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的压力补偿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0263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合器的压力补偿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车辆行驶信息,至少包括:发动机扭矩、发动机扭矩变化率、发动机转速、变速器输出轴的转速加速度;根据车辆行驶信息判断车辆是否处于恒定或加速工况;如果是,则在动力升档控制时,计算换档后发动机转速拐点时刻与预设的目标扭矩交互阶段结束时刻的时间差值;确定发动机转速拐点时刻对应的发动机扭矩值,并发动机扭矩值与时间差值,得到离合器的压力补偿值;根据压力补偿值对离合器进行压力补偿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对离合器进行压力补偿,从而对离合器加工误差的控制数据进行精确修正,对换挡质量进行学习优化,进而满足驾驶员对换挡舒适性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合器的压力补偿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离合器的压力补偿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自动挡车辆的普及,人们对驾驶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主机厂和变速器厂家为了满足驾驶员需求,对换挡质量进行反复标定。然而,由于硬件的加工误差,造成了软件数据的覆盖能力较差,导致同一控制数据却出现不同的换挡质量的问题,从而影响车辆的换挡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离合器的压力补偿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对离合器进行压力补偿,从而对离合器加工误差的控制数据进行精确修正,对换挡质量进行学习优化,进而满足驾驶员对换挡舒适性的需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离合器的压力补偿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车辆行驶信息,所述车辆行驶信息至少包括:发动机扭矩、发动机扭矩变化率、发动机转速、变速器输出轴的转速加速度;根据所述车辆行驶信息判断车辆是否处于恒定或加速工况;如果是,则在动力升档控制时,计算换档后发动机转速拐点时刻与预设的目标扭矩交互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合器的压力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获取车辆行驶信息,所述车辆行驶信息至少包括:发动机扭矩、发动机扭矩变化率、发动机转速、变速器输出轴的转速加速度;/n根据所述车辆行驶信息判断车辆是否处于恒定或加速工况;/n如果是,则在动力升档控制时,计算换档后发动机转速拐点时刻与预设的目标扭矩交互阶段结束时刻的时间差值;/n确定发动机转速拐点时刻对应的发动机扭矩值,并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拐点时刻对应的发动机扭矩值与所述时间差值,得到所述离合器的压力补偿值;/n根据所述压力补偿值对所述离合器进行压力补偿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器的压力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车辆行驶信息,所述车辆行驶信息至少包括:发动机扭矩、发动机扭矩变化率、发动机转速、变速器输出轴的转速加速度;
根据所述车辆行驶信息判断车辆是否处于恒定或加速工况;
如果是,则在动力升档控制时,计算换档后发动机转速拐点时刻与预设的目标扭矩交互阶段结束时刻的时间差值;
确定发动机转速拐点时刻对应的发动机扭矩值,并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拐点时刻对应的发动机扭矩值与所述时间差值,得到所述离合器的压力补偿值;
根据所述压力补偿值对所述离合器进行压力补偿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的压力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拐点时刻对应的发动机扭矩值与所述时间差值,得到所述离合器的压力补偿值,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拐点时刻对应的发动机扭矩值与所述时间差值,通过查询预设的扭矩-时间-压力关系映射表,得到所述离合器的压力补偿值,其中,所述扭矩-时间-压力关系映射表中包括多组扭矩、时间及压力的相互对应关系,所述多组扭矩、时间及压力的相互对应关系至少包括所述发动机转速拐点时刻对应的发动机扭矩值、所述时间差及所述压力补偿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合器的压力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所述压力补偿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压力补偿上限值或者小于预设的压力补偿下限值;
如果所述压力补偿值大于所述压力补偿上限值,则根据所述压力补偿上限值对所述非工作离合器进行压力补偿控制;
如果所述压力补偿值小于所述压力补偿下限值,则根据所述压力补偿下限值对所述非工作离合器进行压力补偿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的压力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换档后发动机转速拐点时刻与预设的目标扭矩交互阶段结束时刻的时间差值之前,还包括:
根据当前档位信息,判断是否存在需要进行压力补偿控制的离合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的压力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车辆行驶信息判断车辆是否处于恒定或加速工况,进一步包括:
如果所述发动机扭矩处于预设扭矩范围,且所述发动机扭矩变化率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华李孝军曹博成赵天硕郭小雷王雪亮李洪涛魏嘉赵俊鑫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