,对清扫组件5进行角度锁定。作为优选,所述绝缘杆1为套接式伸缩杆,且该伸缩杆的伸缩节部位通过螺纹进行锁紧,如此设置,便于使绝缘杆1的长度可根据清扫位置进行调节,所述绝缘杆1的尾部安装有防滑胶套1a,便于提高绝缘杆1手持部位的防滑效果。所述旋转轮4为齿轮,所述驱动条7为与该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旋转轮4和所述驱动条7均为绝缘塑料加工而成,如此设置,便于使驱动条7和旋转轮4均保持绝缘性,同时又使两者具有一定的硬度,从而方便通过驱动条7的直线运动,驱动旋转轮4圆周旋转。所述铰接轴3共有五段,依次为锁紧部301、第一固定部302、转动部303、第二固定部304和限位部305,所述锁紧部301为螺纹柱,且所述锁紧部301上安装有螺母,所述转动部303为与所述绝缘杆1转动配合的圆柱形轴,所述第一固定部302和所述第二固定部304均为与所述铰接座6配合的方形轴,且所述第一固定部302的方形轴外接圆直径以及所述第二固定部304方形轴的内切圆直径均与所述转动部303的直径相匹配,所述旋转轮4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房用绝缘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杆和清扫组件,所述清扫组件为平板式结构,所述清扫组件底部固定连接有铰接座,所述绝缘杆头部通过铰接轴转动安装在所述铰接座上,所述铰接轴的一端安装有旋转轮,且所述旋转轮能够通过所述铰接轴带动所述铰接座旋转,所述旋转轮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驱动条,所述驱动条远离所述清扫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缘顶杆,所述绝缘顶杆滑动安装在所述绝缘杆的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绝缘杆上,且所述连接座上安装有用于对所述绝缘顶杆进行位置锁定的弹性柱塞,所述绝缘顶杆上设有两个与所述弹性柱塞相适配的定位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房用绝缘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杆和清扫组件,所述清扫组件为平板式结构,所述清扫组件底部固定连接有铰接座,所述绝缘杆头部通过铰接轴转动安装在所述铰接座上,所述铰接轴的一端安装有旋转轮,且所述旋转轮能够通过所述铰接轴带动所述铰接座旋转,所述旋转轮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驱动条,所述驱动条远离所述清扫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缘顶杆,所述绝缘顶杆滑动安装在所述绝缘杆的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绝缘杆上,且所述连接座上安装有用于对所述绝缘顶杆进行位置锁定的弹性柱塞,所述绝缘顶杆上设有两个与所述弹性柱塞相适配的定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配电房用绝缘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杆为套接式伸缩杆,且该伸缩杆的伸缩节部位通过螺纹进行锁紧,所述绝缘杆的尾部安装有防滑胶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配电房用绝缘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轮为齿轮,所述驱动条为与该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旋转轮和所述驱动条均为绝缘塑料加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配电房用绝缘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共有五段,依次为锁紧部、第一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锦洪,
申请(专利权)人:汤锦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