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建国专利>正文

一种高压负荷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296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压输液管道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压负荷管道,包括第一连接铜管;所述第一连接铜管内部中空,第一连接铜管内壁呈螺纹状,第一连接铜管左端上下外壁内固定安装有金属管,第一连接铜管内壁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进水管,第一连接铜管其内部右端设有推动挤压模块;所述第一连接铜管右端通过不规则螺纹模块和密封模块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铜管;所述第二连接铜管与第一连接铜管紧密贴合设置,第二连接铜管上壁内开设有液流管;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解决现有的高压负荷管道连接强度不足、不能适配多种型号接头以及能源面临泄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负荷管道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压输液管道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压负荷管道。
技术介绍
从广义上理解,压力管道是指所有承受内压或外压的管道,无论其管内介质如何。压力管道是管道中的一部分,管道是用以输送、分配、混合、分离、排放、计量、控制和制止流体流动的,由管子、管件、法兰、螺栓连接、垫片、阀门、其他组成件或受压部件和支承件组成的装配总成,但是对于一些常年都处在高压情况下的高压管道来说,由于外界的种种不稳定因素,经常会导致管道内的压力处于不稳定状态,从而使得高压管道之间连接强度不足,且不能适配多种型号接头,能源面临泄漏的危险;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管道的技术方案,如专利号为2019100783076的一项中国专利,该专利中第一连接铜管;所述第一连接铜管内部中空,第一连接铜管内壁呈螺纹状,第一连接铜管左端上下外壁内固定安装有金属管,第一连接铜管内壁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进水管,且第一连接铜管内部右端设有推动挤压模块;所述金属管连通第一连接铜管的内部和外部,用于使金属管内的空气内外流通,金属管外端设有气体传输模块;第一连接铜管右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负荷管道,包括第一连接铜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铜管(1)内部中空,第一连接铜管(1)内壁呈螺纹状,第一连接铜管(1)左端上下外壁内固定安装有金属管(2),第一连接铜管(1)内壁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第一连接铜管(1)其内部右端设有推动挤压模块(4);所述第一连接铜管(1)右端通过不规则螺纹模块(6)和密封模块(7)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铜管(8);所述第二连接铜管(8)与第一连接铜管(1)紧密贴合设置,第二连接铜管(8)上壁内开设有液流管(91),所述液流管(91)中端穿插设有第二导流阀(92);所述第二连接铜管(8)设在推动挤压模块(4)的右端,且第二连接铜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负荷管道,包括第一连接铜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铜管(1)内部中空,第一连接铜管(1)内壁呈螺纹状,第一连接铜管(1)左端上下外壁内固定安装有金属管(2),第一连接铜管(1)内壁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第一连接铜管(1)其内部右端设有推动挤压模块(4);所述第一连接铜管(1)右端通过不规则螺纹模块(6)和密封模块(7)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铜管(8);所述第二连接铜管(8)与第一连接铜管(1)紧密贴合设置,第二连接铜管(8)上壁内开设有液流管(91),所述液流管(91)中端穿插设有第二导流阀(92);所述第二连接铜管(8)设在推动挤压模块(4)的右端,且第二连接铜管(8)下壁内穿插转动安装有第一导流阀(10),第二连接铜管(8)右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1),且第二连接铜管(8)通过密封模块(7)完成密封;所述第一导流阀(10)上端通过限位盘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铜管(8)的上壁内,第一导流阀(10)设在第二导流阀(92)的下方,第一导流阀(10)上部设有通孔,转动第一导流阀(10)使第一导流阀(10)通孔与第二连接铜管(8)内的通孔相连通致使水流正常通过;
所述推动挤压模块(4)由推板(41)和弹性绳(42)构成;所述推板(41)为圆环状,推板(41)设在第一连接铜管(1)内部右端,推板(41)内圈表面分布有螺纹与第一连接铜管(1)内壁的螺纹对应设置;所述弹性绳(42)左端固定连接在推板(41)的右表面,弹性绳(42)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铜管(1)的内部右壁上;
所述第一连接铜管(1)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通槽(2);所述环形通槽(2)侧壁上固定连接于弹性膜(13);所述弹性膜(13)设置成弧形,且弧形的凸起朝向第一连接管(1)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冯建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