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煤矿内的高水溶胶凝聚物应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开采
,具体涉及基于煤矿内的高水溶胶凝聚物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五大自然灾害即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冒落。由于受到开采水平、设备条件和地质因素等因素的限制,在煤层开采过程中,每个工作面与另一个工作面之间要留设足够的各类煤柱,用来支撑顶板、保护上煤层巷道,确保安全生产的同时尽可能多的回收煤炭资源。但这些煤柱将永久留在地下,无法采出,也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现有技术中,煤矿开采中常用的110采煤法和N00采煤法,能够最大限度的回收煤炭资源,解决了沿空留巷(即采煤后沿采空边缘维护原回采巷道)压力大,煤柱支护成本高的问题。但却无法解决前进式采煤工作面的漏风造成瓦斯抽放效率低下而影响安全、以及自燃发火的难题。具体如下:1、高瓦斯矿的瓦斯抽放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必须措施,却因堵漏风不严而造成瓦斯抽放效率低下而影响安全。因停釆线堵漏风不严而造成矿井有效风率降低造成矿井通风成本升高甚至无法保证安全生产。2、煤矿的开采工作面、采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煤矿内的高水溶胶凝聚物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利用无机物与水按不同比例配比混合,形成不同浓度阶梯的高水溶胶凝聚物;/nS2:在矿井内铺设输送管路,并将输送管路的出口设置在预定使用位置;/nS3:不同浓度阶梯的高水溶胶凝聚物分别通过输送管路一一对应传输至预定使用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煤矿内的高水溶胶凝聚物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无机物与水按不同比例配比混合,形成不同浓度阶梯的高水溶胶凝聚物;
S2:在矿井内铺设输送管路,并将输送管路的出口设置在预定使用位置;
S3:不同浓度阶梯的高水溶胶凝聚物分别通过输送管路一一对应传输至预定使用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煤矿内的高水溶胶凝聚物应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1的具体过程为:利用无机物与水按不同比例配比混合形成1-11号不同浓度阶梯的高水溶胶凝聚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煤矿内的高水溶胶凝聚物应用方法,其特征是,1-5号高水溶胶凝聚物为无机物与水配比一次成胶,成品像果冻,均具有无法被水或风冲破,且成胶后经搅拌则无法恢复原状的特点;
6-11号高水溶胶凝聚物为膏状,经搅拌后仍然可恢复原状,均具有遇热后变稠的特点。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煤矿内的高水溶胶凝聚物应用方法,其特征是,1号凝胶配比原料为四水硅酸钠:水:稀硫酸(28%)=3:100:1;
2号凝胶配比原料为四水硅酸钠:水:稀硫酸(28%)=1:100:0.33;
3号凝胶配比原料为四水硅酸钠:水:稀硫酸(28%)=2:100:0.66;
4、5号凝胶是依次对应在2、3号凝胶配方的基础上毎立方米加添3公斤的添加剂,以防胶体凝胶后岀汗,降低凝胶效果,添加剂为钠基膨润土加CMC;
6-11号凝胶配方是在16摄式度水温下制备;
6号凝胶配比原料为钠基膨润土:水:碳酸钠=10:100:1.5;
7号凝胶配比原料为钠基膨润土:水:氢氧化钠=10:100:0.75;
8号凝胶配比原料为钠基膨润土:水:碳酸钠:四水硅酸钠:cmc=10:100:1.5:1:0.005;
9号凝胶配比原料为钠基膨润土:水:氢氧化钠:四水硅酸钠:cmc=10:100:0.75:1:0.005;
10、11号凝胶分别对应在8、9号凝胶的基础上加0.3升的28度稀硫酸。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煤矿内的高水溶胶凝聚物应用方法,其特征是,1-5号高水溶胶凝聚物ph值处于6—8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煤矿内的高水溶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