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维监测的矿山动力灾害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采矿致灾的监控与防范
,涉及一种基于多维监测的矿山动力灾害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今常用的动力灾害检测方法包括:锚杆受力监测、电磁辐射监测、全站仪监测等方式,并在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方法在矿山的安全及预警方面得到大量使用,但这些技术由于受掘进矸石掉落的动态影响而使测得的数据不够精确;采矿放炮活动所致测得信号不够准确;耗费财力物力且人员安全保障低低等问题;针对这些技术的不足,我们在预测方式上做出了一些改变,采用多维度预测矿山动力灾害,此技术能够解决传统单方式监测易受人为活动影响而造成预测结果偏差的问题,提高矿山预警的准确度,减少人员伤亡,节约安全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维度监测矿山动力灾害系统及方法,可以高效率监测矿山动力灾害,为巷道的支护方式及支护地点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撑,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采用微震监测与孔内成像监测两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矿山动力灾害进行监测采用信号与图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矿山压力的预警以及对巷道支护的指导。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步骤一:根据人工判别,分析前人在微震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基于目前煤矿生产的不同类型的微震信号数据库,设置巷道围岩破裂信号和动力扰动下围岩信号的标准值。步骤二:在监测巷道选取一定距离间隔的断面,在断面的底板、两侧墙、两拱肩、顶部进行打孔,并将各点位的数据导入数据库中。步骤三:将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维监测的矿山动力灾害系统及方法,具体步骤如下:/n步骤一:根据人工判别,分析前人在微震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基于目前煤矿生产的不同类型的微震信号数据库,设置巷道围岩破裂信号和动力扰动下围岩信号的标准值;/n步骤二:在监测巷道选取一定距离间隔的断面,在断面的底板、两侧墙、两拱肩、顶部进行打孔,并将各点位的数据导入数据库中;/n步骤三:将微震装置的传感器分为至少2个一组,钻孔清理干净后将传感器放入孔内底部,用树脂固定剂将传感器固定,在干净稳定的环境中能提高传感器采集数据的准确性;/n步骤四:传感器通过采集电路与微处理器连接,将处理器接收的信号进行分析,根据传感器的位置将信号与数据进行处理并储存;/n步骤五:微震监测装置安装完成后,将孔内成像装置的探针放置于各断面对应的钻孔,探测前将孔内碎岩清理干净,保证传输画面的清晰,能够清楚的观测微裂隙的状况及扩展在探入过程中记录下探入的深度;/n步骤六:将孔内成像装置中的探针通过采集电路与主机连接,将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后储存下来;/n步骤七:将微震监测和孔内成像两种装置测得的信息经过人工分析后再导入灾害分析仪中,判断围岩压力过大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维监测的矿山动力灾害系统及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人工判别,分析前人在微震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基于目前煤矿生产的不同类型的微震信号数据库,设置巷道围岩破裂信号和动力扰动下围岩信号的标准值;
步骤二:在监测巷道选取一定距离间隔的断面,在断面的底板、两侧墙、两拱肩、顶部进行打孔,并将各点位的数据导入数据库中;
步骤三:将微震装置的传感器分为至少2个一组,钻孔清理干净后将传感器放入孔内底部,用树脂固定剂将传感器固定,在干净稳定的环境中能提高传感器采集数据的准确性;
步骤四:传感器通过采集电路与微处理器连接,将处理器接收的信号进行分析,根据传感器的位置将信号与数据进行处理并储存;
步骤五:微震监测装置安装完成后,将孔内成像装置的探针放置于各断面对应的钻孔,探测前将孔内碎岩清理干净,保证传输画面的清晰,能够清楚的观测微裂隙的状况及扩展在探入过程中记录下探入的深度;
步骤六:将孔内成像装置中的探针通过采集电路与主机连接,将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后储存下来;
步骤七:将微震监测和孔内成像两种装置测得的信息经过人工分析后再导入灾害分析仪中,判断围岩压力过大的区域及围岩裂隙的走向,确定支护方式与重点支护断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维监测的矿山动力灾害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属步骤一中,根据实际矿山岩体特点建立数据库,在不同环境的断面让信号标准值b乘以系数k,k的取值范围在1~1.5,并保证数据库基于生产情况动态调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禄林,何珩溢,刘镐,黄楠,郑禄璟,孙文吉斌,万入祯,陈斌,王英乐,陈庆港,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