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249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本体部、盛放部、介质置换腔和过滤件。本体部内具有烹饪腔;盛放部设置于烹饪腔内;所述介质置换腔设置于所述烹饪腔内且与所述盛放部连通,所述介质置换腔在第一介质填充其腔内时使腔内的第二介质排出以使所述盛放部内的液位上升,并在所述第一介质减少时使所述盛放部内的液位回落;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所述烹饪腔内且与所述盛放部连通,所述过滤件上设有过滤孔。由此,通过本体部、盛放部、介质置换腔和过滤件配合,烹饪器具烹饪肉食时,能够使肉和血沫自动分离,也能够对食物起到去除嘌呤的作用。

Cooking utensi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烹饪器具在处理诸如肉类食物时,会在汤汁表面产生血沫,以电压力锅为例说明,当在电压力锅中放置生肉类食物加压烹饪时,肉类中的血水加热后会转变为血沫,附着在肉表面或者漂浮在汤汁表面,无法有效去除。并且,烹饪器具在烹饪肉类食材时,烹饪器具内会产生大量嘌呤,脂肪含量高,脂肪和嘌呤不利于健康,而烹饪器具无降嘌呤、降脂肪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具有过滤血沫功能和/或具有去除食物嘌呤的功能。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包括:本体部、盛放部、介质置换腔和过滤件。所述本体部内具有烹饪腔;所述盛放部设置于所述烹饪腔内;所述介质置换腔设置于所述烹饪腔内且与所述盛放部连通,所述介质置换腔在第一介质填充其腔内时使腔内的第二介质排出以使所述盛放部内的液位上升,并在所述第一介质减少时使所述盛放部内的液位回落;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所述烹饪腔内且与所述盛放部连通,所述过滤件上设有过滤孔。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10),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部(1),所述本体部(1)内具有烹饪腔(11);/n盛放部(2),所述盛放部(2)设置于所述烹饪腔(11)内;/n介质置换腔(3),设置于所述烹饪腔(11)内且与所述盛放部(2)连通,所述介质置换腔(3)在第一介质填充其腔内时使腔内的第二介质排出以使所述盛放部(2)内的液位上升,并在所述第一介质减少时使所述盛放部(2)内的液位回落;/n过滤件(5),所述过滤件(5)设置于所述烹饪腔(11)内且与所述盛放部(2)连通,所述过滤件(5)上设有过滤孔(5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10),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部(1),所述本体部(1)内具有烹饪腔(11);
盛放部(2),所述盛放部(2)设置于所述烹饪腔(11)内;
介质置换腔(3),设置于所述烹饪腔(11)内且与所述盛放部(2)连通,所述介质置换腔(3)在第一介质填充其腔内时使腔内的第二介质排出以使所述盛放部(2)内的液位上升,并在所述第一介质减少时使所述盛放部(2)内的液位回落;
过滤件(5),所述过滤件(5)设置于所述烹饪腔(11)内且与所述盛放部(2)连通,所述过滤件(5)上设有过滤孔(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5)设置在所述盛放部(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部(2)具有与所述烹饪腔(11)连通的盛放部高位通孔(25)和盛放部低位通孔(26),所述盛放部高位通孔(25)的设置高度大于所述盛放部低位通孔(26)的设置高度,所述过滤件(5)设置在所述盛放部高位通孔(25)和所述盛放部低位通孔(2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部(2)包括:盛放部周壁(21)和盛放部底壁(23),所述盛放部高位通孔(25)开设在所述盛放部周壁(21)上,所述盛放部低位通孔(26)开设在所述盛放部底壁(23)上,所述盛放部高位通孔(25)为在所述盛放部周壁(21)的竖向方向设置的多个通孔,所述过滤件(5)在所述盛放部(2)内的高度低于所有的所述盛放部高位通孔(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部周壁(21)上设置有支撑筋(27),所述过滤件(5)支撑在所述支撑筋(27)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27)朝所述盛放部(2)的内部突出,所述支撑筋(27)在所述盛放部(2)的周向上连续。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云程志喜吕伟刚卢均山韩平英陈炜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